第12章 臘祭觀禮(1 / 2)

又是一年好景君須記,雞肥鴨壯好祭天。

黃珠兒與師父師、師兄在這山穀之中,已然過了三餘個年頭。

而今,山穀中又多了個迷路的好友來,正好一同過蠟祭。

“來諸葛兄,相識便是緣分,你我幹一杯。”

謝放向來熱情,舉杯就敬。

諸葛明出生於士族大家,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對各國曆史和政治都頗有見解。

此人年少時即展現出卓越的才華和智慧,蜀地豪門大族皆是稱道,被譽為一代奇才。

他遊曆列國,廣交賢士,涉獵諸子百家,領悟治國安邦之道。

在各國間的交往中,他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知音,共同探討天下大勢,為國家興衰謀劃未來。

然一年前蜀地被秦國吞並,在其間的蜀地大族,自然免不了受此波及。

如今秦國勢大,六國勢微,唯有通力合作,方可戰勝強秦。

是故,諸葛明先前往趙國邯鄲,先遊說趙王參與合縱之事。

卻不料路經此地之時,遇到大雪封山,這一住便是兩個月。他的到來,卻讓黃珠兒與謝放聽了不少妙聞趣事。

其閱曆見聞甚廣,故事講得栩栩如生,叫人身臨其境。而一些時事見解,也是一針見血,令人陡然發省。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愚者也!”諸葛明悶了一口酒,聲音暗啞道:“但明亦往矣!”

“世上不可為或可為之事眾,卻鮮有人敢為之,諸葛兄真英雄也。”

謝放有感而發,舉杯又敬。

如此幾番,倆號稱千杯不倒的醉貓,皆是兩麵通紅,東倒西歪。滿口胡言亂語,不知所雲。

正是說得有趣之際,卻聽黃珠兒道:“這幾日雪雨稍霽,山路也已解凍,不如去山腳秦國,過個臘祭可好?”

“多日來沒出門,也好。”

“那便一道去,正好也是該上路了。”

兩人先是一愣,隨後也允之。

次日,冬日暖陽正好,眾人簡單收拾些東西便出了山穀。

臘祭是一項莊嚴而又重要的祭祀活動,早在周朝之時,便盛行開來。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皆可借此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對神靈的禱告。

臘祭雖是神聖莊重的儀式,但在其中也有許多趣味的活動,讓參與祭祀的人們,跪拜先祖神靈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喜慶和歡樂的氛圍。

臘祭一般長達十天半個月,沒有固定的起始日期,各地習俗也不盡相同,各國間的慶祝方式也不大相同。

說來好好慶祝臘祭,對黃珠兒而言,好似如同上輩子的事兒了。

要說慶祝時的流程禮節有哪些,黃珠兒都銘記於心,不敢忘記。

但是自從爺爺離世,這些東西對她而已,便是可有可無了。

三人去的是山腳下西南方的一個秦國小城,不過是瞧個熱鬧,倒沒必要跑多遠。

來得也挺巧,祭祀儀式尚未開始,待明日莫食,將如期舉行。

又是一日清晨,黃珠兒三人盛裝出行。

觀遠處一高台旁所有人圍攏,氛圍莊嚴肅穆。眾人心中皆是敬畏,便知祭拜儀式已然開始。

臘祭不僅民間百姓會舉行,宮廷王公貴族亦如是。

臘祭時需要準備的各種祭品,如牲畜、果品、酒食等,以供奉祖先和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