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點頭讚許:“韓非,你的言論讓寡人受益匪淺。寡人願與君詳敘之,不知先生可否留在我大秦,共商國事?”
韓非出使秦國自然是帶有目的,他希望能夠說服秦王,放棄對韓國的侵略。然而,從與秦王嬴政交談過程中,韓非清楚地明白,嬴政的野心與欲望是強烈的,自己的言辭並不能改變秦王的決定。
韓非內心不安,麵上卻微微一笑,叩首道:“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韓非雖是韓國之人,但天下為公,韓非願為天下蒼生。”
從目前看來,嬴政確實是一個良主,有將亂世結束的魄力與能力。若自己入秦效力,至少希望秦王能善待韓國百姓,自己在身後多少能諫言獻策,為韓國稍許謀益。
秦王嬴拊掌大笑:“好!韓非先生,從今日起,你就是我大秦的貴客了。”
就在韓非與秦王相談甚歡之時,一名大臣站了出來,他指責韓非是在為韓國爭取時間,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挑撥和猜疑。韓非的心中一沉,他知道,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秦王嬴政的眼神開始變得犀利起來,他對韓非的信任開始動搖。韓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挽回局勢,否則一切都將付諸東流。
朝堂之上,一種沉重而壓抑的氣氛彌漫在空氣中,如同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著每一位在場的官員。
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戶,斑駁地投射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麵上,卻無法驅散那股令人窒息的沉悶。朝臣們站立在各自的位置上,一個個身著朝服,頭戴官帽,麵容嚴肅,眼神中透露出謹慎和審視。
秦王嬴政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他的目光銳利如鷹,掃視著下方的臣子們。他的麵容不露聲色,讓人難以捉摸其內心的想法。
“今日便這樣吧,先生初到鹹陽,聽聞我朝中李斯與先生為師兄弟,想來關係甚好。”嬴政目光晦澀地看向李斯,輕笑道:“便由李斯你帶韓非去看看,鹹陽的熱鬧之處吧!”
“諾!”
李斯此時隻覺猶如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對韓非的到來,他本就心存憂慮。他知道韓非的才華和影響力,擔心韓非會動搖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畢竟韓非與自己一樣師承荀師,所學所長都相差無幾。其實麵對韓非,李斯或多或少是有些不算自信,畢竟韓非出身王室,有著與生俱來的優越。
而自己隻能靠自己,一步步往上爬,如今也就才有了些封侯拜相的苗頭,卻要因他的到來,而被泯滅。
如今有人當先在秦王麵前詆毀韓非,暗示韓非可能會成為秦國統一大業的障礙。李斯自然暗自鬆了一口氣,但陛下多疑,這莫非是暗示自己會與韓國勾結不成?
李斯知道嬴政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王,他對韓非的才華有所耳聞,如今也算是認可了韓非這人。但秦王嬴政更關心的是秦國的利益和統一大業,麵對任何有可能威脅到其意誌的存在他並不會留情。
李斯決定朝會後再與嬴政見上一麵,表明自己的立場才好。
“既然陛下對韓非產生了疑慮,倒不如將韓非扣留在秦國,觀察其動向。”李斯一如往昔,對嬴政不卑不亢,與王針砭時弊:“如臣早前所言,滅六國第一步,便是取韓使之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