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放下茶杯,對著楊、朱二人說:“楊大人,朱師爺,當今聖上聰慧卓絕,神威英武,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自古以來,前所未有,同時,嫉惡如仇,重刑治國。我等臣子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分君之憂,盡心盡力,清正廉潔,剛直不阿,何愁國家不興不旺。”
楊向天和朱林雲二人不住地點頭:“金捕頭,說得極是,金玉良言,當今聖上,那可是空前絕後的一位明君啦。”
金童解釋道:“請恕金某突兀,楊大人,這可是金某的肺腑之言。”
楊向天施了一禮,謝道:“金捕頭句句珠璣,本縣受益非淺。”
金童又說:“為何突然說起這茬,實因金某奉刑部茹大人之命,到各地巡訪得力之人進入刑部當差,為國家選才,順便訪察各地不法之事和奸惡之徒。”
楊向天聞聽又是一愣,訪察各地不法之事和奸惡之徒,這個各地無疑包括黃金縣,金童來到黃金縣還不見其挪窩,豈不是說明黃金縣存在不法之事和奸惡之徒,這金捕頭可是話中有話呀。他是不是曉得了我和楊二的底細,且不說破,慢慢圖之,圖什麼呢?
金童好似看破楊向天的心事,品味了一口茶水之後說:“楊大人,你可是猜測金某來到黃金縣的本意,實不相瞞,確實受了茹大人的托付,來查黃金女子失蹤之事,不過,此事楊大人親曆親為,抓住蜂蝶頭子風一峰,破了此案,解救了被拐少女,打掉了黃金縣的一顆毒瘤,大義滅親,為民除害,著實令人佩服。”
楊向天連忙表白:“應該的,應該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隻是想不到風一峰那個畜生竟幹出那喪盡天良的壞事,怪我有眼無珠,沒有早些識破他的身份。”
朱林雲仍是幾聲幹笑,他附和道:“楊大人不要自責,楊大人不辭辛勞連破怪驢奇案、少女被拐案、小貨郎自殺案、唐鎖珍毒殺案、蝶峰案,嘔心瀝血,費盡曲折,秉持正義,鐵麵無私,金捕頭也參與其中,定能體察楊大人對朝廷和聖上的一片赤誠之心。”
“朱師爺說得沒錯,自我進入縣衙,見過楊大人辦案,幹練簡達,毫不拖泥帶水,金某慚愧,這些案子沒能助得楊大人一臂之力。”金童的誇讚使得楊向天很是欣慰。
“不過,金某剛到黃金之時,見過一些百姓,他們對楊大人的說辭,與蝶峰案偵破以後百姓的讚譽,反差較大。我想可能是一些小人冒用楊大人的名號在外做下一些不法之事所致,那風一峰就是最好的例子。楊大人大義滅親,揪出了這黃金縣的禍害,進行法辦,我想對楊大人產生誤會的百姓一定會改變印象的。”
楊向天十分激動,對著金童又施了一個大禮。
楊向天眯著的眼睜開了,眼角含著淚水,他說:“感謝金捕頭的理解和信任。”
金童感慨地說:“聖上大力表彰廉吏,扶正壓邪,嚴辦貪汙害民的官員,人人皆知;金童見過楊大人的所作所為,實乃大明官員的楷模。”金童前半句說的是真話,後半句則是官場。
楊向天和朱林雲說的全是官話。
官場,做的是官樣文章,說的是官話。大多官話憂國憂民、正氣凜然。
金童對於楊向天從一個聲名並不好聽的知縣變成了一個斷案如神的出色官員,盡管後麵很多事情都是親眼所見,但他並不相信楊向天真的成為了皇帝大力表彰的廉吏,他今天和這兩位聊天,聊得很正統,聊得很直接,實際上是想敲打敲打楊向天。
楊二派覺悟、龍耳行刺自己,楊向天會毫不知情?那熊阿大、謝天朗的事兒,楊向天也是一無所知?楊向天和楊二,終究是老子和兒子的關係,還有黃金百姓口中黃金四霸響亮的“口碑”,不會是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吧。
金童心說,楊向天,如果是知情人的話,你也該回去敲打敲打楊二了。要不然,如何推動整個局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