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電視文化呼喚理性的批評話語——並非一個“不屑”了之(2 / 2)

“二十世紀被認為是批評理論更新最快的一個世紀。這個世紀最重要的思想文化成就幾乎都在批評理論這個特殊的營地裏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跡。”[5]我們看到,麵對大眾文化浪潮撲麵而來,中國的批評理論也打破了傳統話語的一統天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批評格局。然而,電視批評在多彩的創作實踐麵前卻形成了一定的落差,尤其是在近兩年娛樂熱潮新的衝擊麵前,表現出了與之不相適應的狀態。應該說,“娛樂熱”實際上為電視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機,一些新作品新現象,為研究者提供了很值得思考的新課題。但正是由於理論界對電視娛樂化所持的種種非正常的心態,使這樣一個構建電視批評新話語的機遇幾乎失之交臂,使提升和發展電視理論研究層次的時機沒有得到很好利用。我們看到,由於理論界的矜持和清高,大眾化的娛樂節目一直和批評界保持著距離,“文以載道”的傳統的文化思想無法與嬉笑怒罵的大眾文化“同流合汙”;由於輕視和不屑,在客觀上加深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對立,而對立的態勢無疑會影響三種文化的健康發展。尤其理論界對“電視娛樂熱”中出現的種種令人不解的疑問,表現出的怯懦和語塞,無疑削弱了電視批評對觀眾的引導,對操作層麵的總結,對市場化管理的指點,以及對傳播媒體的約束。例如,1998年在全國播出的《還珠格格》,收視率均創當地全年最高值,第二年續集在北京首播時收視率突破50%。該劇編導者稱此劇“將影視劇藝術創作中認知、教育、審美、娛樂諸功能完美結合在一起,既有深刻的立意、優美的情境、較高的品味,又有很強的趣味性娛樂性”[6],可謂社會、經濟效益兩豐收。然而來自文化界、藝術界的批評卻是相當嚴厲的。一種觀點認為,《還珠格格》無任何文化而言,僅僅是一次巨大的商業活動;還有人認為《還珠格格》宣揚了一種“封建血緣意識。”對同一部戲,這兩種截然對立的看法,令人迷惑不解,是非難辨。遺憾的是,對於這樣一個既特殊又典型的文化現象,電視批評界一直沒有發出理性的聲音,沒有通過對這部電視劇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審美分析,來對觀眾進行解讀;更沒有為大眾與《還珠格格》之間所形成的特殊關係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由此,電視批評的話語仍在傳統語境中徘徊,始終未能形成新的、理性的、強有力的話語權威。除此之外,電視劇進入市場後的盲目無序,以及媒體隨意炒作所造成的混亂,都與我們的電視批評理論的滯後與乏力息息相關。

可喜的是,在世紀之交的新千年,翻開嶄新的廣播電視理論期刊,我們已經聽到了不同程度的具有批評色彩的聲音,如:《霸權與多元:新世紀電視文化隨想》、《當前三種電視現象之評析》、《電視劇不應拒絕思考》、《“口語至上”批判》、《中國電視的不公平競爭與內部缺陷》……這些觀點和提法也許還有待於商榷和爭鳴,但這些聲音是響亮的,是富有使命感的,體現出了一種對多元化電視文化意識和機製的渴望與探索,至少給目前的電視批評理論注入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