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從案例看中外送禮差距(2 / 3)

他要離職前,公司按照慣例一定會為他舉行個FarewellParty,我打算在這個派對上給他送上一份禮物。不過老實說送禮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送給自己的好朋友還能根據平時對他的了解來揣測一份合他心意的禮物,但對於一個交情隻限於同事的人來說,送什麼才能既得體又能讓他喜歡上呢?還好,在平時的工作中有很多和老外打交道的經曆,所以對於他們的喜好品位我還是多少能夠捉摸(了解?)的。

就在我自己考慮著要送什麼給Johnson的同時,老板又給我下達了一個命令,要我代表整個公司為Johnson挑選一件禮物。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我自己要買什麼我已經考慮過了,但要代表整個公司來送,還得有分量才行。

領受這個艱巨任務之後,我努力逛了很多次街,最後終於選定了,當然這其中還得仰仗市場部“內線”的幫忙。

開FarewellParty那天,一群同事圍繞在會議室裏,有音樂,有飲料,有各種精美的點心,但在眾人簇擁之下,Johnson還是有點傷感。要送別這個高層職員,老板自然要說些話,當然是比較正式的“表彰難舍激勵”之類的“官方語言”。然後我們就等來了特約嘉賓——Johnson的女友。這個女孩可以說非常偉大,當年因為Johnson被派到中國來,所以她也放棄在美國的工作隨他而來,開始學習漢語重新尋找工作,而現在Johnson要回去了,她又隨他而去。

最佳男女主角都到齊後,老板朝我使了一個眼色,讓我準備下一個重要環節——送禮物。我當然心領神會,在老板說出“我們有些心意要表達”的時候,適時地拿出了兩個精美的包裝盒,遞到了Johnson和他女友的手上。他們很高興地打開,驚喜的表情躍然臉上,那是我特意去很有名的裁縫店裏定做的兩套唐裝,男藍女紅,非常喜慶,衣料考究做工地道。在大家的慫恿下,他們把衣服穿上了身,正合適,尺寸當然是從“內線”那裏得到的。他們很興奮地說這是APEC的時候各國領導人穿的衣服,而我們還灌輸了他們別的知識——這種衣服中國人結婚的時候很喜歡穿,建議他們在結婚典禮的時候穿,把這兩個人高興得燦若煙花。

同時我也送上了自己的小禮物,那是在一家精品店淘來的一對紅木筷子,裝在精美的盒子裏,古色古香,很有中國味道。送給他們的時候,我說希望他們回到美國還是能夠偶爾用筷子吃吃中國飯。Johnson連說“謝謝”,給了我一個美國式的擁抱。

溫馨小貼士:

商務場景中送禮一般不宜太貴重,因為這樣對方收著也不安心,同時還得苦惱回禮的問題。禮物雖然不需要太貴,但包裝要非常講究。任何東西都是要有一個門麵的,特別是在商務活動之中,這樣才能凸顯品位和麵子。送禮一般以有紀念意義的東西為主。

如果送禮給外國人,那麼先了解對方的文化,要避免送一些在對方國家的文化裏是忌諱的東西。同時,為了滿足外國人想要獵奇的興趣,送一些有中國特色的禮物應該是比較好的。

(三)

在日本,講究“送禮”是眾所周知的,每年的中元(6月底至7月中)和歲末(12月底至1月初),是日本人送禮的高峰時期。日本人送禮的對象主要是關照過自己的上級、長輩以及同僚好友等,禮物多為食品、土特產品、生活日用品等,禮物的價格並不貴,其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日本人遷入新居時,也要向鄰居贈送小禮物,表示關照和友好;還有外出旅遊後,日本人也往往會帶回一點小禮物送給同僚或鄰居,表示大家“有福同享”。因為日本人收到別人的禮物後要“還禮”,回贈對方一件與收到禮物的價格大致相同的禮品。你送的東西太貴重了,對方回贈你的東西也要貴重,為了不讓自己的送禮成為對方破費錢財的負擔,日本送禮的標準是:禮物不能太貴重,既表示了自己的心意,又不會引起對方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