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諸人將屈平上下打量一遍,麵麵相覷。在常人眼裏,未行冠禮之人,皆是孩子。似此乳臭未幹之人,屈武竟說他“頗知樂舞,亦善辭賦”,且公然向蘇秦等中原高士推薦,實讓眾人吃驚。
見是孩子,蘇秦並未起身,稍稍拱拱手,以長輩的口吻笑問:“小夥子,今年多大了?”
“回稟大人,”屈平揖道,“待桂花再開時,晚生可曆一十六秋。”
聽到這一妙答,眾人皆笑起來。
“好說辭,果是才子!”蘇秦微微點頭,再不敢怠慢,起身回過一揖,“洛陽人蘇秦見過屈子!”
“晚生年幼,子不敢當!謝蘇大人美言了!”屈平再次揖過,接道,“晚生久聞蘇大人盛名,今日得見,不勝榮幸!”
屈武嗬嗬笑出幾聲,接過話頭,將幾位公子、公孫逐一引見,各個見禮。
禮畢,屈武話入正題:“小平,蘇大人與諸位公子、公孫俱是中原高人,今日登門,前來賞鑒荊楚俗樂。伯父不通音律,特請你來演奏一曲,讓諸位大人指點。”
屈平允過,轉向蘇秦諸人揖道:“晚生可奏楚樂,亦可奏巴樂,請問諸位大人,欲聽何樂?”
蘇秦略一思忖:“請奏楚樂。”
屈平點點頭,大步走出。
不消一刻,外麵走進十幾個樂手,搬來一堆樂器,有鍾、鼓、磬、竽、瑟、琴、簫等。眾人挪開席位,讓出一片空場地。眾樂手一一擺好,目光盡皆望向屈平。
屈平朝眾人深鞠一躬,朗聲道:“晚生不才,就為諸位大人表演一曲自創的《橘頌》。”健步走至一排編磬前,屏息站定,拿起敲磬用的銅棒。
聽他說出曲子是自己所譜,又見他親手擊磬,蘇秦等又是一驚,目不轉睛地望著這個小夥子。
屈平揚手敲磬,數聲之後,眾樂手跟著齊奏,音聲不僅悅耳,且亦激奮。
奏有一時,屈平陡然出聲,半吟半唱: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兮
深固難徙,更壹誌兮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兮
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誌,有以異兮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屈平連吟三遍,個別句子重複多次,終於在一聲清脆的磬聲中,音律戛然而止。
蘇秦正襟端坐,閉目凝神,竟是聽得呆了。聽到音樂止住,眾人喝彩,蘇秦方才回過神來,由衷歎道:“好一個‘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真是好辭啊!”起身走向屈平,將他又是一番打量,不無感慨地連連點頭,“嗯,聽到此樂此辭,你完全可以稱子了!請問屈子,曲辭何來?”
“回稟蘇大人,”屈平亦站起來,回過一揖,“曲辭乃晚生三年前所作,成於家鄉寒舍附近的橘園。”
“三年前,屈子年僅十三,即能做出此等好辭,且又行比伯夷,可見屈子少年壯誌,將來必有大成!”
“謝大人褒獎!”
“聽司馬大人說,屈子新從家鄉來。敢問屈子,家鄉何在?”
“丹陽①屈邑,樂平裏。”
“丹陽?”蘇秦點頭道,“丹陽是楚國先祖封地,屈子所作,當是真正的楚風了!楚地東擴,丹陽之西,該是巴國了!”
屈平生父屈文與屈武出自同一個祖父屈宜臼,因而當是隔代堂兄弟。屈宜臼反對吳起變法,在吳起伏王屍被害後,受株連而死,屈氏受到削弱,其子屈厘回到祖地丹陽,生子屈文,屈文生子屈平,後取字原。屈平少有壯誌,年十二時,屈文病故,年十三時作《橘頌》,自述心誌。此番屈平因巴國而奔郢,投奔屈武,也不全為巴、蜀,更在尋找機會,施展自己的鴻鵠之誌。
此時遇到蘇秦,又聽他提到巴國,屈平自然不肯放過近在眼前的機緣,忙點頭道:“大人所言甚是,晚生此來,為的正是巴、蜀之事。”
“哦?”蘇秦一怔,“巴、蜀何事?”
“巴蜀出大事了,”屈平擰起秀眉,侃侃言道,“近年來,蜀國內訌,屢次交兵,苴侯不敵,向東聯合巴國,向北結好秦國,欲與蜀王爭雄。”
“嗬嗬嗬,”蘇秦笑出幾聲,盯住他道,“小夥子,小邦圖存,圖存則須睦鄰,苴人結好秦人,當是明智之舉,你為何憂心忡忡呢?”
“大人有所不知,”屈平回視蘇秦,“苴人正舉傾國之力,與巴人一道辟山開路,欲打通秦塞。另據巴人所言,秦人亦在終南山裏沿水脈架設棧道。由秦川至苴地,長約千五百裏,睦鄰有必要架設如此之長的棧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