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前世今生(3 / 3)

“董管家,讓上麵的人守住洞口,再派人把胡先生請過來,在其到來前不要讓任何人下來這裏,如果有人看到了不該看的,董管家你應該知道怎麼辦吧。”

說到這裏,羅凱稚嫩的臉上一抹厲色一閃而過。

在董管家的印象當中,少主人睿智有餘卻缺少上位者的殺伐果斷,這種人通常都是治理一方之能吏卻非一方之主宰。沒想到的是,今天竟然看到了少主人的另外一麵。從少主人說話的語氣、麵部的表情和身上散發的氣勢董管家可以判斷出少主人是動了真格。

點了點頭,董老管家縱身躍起手腳各在下垂的吊繩上借了兩下力就上升了數十米,須臾間就越過洞口爬上地麵,幹淨利落的身手哪有半點遲暮老人的影子。

羅凱臉上前所未有的凝重表情使得這位無論是輩分還是地位都極高的老管家也變得嚴肅認真起來,當了一輩子奴才,老管家對事情輕重緩急的把握簡直到了爐火純青之境。

待到無人時,羅凱露出一個似興奮似激動的表情。

“想不到你們也陪著我來到了這裏。”

低沉的聲音在回蕩,似是回應羅凱的自語,應急燈的白光照亮地底,鋼鐵反射出的金屬光澤幾欲晃花人的雙眼,但是羅凱相信它們晃花的是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我曾經工作的地方啊,你果然沒有拋棄我……”

數天之後……

“嘖嘖,這就是我家的地盤嗎。”目光落在牆上懸掛的一張簡易地圖上,羅凱的雙眼漸漸沒了焦距。

羅凱沒想到自己居然死而複生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靈魂占據在了一位同樣名為羅凱年僅十歲的小孩身上。不過這個世界和羅凱記憶中的曆史卻是有了一點差別,這個差別就在羅凱所在的台海島上。曆史的偏差要從明末韃子入關說起。

自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大明王朝的統治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大明王朝末代皇帝眼看江山不保於是開始著手安排逃亡事宜。雖然海禁多年,大明王朝任然保留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大明皇家決定依靠這支艦隊帶著累積的巨額財富逃往台海繼續當個土皇帝。

國庫的錢永遠無法與內庫相比,雖然大明國庫早在數年以前就已經處於發不出三軍將士軍餉的窘境,但是皇室私有的內庫財產卻是可以足足裝滿數十艘海船。

數月籌備,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可惜天公不作美,最終大明皇室死傷殆盡還是沒能逃亡海外,就連大明皇帝都死在驪山之上。

大明水師都督羅平此人常年駐於海上,經驗豐富為人性格狠辣果決,數年來已經在大明水師中建立了起了絕對的威信。羅平見大明已亡是不可為,於是率領大明水師連同滿船財富前往台海,擁兵自重,數年後自立為南台海王。

數十年來,滿清政府不是沒有嚐試收複台海島。可是早在離開大陸以前,為防滿清來犯,羅平幾乎帶走了東南沿海地區大半的船工、木匠,而後趁清廷剛剛坐擁江山立足未穩之際又陸陸續續的卷走了大量的製船人才,加上滿清這一馬背民族對海軍的不重視,等到康熙想要收複崇明島之時卻是沒有足夠的船工、木匠為其建造大型海船。

反之收羅了大量的船工、木匠,台海島的海上力量飛速發展,憑借九桅十二帆七層大型寶船級戰艦的強大戰力,台海島的海軍雖然因為數量和火炮威力的原因無法與西方的那些海上強國相比,但是比之日薄西山的荷蘭、葡萄牙海軍已經不逞多讓。海上軍力的強大當然也導引了海上貿易的發展,和西方的貿易交流使得崇明島的工業力量從無到有獲得飛躍。

羅凱前世曆史之中台海是由清朝康熙收複,卻是沒有這麼多的狀況發生。不過除去台海島的曆史軌跡發生了偏移,其它的和羅凱記憶中前世的曆史變化不大。

除去曆史的偏差,羅凱發現台海島在地理上也和前世不同。

這一世的台海島極大,羅凱估計至少有兩省之地,其上的原住民數量極多,且武風盛行。當初羅凱祖輩羅平率部上島之後,和島上原住民經過幾番惡鬥才在台海站下腳跟,拿下了台海南部,統治著台海島五分之一的土地。

兩百年過去了,曆經數代最終南台海王號傳到羅凱的父親羅建功身上。

說來羅凱算是比較幸運的,穿越到了台海島一號人物羅建功的獨子身上,而且恰逢一號人物受傷病重,使得作為家中唯一男丁和繼承人的羅凱臨危受命一舉拿下大權。

但是偏偏權利和風險是成正比的,年僅十歲又如何服眾,羅凱現在正在為那些麵對權利而蠢蠢欲動的人們傷著腦筋。

打開大門深吸一口外麵的新鮮空氣,羅凱心中的焦躁和不安漸漸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