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忍耐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在生活中磨煉。忍耐力是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一項,有些人可能是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或者是作為獨生子女的“中心”地位的副作用,在學校、在家庭養成了任性、衝動、無耐性的壞習慣,他們無克製力、意誌薄弱,做事往往虎頭蛇尾。這種習慣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不利的,都無法很好的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態勢。
“應該認真選擇,執著而為。”這是康佳老總侯鬆容的座右銘。他認為,每一個崗位,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當你融入其中時你便會真正領悟;而那些喜歡或者疲於跳槽者,任何時候都隻能在這些真正的知識和能力的邊緣擦過,最終與機會無緣,難以成功。無論是學習還是事業,都不要一曝十寒。學習知識和做事情,要專心致誌。求學、做事能否成功,這是個決定因素之一,要對你所從事的工作充滿信心,並且要有恒心。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自1990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後,他在康佳一呆就是十多個年頭。在這十幾年中,他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不斷忍耐各種困難,不斷學習適應新的變化的環境。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儲備,他才有擔負起今天康佳的重擔的能力,才能讓康佳渡過難關,走上平穩發展的路子;也才有了今天終於可以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使自己的事業生涯變得輝煌。
不管你現在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還是一個不甘於繼續當下環境的三分鍾工作者,如果你想真正改變自己,真正讓自己在工作上有突出的表現,那你就必須學會暫時的忍耐,忍耐環境對你的磨煉,對你的考驗。既然選擇了,就不要輕易放棄,否則你將永遠一事無成。
加盟NBA球隊6年,羅斯一直默默無聞,他先是效力於掘金,後又轉入步行者。在步行者的頭兩年,他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他得不到教練布朗的賞識,時常被晾在替補席上。
“記得曾有一個賽季,連續14場沒讓我上陣,而當時我身上根本沒傷。”
說起那段痛苦的經曆,羅斯至今感到心寒,但他認為這讓他學會了很多,尤其是讓他學會了忍耐,使他更加明白了什麼是值得更加去珍惜的。
直到伯德到步行者執教,才給羅斯帶來了轉機。羅斯在密歇根大學打球時,伯德曾看過他打球,當時就覺得他很有打球的能力。所以伯德到步行者對羅斯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相信你有天賦,我會重用你。”
伯德的話給了羅斯極大的信心,他勤學苦練,技巧很快地得到了提高,並很快被列入首發陣容。如今,羅斯已成為步行者的中流砥柱。在一次總決賽的比賽中,羅斯更是表現不俗。在前五場總決賽中,他發揮穩定,平均每場得分達到了22分。尤其是在第五場比賽中,羅斯更是獨領風騷,一人攬下了32分,成為步行者的得分王。“羅斯一直是我最欣賞的隊員之一,”伯德賽後說,“他的成功歸功於他的踏實和努力。”
不要急於表現自己不完善的能力,不要苦於自己找不到賞識自己的伯樂。如果你想讓自己有一個明亮的明天,那你就應該在工作中、學習中學會觀察,學會磨煉,隻有在這種考驗中,你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你的水平才能得到發揮。如果你已經對你的業務有了一個全麵的了解,你已經對它的運作有了十足的把握,那你離成功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在你還不成熟的時候,在你感到自己的知識還比較欠缺的時候,你不妨把抱怨先收起來,努力積蓄自己的能量,等到機會到來的時候,你就能讓自己在發揮才能的過程中閃出耀眼的光彩。
沙粒下的珍珠
狄更斯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如果在人們的關注下,你還可以忍受心靈的孤獨,那在別人遺忘的角落,你是否能夠依然承受這樣的煎熬?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那你注定有被人注目的一天,注定有被人記住的一生。也許你在平日裏並沒有多大的欲求,也許你隻是執著於自己的某種愛好,也許你的舉動曾經遭到別人的譏笑,但隻要你不放棄,隻要你堅持下去,你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別人的白眼這時也會變成羨慕的眼光。
許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鎮,來了一個隻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年輕農民,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的工作主要是為鎮政府守大門,他在那一幹就是60多年。在工作之餘,他從來不打牌,不下棋。他隻有一個愛好——磨鏡片。為了鑽研磨鏡技術,他到處求師訪友,向眼鏡匠學習,向煉金家請教,常常磨鏡片磨到深夜都不肯罷手。由於這種對鏡片的愛好,所以他一下班就躲到屋裏忙活起來,這自然就減少了與親友交流的時間,所以被親人誤解,常常被當成是“不近人情的家夥”。對此,列文虎克無動於衷,依然鍥而不舍地鑽研。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超過了專業技師,最終製成了當時無與倫比的精細顯微鏡,揭開了科技尚未知曉的微生物世界的“麵紗”,為此他被授予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英國女王訪問荷蘭時,還專程到這個小鎮拜會他,英國皇家學會也把他選為了其中的會員。
列文虎克的成功就在於他擁有了堅韌不拔的精神。許多人在事業上的失敗,常常不是因為沒有選準目標,也不是因為難度太大了,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堅強的意誌和堅韌的品格。宋朝蘇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則,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如此。列文虎克打磨鏡片,一幹就是60多年,其中的艱辛、枯燥和乏味不言自明,沒有堅韌不拔的意誌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是萬萬不行的。他走的是一條艱辛的荊棘路。打磨鏡片在別人看來是太平常的一件工作,但正是在這種細小平凡的事情中才能看出一個人幹事的態度。列文虎克不同與其他人的想法,他想把手頭上的每一塊鏡片都磨好,所以他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做著這樣的事情,用盡畢生的心血完成了每一個平淡無奇的動作。在他85歲那年,朋友們勸他安度餘生,離開顯微鏡,他卻說:“要成功一件事,必須花掉畢生的時間……”他活到90高齡,也沒有離開顯微鏡。正是把堅韌不拔的品格作為護身法寶,列文虎克才走過了漫長而坎坷的崎嶇小路,用辛勞的汗水澆出了絢麗的成功之花。
科學上的許許多多所謂“一舉成功”、“一鳴驚人”的壯舉,都是長久地默默地頑強付出的結果,都是以鋼鐵般的意誌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去戰勝無數困難的結果。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化學家戴維斯說:“真正的雄心壯誌幾乎全是智慧、辛勤、學習、經驗的積累,差一分一毫也達不到目的。至於那些一鳴驚人的學者,隻是人們覺得他一鳴驚人,其實他下的功夫和潛在的智能,別人事前未能領會到!”要想取得成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什麼錦囊妙計,最需要的就是堅韌不拔的品格。正如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所說:“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所以,忍耐是一種痛苦的磨煉,曆經煉獄般地折磨而銘刻於心。尤其是搞科研的人員,如果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尖端的研究項目的。在那種條件下,挑戰的不隻是一個人的智力,更多的是對一個人心理素質的挑戰。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沒有一個能夠抗住外界壓力和艱苦環境的忍耐精神,是不可能作出成績的。
如果你是顆珍珠,那你就不用擔心在貝殼裏呆得時間太長,就不要否定沙子對你的作用,總有一天你會被發現,得到重用。當一個人身處逆境時很容易消極頹廢,很容易產生懈怠的情緒,寧可坐在那裏幹等,也不願意采取行動或是設法努力向前。他們信奉時間會解決一切,時間能夠消除心靈的傷疤,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事業,都抱著“除非確定事情肯定成功,否則不要去做”的態度。但事實上,有些事情根本無法提前很準確地知道它是否一定可行。所以這種人做起事來老是畏畏縮縮,這樣他們常常感不到生活的樂趣,找不到自己發展的方向,找不到自己奮鬥的目標和寄托的希望。這種等待的狀態並不是那種忍耐的狀態。形勢不明朗時你必須忍耐一點,但卻不能忘記自己前進的方向。但如果你想讓自己有所成就,你就必須全力以赴地去爭取,積極地等待機會的到來。
積蓄奮戰的力量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適當時機”。時機乃是超乎人類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無論你怎麼渴望,在春天未來臨之前,櫻花絕不可能盛開;無論你怎樣焦急,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做事必然無法成功。嚴冬來了,春天就不遠了。櫻花即使是被凜冽的寒風吹打,或遭遇到壓彎樹枝的大雪,仍然寧靜地等待春天的駕臨。
不如意的事情過去了,好的時機必然來臨。因此,凡是成大事的人,無不等待時機的來臨。既不焦急,也不慌張,冷靜地處理眼前的工作。偉人等待時機的心情,恰似等待春天的櫻樹。然而,消極地等待,無異是企求僥幸。櫻樹雖然靜靜地等候春天,卻無時不在養精蓄銳。沒有儲蓄潛力,時機縱使到了,仍然一無所成。
愈需要等待,則內心愈是焦慮,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然的法則卻不能被人情所左右。這不是冷淡,時機對於靜靜等待它的人,無不以溫暖的雙手去迎接。因此,我們要能養成“善待時機”的心理。
一個名叫尤爾加的美國人,他的故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道理。他在底特律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搬到了新奧爾良。他在底特律時隻是一個鉛管匠,努力了好多年也沒有發展起自己的事業,原因是缺乏資金。
他剛搬到新奧爾良的時候,帶著老婆、3個孩子和120元錢,那是他全部的家當和資產。搬來的第一天,他找了8家鉛管公司,但沒人願意雇他,他們隻是告訴他人手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