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活出自己的精彩(1 / 3)

我們的人生是為自己而活的,沒有人有權利可以剝奪我們個人的價值和快樂。珍惜自己,就要把每一天都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讓自己委屈地活在別人的陰影中。人生可以學習,但是人生不可以複製,我們誰也不是誰的替代品,選擇快樂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特色,讓每一天活得充實而有價值。

讓自己活得精彩

生命可貴。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我們都是碌碌地走過,模仿著他人的腳步和路線,在鏡子中尋找不到自己的形象。事實上,我們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幅美麗的風景,活出自我才不枉在人世走一圈。

時間如梭,大概從我們降生的那天起,我們便開始忙碌,學走路,學說話,學知識,掙錢養家……短短的幾十年就在我們沒有方向、平平淡淡地忙碌中度過了,然而同樣是幾十年的生命,有的人便可以名垂青史,有的人則一直默默無名,為什麼呢?那些被我們敬仰的名人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價值的事情,他們不會讓時間在苦惱、埋怨中蹉跎,因此他們活得精彩,他們有不一樣的人生;而大部分平庸者卻忽略了時間的價值,失敗、苦難、困境讓他們害怕,讓他們停滯,結果當老去的時候發現生命一片空白,但是為時已晚。

生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財富,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生命的每一天。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應該總活在他人的影子裏,觀看他人的風景而忘記了自己的步伐。過去的時間我們已經無法挽留,我們隻能是好好珍惜我們未來的每一天。每一個人的先天條件是不一樣的,不要刻意去模仿別人,尋找自己的價值,活出自己的風采。

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有一位少年,他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總覺得別人的東西才是好的,而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總是覺得低人一等。他常常哀歎命運待他不公,鄰家的某某比他英俊,誰誰比他強壯,甚至連別人的吃穿住行都比他好。時間久了,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誰,總是在模仿著別人。

有一天,這個少年在路上聽到幾個人的聊天,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非常美,於是他心動了,回家左思右想也想象不出邯鄲人的步法,於是收拾行囊,打算去當地學習人家走路。到了邯鄲以後,小夥子眼睛都直了,果然是美。那些小孩兒,走姿活潑而輕巧;那些年輕人,走姿穩重而瀟灑;那些女人,走起來婀娜多姿……他看到誰,就學誰走路的姿勢,結果半個月過去了,他不但誰的姿勢都沒有學會,反而連自己以前如何走路也記不起來了,最後隻能爬著回到自己的故鄉。

這就是邯鄲學步的故事。模仿並沒有錯誤,可是當模仿超過了自我的限度,那麼就是過猶不及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點,如果無視自己的價值,非得讓自己去走別人的路,那麼恐怕最終是迷失了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鞋子,如果非得去套別人的鞋子,那不但不舒服,而且反而會擠壞我們的腳。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去吧。

對於人生而言,每一個年齡段都有每一個年齡段的精彩,十歲的單純,二十歲的活力,三十歲的奮鬥,四十歲的穩重,五十歲的知天地,六十歲的人生感悟等等。我們沒必要站在二十歲去羨慕他人的四十歲,更沒有必然站在四十歲去慨歎青春已逝,何必去羨慕別人呢,站在當前,就要活出當前的精彩,那麼生命才沒有遺憾。

生命是短暫的,我們不能在自怨自艾中任其流逝。既然我們沒有能力阻止生命的終結,那麼我們更應該珍惜在世的每一天,讓自己活得瀟灑而有價值。不要被一些物質利益所俘虜,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說自己想表達的意思,體會自己想體會的人生。快樂是最重要的,一個快樂的人才擁有一個精彩的人生。浮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不要為了一些虛無飄渺的東西而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許有些人為了追逐一些名利,喝了違心的酒,說了違心的話,即使他最終被提拔到了那個窺視已久的高度,那麼他依然是活在控製下。

生活的真諦不是物質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享受。愉悅、瀟灑、樂觀的你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記住,活得精彩不是你能擁有了無數的財富,也不是你擁有了至高的地位,而是活出好心情並能把這種快樂傳播給周圍的人。健康、快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別跟自己過不去

人生路途中,很多事情都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是我們可以靈活地把握自己,及時地扭轉方向,才能換來柳暗花明。類似鑽牛角尖的堅持已經不是被推崇的人生態度,試著放鬆,試著改變,別跟自己過不去。

人生的苦惱多半來自自我困擾,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擁有的少,而是以為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當現實和想象有距離時,煩惱和失望就出現了,然後就開始自我折磨,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失敗的,這種沒有意義的自怨自艾隻是跟自己較勁。如果能夠把這些無謂的自我較勁放在與命運的抗爭上,肯定是另一番風景。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靜下來想想你會發現人的力量對於宇宙而言又是多麼地微乎其微。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人類的力量所無法辦到的,這時就不要再把責任壓在自己身上。失眠、抑鬱、失落都是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心鎖,我們要及時清理這些心靈垃圾,輕裝上陣,才能夠擺脫過去,迎接新的明天。當然,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是沒有錯誤的,盡力去利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當遇到人力所不及的境況時,不要為難自己,隻要我們盡力了,那麼我們就問心無愧。

麵對人生要懂得取舍,懂得退讓,別跟自己過不去,這才是人生的智慧。舉個婆媳關係的例子吧,這個問題或許讓很多人頭痛著。站在局外者的角度看媳婦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媳婦和婆婆生氣,婆婆向兒子告狀,兒子再向妻子問罪,妻子無論有理無理都會惹一肚子氣,折騰了一圈,發現原來這一切竟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罷了。事實上,雙方相互理解一點,不但是給對方一個空間,也是給自己一個海闊天空。從母親的角度來講,兒女自有兒女福。孩子們既然已經長大,那麼就應該放手讓他們成長,自己為了孩子的事情也已經辛苦了大半輩子,剩下的路就讓他們自己去走吧!少插手,少操心,年紀大了已經經不起折騰,那麼何必拿兒女事來為難自己呢?從兒女的角度來看,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對方是你所愛的人的至親,但從這點來看,尊重和關懷也應該是必須的。不要吝嗇財物或者關愛,適當地給予你會收獲更多。隻有跟自己過不去的愚者才會把自己的家庭搞得烏煙瘴氣,相信一點:家和萬事興。

忍一步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高!用一個寬闊的胸懷去接受別人,這才是聰明之舉。一個人生活得快樂與否並不是由他擁有多少財富,擁有多少權利來決定的,關鍵還是他的心態,一顆快樂的心包含寬容,包含忍讓,通情達理,不跟自己較勁,這樣才是珍惜自己,熱愛自己。

別跟自己過不去,是一種精神的灑脫。心情灰暗的時候,給自己的鬱悶尋找一個發泄的突破口。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一個積極的消遣方式,放鬆自己的心情。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出乎我們的掌握,我們不能掌握命運,但是我們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改變現狀,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無法改變陰晴,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情。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沒有什麼跨不過去的溝,何必拿一些外物來折磨自己,苛求自己呢?對自己有信心,對他人有寬度,對生活有微笑,這樣才是善待自己。

別跟自己過不去,讓自己的人生充滿希望和快樂。每一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每一天進步一點點;每一天給自己一個微笑,每一天保持一個快樂心情。人生不是單色的,人生不是僅僅一個目標,所以,放開你的視野,放開你的胸懷,善待自己的每一天。

讓愛好給你快樂

人生除了工作和奮鬥以外,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狀態,那就是愛好。愛好填充了我們工作以外的人生,給了我們人生的快樂時光。

如果一個人隻知道工作而不懂得如何休閑,那他算不上一個成功的人,充其量隻能說是一個工作狂;真正的成功人士,除了奮鬥拚搏以外,都有自己的愛好,它可以是音樂,可以是繪畫,可以是一種運動,可以是遊覽山水,甚至可以是一種大眾的消遣方式。

著名詩人陶淵明熱愛山水田園風光,這種強烈的愛好使他的辭官歸隱顯得那麼合情合理。或許很多人難以理解,好好的仕途不走,為什麼要歸隱呢?實際上,陶淵明選擇的不僅僅是田園風光,不僅僅是人生愛好,更重要的是他選擇的是人生的一種快樂。短短數載而已,為什麼不選擇快樂的生活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