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曹操在南鄭與張魯相持,張魯自搶回其弟張衛之後,便閉門不戰.曹操見張魯是怎麼也不肯出戰的了,便分兵去取漢中各處.不及一月,漢中各處皆平,連陽平關也被攻下了,南鄭成了一座孤城.曹操不欲折損太多兵力,如今他的家底隻有這麼一點點,可敗不起,便再次遣人勸降,告知張魯如今的情勢.
所謂寧為雞首,勿為牛後,大凡一般人都有這個心裏,張魯又何嚐不是如此,在漢中多年,可不願就此放棄經營多年的基業.張衛先前逼不得已降了曹操,可進得城來,有了依仗,想法就不一樣了,憑什麼要降曹操,自己兄弟二人占地為王,消遙自在,比仰人鼻息可強多了.
此番,曹操派去勸降的人又挨了一通箭雨,曹操大怒,便欲不顧一起率兵攻城.程昱阻止道:"主公,我軍兵馬並不比城中多多少,強攻未必能下,況且損失必重,不如徐圖他法,引城中兵馬出戰,以計破之,南鄭可得矣."
說是這麼說,可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要是想的出,當初就不必那麼麻煩了.
城外有城外的煩惱,城內有城內的憂慮.張魯下得城來,回府和其弟張衛商議退敵之策.先前寄希望於曹軍糧盡而退,如今看來是不可能的了,曹操襲破各處,糧草比起南鄭來隻多不少,繼續相持下去,敗得肯定是張魯.
閻圃獻計道:"主公,如今曹軍一時難退,若想退敵,隻有求諸於外了."
張魯眼神一亮,忙問道:"有何妙策,快快道來."知道閻圃言猶未盡,急忙催他把話說完.
閻圃從容道:"漢中,馬騰、韓遂還有劉表所轄都與漢中接壤,主公可遣人殺出城去往此二處求救,得一處兵馬趕來,則漢中可保."
張魯細想一下,覺得此計可行,問及其餘眾人,也都沒有意見,便選人殺出城去.
曹操和程昱何許人,豈會如此輕易讓人衝出去請救兵,為求早日破城,曹操是時刻注意著城中的一舉一動,張魯的人剛衝出城門,曹操就派人劫殺,張魯的人被殺得大敗不止,還差點被曹軍趁勢衝進城去.
張魯得知此事之後,又問計於閻圃,希望閻圃能拿出個對策來.
閻圃沉思許久後道:"主公,經此之後,曹操對長安、襄陽兩個方向必然更加上心,硬衝出去看來是不大可能了,不如出其不意,選派人馬從南門衝出,再繞道去襄陽求救,馬騰那邊就顧不上了."
張魯頗為擔心的道:"若劉表不肯相助,南鄭豈不危矣,衝出之後,不如兵分兩路,一東一西,分頭到馬騰、劉表處求救,也免得有全軍覆沒之虞."
張魯這麼一說也不無道理,閻圃也不堅持己見.
幾乎同時,城外曹操大帳,程昱道:"主公,依今日之事看來,張魯堅守之心已失,想要往他處求援了."
這事明顯已極,曹操自然知道程昱意不在此,接口道:"仲德所言不差,漢中南接益州,東臨荊襄,西北通雍、涼二州,張魯如今窮途末路,也隻有往劉表、馬騰二處求援了."
程昱道:"主公,今日受挫之後,張魯必定還會派人出城,需嚴加防備才是."
曹操深看程昱一眼,高深莫測的笑了一笑道:"他若尤不死心,派人衝出城來,我等正可就中取事,趁機拿下南鄭."
程昱會心一笑道:"看來主公已有定計了!"
"城中見我軍在東、北兩個方向已有準備,必會舍棄此二門,剩下的就隻西、南兩個方向,兵法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我今不妨在西、南二門外伏下重兵,單等城中兵馬衝出,便趁勢殺出,奪取南鄭."說完,曹操不免意氣風發,好似南鄭已經在其掌握之中.
程昱不由出言附和道:"主公之計甚妙."議定之後,兩人便開始布置一切.
事情並沒如曹操所想的一樣,城中派了一萬人馬護送求援的兩撥人馬出城,隻見南門開處,無數兵馬蜂擁而出,城門隨即關閉.曹軍雖然早有準備,可沒曾想這次衝出的兵馬如此之多,差點被殺個措手不及.
曹操見了,急令夏侯敦引兵上去堵截.夏侯敦得令,二話不說,上馬領兵直衝過去.兩軍在城下混戰,夏侯敦兵少,在敵軍的猛攻之下,被衝開一個缺口.城中那一萬兵馬的任務就是護送求援人馬出城,等兩撥人馬從缺口中衝過去之後,拖住曹軍,使其不能分身追去,等兩撥人馬去的遠了,便緩緩退回城中.
時機差不多了,曹操等的就是這一刻,令旗一揮,埋伏在一側的曹仁引兵突地殺出.張軍措不及防,被殺得手忙腳亂,紛紛退向城中.
城上張衛和閻圃眼見計謀得逞,便下令打開城門,迎接出擊兵馬進城.沒想到曹軍伏兵突地殺出,情勢不妙,便急忙下城點兵來援.倉促間點兵趕來,曹軍已經殺到城門口了.生死存亡就在一線之間,張衛一邊領兵上前抵住曹軍,一邊讓閻圃趕往各門,盡起全城兵馬來戰.張魯自張衛、閻圃二人去後,焦躁不安的在等候消息,這回得報曹軍快要殺進城來,親自引兵來救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