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自若的坐下,文聘據案閉目養神,不理劉備等人,其數名親信侍立身後.
劉備略感尷尬,沒想到文聘竟然如此不近人情,微咳了一聲,出言道:"公此次來使荊州,不知所為何事?"語氣很是平穩,仿佛隻是隨便道來.
文聘雙目微張,斜了劉備一眼,慢悠悠的道:"公何許人也?"文聘這自然是在裝傻,有心羞辱劉備.
沒想到文聘這般難以應付,劉備正要自報家門,一旁張飛大聲喝道:"睜開你的狗眼,你眼前的乃是大漢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是也."說完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好像文聘定會被這番話鎮住似的.
誰知文聘一開口,差點氣死張飛,隻見文聘毫無知覺的道:"還有呢?"
張飛順口接道:"還有什麼,沒有了."
文聘輕輕哦了一聲道:"沒有了!"搖了搖頭,好似從沒聽說過劉備名頭一般,以為不過如此而已.
這樣糾纏下去何時能轉到正題上來,孔明羽扇一揮,便出來打圓場道:"公遠來辛苦,我主特地設宴為公接風,有什麼事,酒足飯飽之後,再談不遲."說完便傳令擺宴.
孔明這番話說的很是客氣,又無可挑剔,誰知文聘全然不吃這一套,聞言之後,突地立起身來道:"文聘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告辭."說完,看也不看劉備一眼,便領人走了出去.
誰也沒有料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任孔明智謀如何深遠,對上這樣的人,也無法可想,又不能拿他怎麼樣,二人隻有相對苦笑.張飛、關羽二人忍耐不住,跳了出來,便欲出手對付文聘等人.劉備急忙止住,看了看孔明二人一眼,見其搖頭,便揮退關、張二人.文聘走後,宴席倒是擺了上來,可惜眾人全無胃口,沒想到趙信小小的一個手下也如此難以對付.既然不能從文聘身上打探消息,孔明便把目光放到襄陽,到了襄陽,文聘自然會全盤托出.和劉備一商議,便派人隨後趕去襄陽打探文聘此行的目的.
卻道為何文聘此次沒有見著龐統,由於趙信隻派人去隆中請孔明出山,孔明雖不知趙信從何處聽聞他的名頭,但以此觀之,趙信恐怕不知臥龍、鳳雛之說,和龐統一商議,二人便決定一暗一明輔佐劉備,孔明在明,龐統在暗.之所以令二人作出這樣的決定,主要是考慮到劉備如今正值困頓之時,兵不過數千,將不過關、張等人,外有趙信這等強敵,內有蔡瑁、張允讒毀,欲成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策.況且雪藏龐統,日後說不定還有妙用,依今日趙信的實力,和荊州的情形,以劉備區區依附於劉表,仰人鼻息,劉表又是無用之人,孔明、龐統二人考慮到一旦趙信領兵西略荊襄之地,荊州必將難保.二人自歸劉備後,自然殫精竭慮為劉備籌謀一切,今日域中,幾無人可製趙信,若想憑一己之力與之抗爭,對劉備來說簡直是癡心妄想,就算其餘各路稱霸一方的諸侯也無人是其敵手.昔日趙信曾領兵北征袁紹,依此看來,趙信之意,乃欲先平北方,再圖西南,若等他平地北方之後,再也休想與之爭衡天下.當前擺在孔明、龐統二人麵前的,就是既要阻止趙信西進,又不能使其輕取袁紹,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趙信拖在北方,為劉備贏得充足的時間,謀取荊州為家,再結連各方勢力,共拒趙信,這才是上上之策.
其實孔明和龐統卻是完全料錯了,趙信又怎會不知龐統的大名,隻是趙信不知道龐統身在何方而已,否則的話,恐怕早就派人去請了.
至於荊州,孔明、龐統二人一致勸劉備謀取荊州為家,劉備心底未嚐沒有這個意思,但明裏和劉表既為兄弟,又為君臣,不得不做作一番,最後裝作萬般無奈,才答應此事,使人以為他十分顧念與劉表的兄弟之情,乃是重情重義之人.
三人一達成共識,便緊鑼密鼓的開始謀劃此事.
出了新野,文聘等人一路不急不慢的趕往襄陽.
劉表得知趙信派文聘出使荊州,頗感尷尬,不知該如何麵對昔日的手下.如今趙信威加四方,實力強絕,讓劉表與其為敵,還真是不敢.得知趙信又得了吳、會之地後,劉表其實日夜在擔心有一天趙信會突然發兵來取荊州.正為此苦惱不已,趙信卻派人來了,這些年來,兩邊從來沒有過溝通,不知此次所為何來.任劉表等人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無奈之下,隻得派人去迎文聘進城.
舊地重遊,身份截然不同,文聘也是感慨頗多,顧不上打量襄陽的變化,趕著去見劉表.
見到劉表,遞上書信,靜待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