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海軍之議(上)(2 / 2)

對於這一點,趙信也未嚐沒有考慮到.現有的糧食生產能力當然不容許人口無節製的增長下去,但以現有的人口看,當中還有很大的一塊空間.隻要將人口控製在這個範圍內,應該可以承受.這事可以從兩方麵解決,一是盡量增加糧食的產量,增加糧食的產量也有兩個辦法:開荒拓土和增加糧食的品種,開荒需要人手,這跟增加人口是分不開的,增加糧食的品種,這對趙信來說是個顯而易見的常識,在稻、麥的基礎上增加其餘的糧食的產量也是很有必要的;二是控製人口,在人口增長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去做這事當然不容易,但隻要從現在開始就有條理的加以控製,等人口的基數增長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施行相應的政策對人口的增長加以控製,相信不會有大問題的.況且這個鼓勵生育的政策趙信也不打算施行太長時間,隻要達到趙信設定的範圍,就會將之撤去.

而且,荀-他們之所以為之驚倒,也是沒有考慮到另一麵.這時代的人本來就講究多子多福,所以有可能的話,他們就會盡可能的生,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就算趙信提出的政策對百姓們極有鼓舞力,想要多生,也得他們能生得出才行.比如一戶普通人家已經生了四五個孩子了,要多再生幾個也不是他們能作主的.在這本來的人口基數上,就算趙信的政策極有鼓舞力,一開始的增長也會有一個限度.

不過,要做好對人口的控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至少在衡量什麼時候該施行鼓勵的政策,什麼時候該施行遏製的政策就要對總的人口數量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把握,這就要求對各地的人口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統計.但趙信相信在這時代做這事不會很難,而且他隻需要一個比較準的大概的數字就行.

聽趙信這麼一分析,郭嘉三人也覺得此事還是可行的.起先的驚訝主要是源於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等事,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雖然人口多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在這等戰亂年代,哪一方的人口多,也就是哪一方的兵力多,在交鋒中就能占有一定的優勢.趙信如今也並不需要靠這點來製霸天下,而且等這個政策的成效出來,起碼還需要個十幾二十年時間,這批新生的孩子才能成人.但不管怎麼樣,人口都是一個堅實的後盾.想起趙信在鄴城所提過的平生的誌向,郭嘉恍然大悟,趙信這顯然是在為日後作準備.把這跟荀-、龍充二人微一透露,二人也即明白了趙信的目的.

尤其是龍充,內心的震動實在是太大了.要是換成是其他人,你還可以說他狂妄自大,可龍充深知趙信絕對有一統天下的實力,現在就考慮到日後對付各方異族,隻能說趙信太高瞻遠矚了.雖然趙信有這個實力,但天意誰屬此時也難以下定論,至少龍充是這麼想的,否則他還在趙信身邊混個什麼勁!

說到擴充水軍,三人一致讚成.如今的攤子這麼大了,水軍卻還隻有三萬之數,比起劉備尚且不如,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擴充水軍是勢在必行的,否則日後要是跟劉備對上的話,會在這上麵吃虧的.四人一起參詳了一下,最後決定擴充五萬水軍,使全軍達八萬之數.至於兵員,就在大江兩岸各地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