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寧王府(1 / 3)

《晉書》reference_book_ids\":[7294565353168833555,7327845140574260286,7332307740729035838]}],\"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3,\"start_container_index\":2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7},\"quote_content\":\"《滕王閣序》reference_book_ids\":[7315411165029338122]}],\"2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03,\"start_container_index\":2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99},\"quote_content\":\"《警世》reference_book_ids\":[731263882871859103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蘆葦蕭蕭野渚秋,滿蓑風雨獨歸舟。

莫嫌此地風波惡,處處風波處處愁。

——《題畫》

我們在第五章中已敘及,唐伯虎築室桃花塢後,更加疏狂放浪,過著“花中行樂月中眠”的生活,這種懶散自適的民間藝術家的生活他真願意一直過下去,終老此生。然而一件突如其來的事變將他暈頭暈腦地卷入了政治漩渦,並且險些遭到覆舟之禍。

事變的發生須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成化二十三年(1487)憲宗病死,他的兒子朱佑樘即位,即為孝宗,年號弘治。孝宗在位期間,任用賢臣,勤於治理,裁抑宦官,整肅了英宗、憲宗時期太監專權亂政的現象;並提倡節儉,與民休息,頗有仁、宣之遺風。因而社會矛盾得到一定的緩和,出現一個相對安定的時期,這就是舊史豔稱的“弘治中興”。可惜好景不長,孝宗隻做了十八年皇帝就病死了,年僅三十六歲。孝宗死後,其十五歲的獨子朱厚照繼承皇位,改元正德,是為武宗。這是明朝最昏庸腐朽的皇帝之一。

武宗對政事不感興趣,尤其對天天那麼一大堆枯燥乏味的奏疏和聽學士講讀經史感到厭煩。他喜歡的是騎射遊獵,寵愛的是太子時代陪他玩樂的太監,尤其是劉瑾。

劉瑾迎合武宗奢侈好色的癖好,經常會同爪牙弄來鷹犬、歌伎、角觗之類供武宗玩樂,並帶他到宮外遊玩,因此取得了信任和寵愛。劉瑾更引黨羽焦芳入閣,與自己表裏為奸。他慫恿武宗大興土木,建造太素殿、天鵝房船塢,又另建一座多層的宮殿,兩廂設有密室,勾連櫛列,名曰“豹房”。武宗和一些宦官及佞小人整天在裏麵花天酒地,歌舞宴樂,還搜羅了一些白皙妖豔的色目女子晝夜在豹房宣淫。

劉瑾見武宗完全沉湎於聲色之中,便乘機竊取權柄。他權擅天下,威福任情,天天都有一大批各府部衙門的官員在他家門口等候彙報公事,而科道部屬以下的小官還須跪著等待,如同等候皇帝召見一般。他還利用權勢侵漁百姓,大肆貪賄,百姓深以為苦。

劉瑾的專權亂政,給皇族內部的藩王起兵叛亂提供了口實。正德五年(1510)四月,安化王朱寘以討伐劉瑾、“清除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朝廷,殺掉巡撫、總兵、鎮守太監等人,搶劫庫藏,焚燒官府。後來朱寘被擒賜死。這次反叛從起事到失敗,前後僅十八天,但給明中葉的政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朱寘雖被鎮壓,但武宗見到了朱寘發布的檄文中揭露劉瑾十七件違法之事,勃然大怒,下令逮捕劉瑾,後將其處以磔刑。行刑之日,許多受害者爭著買劉瑾的肉吃,以發泄心頭之恨,竟有用一文錢換一小片肉的。

武宗雖然把劉瑾殺了,但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卻寵信兩個佞臣,其中一個叫江彬,一個叫錢寧。

江彬是宣府人,因殘殺農民起義軍立功,升為左都督。他生性狡詐機警,善於迎合人意。武宗很喜歡他,留侍左右,並賜姓朱。錢寧是廣西鎮安人,早年進入錦衣衛,他有一身好武藝,能左右開弓,因而取得武宗的寵愛,步步高升,一直做到左都督,掌領錦衣衛,主管詔獄。武宗對錢寧言無不聽,常常讓他陪著在豹房裏花天酒地。有一次,一起喝得大醉,武宗就枕著錢寧睡覺。錢寧憑借武宗的寵愛和自己手中的權力,招權納賄,打擊異己。江、錢二人都是武宗近臣,然而為了爭寵,又彼此鉤心鬥角。

就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產生了寧王之禍,並將風流才子唐伯虎也卷入了漩渦。

寧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五世孫,封國在南昌。他身邊的幾個術士稱他儀表非凡,又說城東南有天子之氣。宸濠大喜,便在城東南修造離宮,假稱陽春書院,又時時打聽朝中的虛實,希望有機可乘。偏偏武宗無子,群臣多次請他召親王的兒子為嗣子。若按血緣關係,朱宸濠比較疏遠,沒有希望,於是,他就勾結武宗身邊得寵的侍臣,讓他們在武宗麵前誇獎他“孝且勤”,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兒子能被召入繼大統。他先是賄賂勾結劉瑾,後又勾結錢寧,通過錢寧恢複了以前被削奪的護衛軍隊。朱宸濠仗著朝中有人,在地方上無惡不作。他擅自殺逐地方官吏,霸占百姓田宅,搶奪民家子女,豢養強盜在江湖搶劫財貨,並搜羅亡命,私製兵器,蓄謀反叛。

寧王朱宸濠野心勃勃,裂土分茅既不能滿足他的欲壑,兒子待召入繼也不能緩解他急迫的渴求,他一定要身登九五,把明朝江山易幟。出於這樣的政治目的,他自然首先要籠絡人心,學習漢代的王莽,謙躬下士,不惜卑辭厚幣,羅致五嶽四海的奇才異能之士,博取聲名,網羅鷹犬,以幫助實現他那皇帝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