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唐伯虎詩文選(2 / 3)

漫興

此生甘分老吳閶[73],寵辱都無剩有狂。

秋榜才名標第一[74],春風弦管醉千場。

跏趺說法蒲團軟[75],鞋襪尋芳杏酪香。

隻此便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陽[76]。

感懷

不煉金丹不坐禪,饑來吃飯倦來眠。

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

鏡裏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77]。

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閑人地上仙。

二十餘年別帝鄉[78],夜來忽夢下科場[79]。

雞蟲得失心尤悸[80],筆硯飄零業已荒。

自分已無三品料[81],若為空惹一番忙。

鍾聲敲破邯鄲景[82],依舊殘燈照半床。

夜讀

夜來欹枕細思量[83],獨臥殘燈漏轉長[84]。

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85]。

姑蘇雜詠(四首選一)

江南人盡似神仙,四季看花過一年。

趕早市都清早起,遊山船直到山邊。

貧逢節令皆沽酒[86],富買時鮮不論錢。

吏部門前石碑上,蘇州兩字皆摩穿[87]。

題敗荷脊令圖[88]

飛喚行搖類急難[89],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弟,骨肉而今冷眼看。

題周東村畫[90]

鯉魚風急係輕舟[91],兩岸寒山宿雨收[92]。

一抹斜陽歸雁盡[93],白紅蓼野塘秋[94]。

聞讀書聲

公子歸來夜雪埋,兒童燈火小茅齋[95]。

人家不必論貧富,才有讀書聲便佳[96]。

題子胥廟[97]

白馬曾騎踏海潮[98],由來吳地說前朝[99]。

眼前多少不平事,願與將軍借寶刀。

畫雞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題畫(三首選二)

綺羅隊裏揮金客,紅粉叢中奪錦人[100]。

今日匡床臥摩詰[101],白藤如意紫綸巾[102]。

青藜竹杖尋詩處,多在平橘野寺中。

黃葉沒鞋人不到,豆籬花發浸溪紅。

題杏林春燕(二首)

燕子歸來杏子花,紅橋低影綠池斜[103]。

清明時節斜陽裏,個個行人問酒家。

紅杏梢頭掛酒旗,綠陽枝上囀黃鸝。

鳥聲花影留人住,不賞東風也是癡。

題相如滌器圖[104]

琴心挑取卓王孫[105],賣酒臨邛石凍春[106]。

狗監猶能薦才子[107],當時宰相是閑人。

效白太傅自詠(三首選一)

高情自信能忘我,隱者何妨獨潔身。

無所不知方是富,有衣典酒未為貧[108]。

題東坡小像[109]

烏台十卷青蠅案[110],炎海三千白發臣[111]。

人盡不堪公轉樂,滿頭明月脫紗巾。

歎世

富貴榮華莫強求,強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

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憂煎不用愁。

警世(八首選一)

措身物外謝時名[112],著眼閑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機心爭似道心平[113]。

過來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覺再生。

說與明人應曉得,與愚人說也分明。

失題(八首選二)

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

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梧桐栽向小軒前,萬斛秋聲伴醉眠。

落葉點階憑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114]。

風雨浹旬,廚煙不繼,滌硯吮筆,

蕭條若僧,因題絕句八首,奉寄孫思和

(錄一)

領解皇都第一名[115],猖披歸臥舊茅衡[116]。

立錐莫笑無餘地,萬裏江山筆下生。

言誌

不煉金丹不坐禪[117],不為商賈不耕田[118]。

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119]。

伯虎絕筆[120]

生在陽間有散場[121],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隻當飄流在異鄉[122]。

踏莎行

閨情

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閨中冷落如何好?因他一去不歸來,愁時隻是吟芳草。奈爾雙姑,隨行隨到,其間況味予知道。尋花趁蝶好光陰,何須步步回頭笑?

江南春

梅子墮花茭孕筍[123],江南山郭朝輝靜。殘春鞋襪試東郊,綠池橫侵紅橋影。古人行處青苔冷,館娃宮鎖西施井。低頭照井脫紗巾,驚看白發已如塵。人命促,光陰急,淚痕漬酒青衫濕。少年已去追不及,仰看烏沒天凝碧。鑄鼎銘鍾封爵邑,功名讓與英雄立。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須日夜苦蠅營[124]?

過秦樓

題鶯鶯小像

瀟灑才情,風流標格,脈脈滿身慵倦。修薦齋場,禁煙簾箔,坐見梨花如霰。乘斜月,赴佳期,燭燼牆陰,釵敲門扇。想伉儷鸞皇,萬千顛倒,可禁嬌顫?塵世上,昨日朱顏,今朝青塚[125],頃刻時移事變。秋娘命薄,杜牧緣慳[126],大不與人方便。休負良宵,大都好景無多,光陰如箭。聞道河東普救[127],剩得數間荒殿。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128],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129],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130]。千點啼痕,萬點啼痕[131]。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惜梅賦

縣庭有梅株焉[132],吾不知植於何時。蔭一畝其疏疏,香數裏其披披,侵小雪而更繁,得隴月而益奇[133]。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前胥吏之紛拏[134],後囚係之嚶咿[135]。雖物性之自適,揆人意而非宜。既不得薦嘉實於商鼎[136],效微勞於魏師[137];又不得托孤根於竹間,遂野性於水涯[138]。悵驛使之未逢[139],驚羌笛之頻吹[140];恐飄零之易及,雖清絕而安施。客猶以為妨賢也,而諷餘以伐之[141]。嗟夫!吾聞幽蘭之美瑞,乃以當戶而見夷[142],茲昔人之所短,顧仁者之不為。吾迂數步之行,而假以一席之地,對寒豔而把酒[143],嗅清香而賦詩可也。

姑蘇寒山寺化鍾疏

木鐸徇於道路[144],周官所以警其頑愚;銅鍾司其晨昏,釋氏所以覺夫靈性。解魔王之戰鬥,上振天宮;緩眾生之悲酸,下聞地獄。所以提婆尊者現神通而外道無言,本寂禪師悟真筌而古德讚頌[145]。實名法器,厥號大音。本寺額號寒山[146],建始普明。殿宇粗備,銅鍾未成。月落烏啼,負張繼楓橋之句[147];雷霆鼓擊,愧李白化城之銘[148]。今將鼓洪爐以液精金[149],範土泥而鑄大樂。舉茲盛事,用叩高賢。增壯山門,惟祈樂施。啟千門之曉,潛蟄皆興;夙萬戶之昏,魚龍盡息。莊嚴佛土,利益人天。慧日增明,福田不薄。以茲疏告,仰冀垂明。偈曰:“姑蘇城外古禪房,擬鑄銅鍾告四方。試看脫胎成器後,一聲敲下滿天霜。”

[1]麗,附著。這裏作照耀講。

[2]卓午,正午。

[3]人事,指人的禍福、榮枯、壽夭等事。齟(jǔ)齬(yǔ):本指上下牙齒不能對合。比喻不相結,相抵觸。

[4]紙帳,用藤皮繭縫製的帳子。

[5]一甑黃粱,暗用“黃粱一夢”的典故。

[6]把酒,手持酒杯。

[7]仙去,去世。死的婉辭。

[8]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茅屋,唐寅在蘇州城外桃花塢所築桃花庵。

[9]王履吉,唐寅的忘年之交,即王寵,酷愛詩文、書畫,累試不第。

[10]然諾,許諾。

[11]死知己,為知己而死。

[12]老村莊,指粗野之人。

[13]伐木,《詩經·小雅》中的一篇,為古代貴族宴請朋友故舊的樂歌。矢,誓。滄浪,古水名,在今湖北境內,蘇州則有滄浪池。此處泛指江河。

[14]蘭房,婦女的居室。

[15]奴,古代婦女自稱。

[16]窈窕,美好貌。

[17]嗔(音郴),生氣。

[18]省(音醒),反省,檢查。

[19]為,符合。

[20]孝弟忠信,封建社會提倡的四種道德規範。孝,善事父母。弟(音替),敬愛兄長。忠,忠於君主。信,待朋友誠實無欺。

[21]小德,小節。

[22]窈窕,美好貌。

[23]磨涅,磨損浸染。涅,黑色,染黑。行止,品行。

[24]食色,食欲、性欲。性,本性,天性。

[25]語(音玉),告訴。汝,你。

[26]桃花塢句,蘇州閶門外有桃花塢。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唐寅與友人張靈等在此建了一座別墅,名桃花庵。

[27]桃花仙人,唐寅自稱。

[28]忒(音特),太,過甚。風顛:同瘋癲。

[29]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常用以指都城。

[30]倀倀,迷茫不知所措的樣子。

[31]杜曲,古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少陵原東南端。因唐代貴族杜氏世代居住於此,故名。

[32]白骨禪,佛教認為身是幻象,僅見白骨,故借以指佛教義理。

[33]鼇山燒火樹,指元宵放燈。從宋代開始,民俗於元宵節之夜放花燈慶祝,堆疊彩燈成山形,稱為鼇山。燒火樹,指放彩燈。

[34]吳山,在杭州西湖東南,春秋時為吳國南界,故名。橫塘,在蘇州吳中區和相城區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