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1 / 1)

(美國)詹姆斯·道森

從前,有一個人和他的父親一起耕種一小塊地。一年幾次,他們把蔬菜裝滿牛車,運到附近的城市去賣。除了姓氏相同,又在同一塊田地上勞動外,父子二人相似的地方很少。老人家認為凡事不必著急,年輕人則性格急躁,甚至野心勃勃。

一天清晨,他們像往常一樣套上了牛車,載滿了一車的蔬菜,開始了漫長的旅程。兒子心想,他們若是走快些,日夜兼程,明天一早便可到達市場。於是,他用棍子不停催趕牛車,要牲口快些走。

“放輕鬆點,兒子,”父親說,“這樣你會活得久一些。”

“可我們若是比別人先到市場,就更有機會賣個好價錢。”兒子反駁道。父親沒有回答,隻是把帽簷拉下來遮住雙眼,在座位上睡著了。兒子十分不悅,更加催促牛車走快些。

他們走了四裏路,來到一間小屋前麵,父親醒來,微笑著說:

“這是你叔叔家,我們進去打聲招呼。”

“可是我們已經慢了一小時。”著急的兒子說道。

“那麼再慢幾分鍾也沒關係。我弟弟跟我住得這麼近,卻很少有機會見麵。”父親慢聲細語地回答。

兒子生氣地等著,直到兩位老人悠然地聊足一小時,才再次起程。這次輪到父親趕車了。走到一個岔路口,父親把牛車趕到右邊的路上。“左邊的路更近些。”兒子說。

“我知道,”老人回答,“但這邊的路景色好多了。”

“你不在乎時間?”年輕人不耐煩地說。

“噢,我當然在乎,所以我喜歡看美麗的風景,盡情享受每一刻。”

蜿蜒的道路穿過美麗的牧草地,經過一條發出淙淙聲的河流——這一切兒子都沒有看到,他甚至沒注意到當天的落日有多美。

“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你做伴,”兒子生氣地說,“你對看日落比賺錢更有興趣!”

“嗯,這是你許久以來所說的最好聽的話。”父親微笑著說。

幾分鍾後,他開始打鼾——兒子則瞪著天上的星星,睡不著。天不亮,兒子便搖醒父親。他們立刻動身,大約走了一裏路,遇到一位素不相識的農夫,他正試圖把牛車從溝裏拉上來。

“哦,我們去幫他一把。”老人低聲說。

“你想浪費更多時間?”兒子勃然大怒。

“放輕鬆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進溝裏。我們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兒子生氣地扭頭看著。

等另一輛牛車回到路上時,已是早晨八點鍾了。

突然,天上閃出一道強光,接下來似乎是打雷的聲音,群山後麵的天空變得一片黑暗。“看來城裏在下大雨。”父親說。

“若是趕快些,我們現在大概已經把貨賣完了。”兒子大發牢騷。

“放輕鬆些……這樣更能享受人生。”仁慈的老人勸告道。

到了下午,他們才走到俯視城市的山上。站在那裏,父子倆看了好長一段時間,誰也不說話。

終於,兒子把手搭在父親肩膀上說:“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他把牛車掉頭,離開了那從前叫做廣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