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漢皇後(2 / 3)

呂後八年(前180)七月,年近七旬的呂後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也清楚劉氏集團決不會甘於屈居呂氏集團的統治之下,她死之後勢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因而她精心地為家人做了應變的準備。她任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帥北軍;梁王呂產領南軍。漢朝的軍製,首都的禁衛軍分南軍北軍,南軍掌衛戍宮城,北軍掌衛戍首都,控製了首都和宮廷的衛戍部隊,以防兵變。呂後而且沒有忘記以呂產為相國,以呂祿女為帝後,為鞏固呂氏的權力做了最後的努力。

公元前180年,呂後崩。果然劉邦長孫齊王劉襄自山東發兵,劉姓諸侯王聲討諸呂之罪,要求共同發兵討伐呂氏集團。就這樣,以周勃、陳平為首的劉氏集團,幾天之內,通過一場宮廷政變,便痛快淋漓地掃蕩了呂氏集團,迎劉邦另一個兒子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花神張皇後

漢惠帝劉盈的皇後張氏,是漢代的第二位皇後。她是惠帝的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即惠帝劉盈的外甥女。惠帝是她的舅舅,可在她12歲時,惠帝成了她的丈夫。

張氏叫什麼?《漢書》、《史記》沒有記載,皇甫謐不知依據什麼,說她叫張嫣,字淑君。她長得很漂亮,姿容秀美,典雅端莊。她的父親即魯元公主的丈夫,是趙王張耳的兒子張敖。張耳好招賢納士,時稱為賢人。張耳的妻子雖係再嫁,但也很漂亮,而且家中富有。張敖知書達禮,長得一表人才。張氏的母親魯元公主與呂氏完全不同,溫淑嫻雅,氣質高貴,儀容飄逸。張氏在儒雅的氣氛中長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嫻靜、高雅而早熟,加上她天生麗質,如同花神一樣,作為舅舅的惠帝劉盈一直也很喜歡她。

然而,作為外甥女的喜歡和作為妻子的喜歡是完全不同的,讓這兩者合而為一,惠帝劉盈無法接受。這件事是呂氏一手導演的,她讓自己的親生骨肉亂倫,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維護自己的統治,牢牢控製皇權。

惠帝自受到人彘的驚嚇以後,天性仁厚的他便對一切灰心喪氣。他放棄了所有的希望,終日飲酒作樂,朝政、家事以及他的冠禮、婚禮,全憑呂氏擺布。隆重的結婚儀式之後,他的外甥女突然成了他的妻子,他對此無法無動於衷!可是,又能如何呢?無可奈何、無能為力!他隻有消極地反抗著,即讓這種亂倫的婚姻隻具有一種表麵的形式,更何況當時冊為皇後的張氏,年僅12歲!

惠帝心灰意冷,不能與冊為皇後的外甥女尋歡作樂,便與後宮的其他女人發生性關係。呂氏在劉邦死後,選了許多年輕貌美的良家女充實後宮,在惠帝身邊,供這位小皇帝隨時受用。不久有良家女懷了孕,呂氏就令張皇後假稱有孕,奪良家女的兒子為皇後之子,立為太子,並殺死了這位皇子的親生母親。

張皇後對此啼笑皆非,卻也同惠帝一樣,無可奈何,隻是一切聽任擺布。她的心裏清楚,惠帝的心裏也很清楚,他們依舊是舅舅與外甥女的關係,從沒過過夫妻生活,怎麼會有皇子出生?

惠帝24歲時便因縱情酒色過度而極其虛弱地在未央宮死去。這年張皇後15歲,因她有個假兒子做太子,她便做了皇太後。一年以後,她的母親魯元公主也死了。過了8年,臨朝聽政的太皇太後呂氏也死了。接著,諸呂被誅,後宮又成了劉氏的天下。她也被遷往北宮。

北宮是未央宮後的一處極為幽靜的院落。朝野都知道張皇後與諸呂亂政無關,因而沒有在夷滅諸呂時殺死她。她生活在北宮中,無聲無息,日出日落,整整17年。公元前163年,她像一片秋日的枯葉,悄悄地飄向塵土。

張皇後死了,入殮時,宮女們含著淚水,替她淨身。

結果,驚人的事情發生了,宮女們一個個目瞪口呆:四十多歲的皇後竟然冰清玉潔,依然是一個處女!消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懷念她,憐惜她。於是,紛紛為她立廟,定時享祭,尊她為花神,為她立的廟便叫做花神廟。

漢武皇後陳阿嬌

“金屋藏嬌”的故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自漢代以後,曆代的詩人、文士對此多有吟詠,如李白、白居易、李商隱、李賀、張先、元好問、洪昇、費昶、澹歸、湯顯祖、趙翼等。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長門怨》中寫道:

天回北鬥掛西樓,金屋無人弄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常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裏人。

金屋裏的嬌人名叫阿嬌,她的母親是文帝劉恒與竇皇後所生的女兒劉嫖,即館陶長公主。她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她母親的兄弟劉啟即漢景帝。造金屋藏阿嬌的是漢景

帝的第九個兒子劉徹。就是說,劉嫖是劉徹的嫡親姑母,劉徹與阿嬌是表兄妹。

劉徹幼年的時候常去館陶長公主姑母家,與表妹阿嬌一起遊玩。劉徹很喜歡這個漂亮的小表妹。劉徹3歲的時候封為膠東王,封王以後還是常去姑母家。有一次,館陶長公主抱起劉徹,把他放在膝上,問他要不要媳婦?他點點頭,說要。長公主指指左右侍女,一百餘人,他都搖頭。長公主最後指著女兒阿嬌,問阿嬌怎麼樣。他笑著回答說,好,如果得阿嬌作媳婦,一定造金屋讓她居住。長公主聽後萬分高興,隨後劉徹的母親王夫人竟真的應承了這門親事。長公主多次在兄弟景帝劉啟麵前讚譽劉徹,劉徹這位景帝的第九個兒子6歲的時候便被立為太子,16歲時即皇帝位。劉徹做太子時娶阿嬌,立為太子妃。即位以後,太子妃陳氏即被冊為皇後。

阿嬌自幼養尊處優,14歲做皇後以後,被武帝寵愛著,更是嬌情萬種。年輕的武帝很迷戀阿嬌的麗容嬌態,他們恩恩愛愛,如漆似膠,一起生活了整整十年。然而,十年的恩愛雨露,竟沒有使阿嬌懷過一男半女。阿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也很著急,想盡千方百計,尋醫、吃藥、占卜、求神,一切都無濟於事。武帝劉徹便有些不耐煩了,於是,漸漸愛弛。

建元二年(前134),武帝18歲,有一天他在祓霸上行過冷水浴後,慢慢地回宮。途中路過姐姐平陽公主家,想先烤烤火,飲酒驅寒。姐姐聽說弟弟駕到,連忙備好酒、肉、火爐,還有一大群美女。武帝劉徹坐在火爐邊,喝著酒,吃著山珍海味,看著一個個的美女,隻是搖頭。平陽公主從容地笑笑,她的丈夫是平陽侯曹壽,即大丞相曹參的後代,家裏什麼沒有?平陽公主便示意,從眾多美女中隨即走出了一個絕世嬌俏的美女。美女款款而來,上前獻歌。

武帝一下子看呆了。這女子秀色可餐,肌膚如雪,歌喉清麗婉轉。武帝再也呆不住了,哪裏還顧得上吃肉喝酒!武帝一把拉著她,就近帶到更衣室,卸去衣帶,當即臨幸了她。武帝賜姐姐平陽公主千金。平陽公主便把美人妝扮一番,送進了武帝的後宮———她便是取代阿嬌陳皇後的衛子夫衛皇後。

衛子夫入宮以後,未央宮便無法平靜了,掀起了一場場的醋海狂波。皇後阿嬌、其母長公主劉嫖、劉徹的母親王太後聯合起來,一同對付衛子夫。無奈春情正盛的武帝沉迷於衛子夫的絕色,日甚一日地愛著她,終至寵冠後宮,不離左右。衛子夫一連三次懷孕,但生下的全是女兒。衛子夫有些緊張,好在皇上愛意仍濃,還有機會。果然,天從人願,衛子夫生下了一個兒子劉據,他就是後來又被武帝派兵追殺的戾太子。兒子降生以後,衛子夫在宮中的地位鞏固了,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地。

後宮是眾多的女人侍奉一個皇帝。皇後也隻是女人中的一個。皇帝移情別戀,在一個女人身上多一份情、多一份愛,那麼其他的女人就多一份苦澀、多一份寂寞,而皇後則更甚———因為她曾擁有過、享受過別的女人沒有享受的快樂,突然間幸福的天堂土崩瓦解,她如何受得了?何況是出身皇室、從小嬌生慣養、與武帝青梅竹馬、又與武帝有過十年樂悠悠生活的阿嬌陳皇後!

武帝去一次衛子夫的別宮,阿嬌的心上就被多紮了一刀。受寵的衛子夫懷一次六甲,阿嬌就要痛不欲生地死一遭。阿嬌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她睜著期待的眼睛,望穿秋水,可迎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苦不堪言的漫漫長夜。阿嬌的眼睛發紅了,眼圈發黑,臉上灰茫茫的,日漸容顏暗淡。這一切,都是因為衛子夫!

阿嬌神思恍惚。這時,宮中來了一位巫女,名叫楚服。楚服知道阿嬌皇後的苦痛,就教給她巫蠱之術,咒死衛子夫。阿嬌如獲至寶,賞了楚服,真的做了小布人,用針日夜刺紮著這個可惡的衛子夫。阿嬌行巫盅之術詛咒衛子夫,終於被邀賞的宮人告發了,而漢宮中嚴禁此術,武帝勃然大怒。武帝寵著衛子夫,又有了兒子劉據,早就想廢了陳皇後阿嬌,這一下便有了借口!於是,陳皇後阿嬌被廢,收回皇後璽綬,罷居長門宮。

長門宮地處荒僻,遠離皇宮。肝腸寸斷的廢後阿嬌每日坐在油漆剝落的宮門旁,淌著淚,咀嚼著天邊如血的夕陽。宮院的荒草黃了又綠,綠了又黃,每年都有一次生機勃勃的希望。自己呢?如何連荒草都不如?就這麼默默無聞、孤獨無聲地死去?

阿嬌不甘心,她的母親也不甘心。阿嬌記起了武帝喜歡賦,尤其喜歡司馬相如的賦。當年武帝讀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文采飛揚,激動不已,感歎傷懷,恨不能與作者生於同時。當他得知作者就是本朝人時,便欣喜若狂,立即將他召到長安,隨侍左右。武帝還多次對阿嬌提到相如,讚賞他的文采風流。

阿嬌在萋萋的荒草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又一個春日融融。她用百兩黃金聘請司馬相如,傾吐著自己失寵的哀痛。司馬相如被打動了,一枝生花妙筆,便寫下了千古絕唱的《長門賦》: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

魂喻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

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誌之慢愚兮,懷貞慤之歡心。

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

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

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

登蘭台而遙望兮,神恍恍而外淫。

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

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

飄風迥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

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相而存兮,玄猿嘯而長吟。

翡翠脅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恁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

下蘭台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

正殿瑰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

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擠玉戶以憾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

羅豐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施瑰木之櫨櫨兮,委參差以慷梁。

時仿佛以物類兮,像積石之將將。

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鹹光。

緻錯石之瓴甓兮,像玳瑁之文章。

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台之央央。

白鶴嗷以哀號兮,孤雌躊於枯楊。

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於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

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複揚。

貫曆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印。

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縱橫。

舒息悒而增欷兮,跟履起而彷徨。

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

無麵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

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茝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

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

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鬱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複明。

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這是一幅揪心撕肺的棄婦思君圖。多少個黎明,多少個黃昏,多少個輾轉反側的漫漫長夜?一個形容枯槁的女人,在冷寂的屋中苦苦徘徊。靜夜深了,月華似水。她淚水淋漓地望著明月,無法入睡。拿琴來彈奏一曲罷,可是,琴弦中流淌的盡是無窮的相思,無邊的哀怨;長夜如年,沒有盡頭!盡管窮年累月,如此苦痛,但是傷痕累累的心中,還是念著皇上,盼皇上再來!

武帝讀了這篇賦,嗟歎不已,認為這是一篇上乘好賦。但是,賦中的棄婦並沒有感動武帝,武帝沒有回心轉意。阿嬌期盼著,望穿秋水,最後自怨自艾、心灰意冷,在孤寂的薄暮中,走完了自己落寞的殘生。

衛皇後衛子夫

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位皇後是衛子夫。衛子夫出身寒微,衛子夫的母親衛媼是武帝姊丈平陽侯曹壽家的一位姬妾。衛媼秀美風流,曾與外人私通,生有一男三女。而後,在平陽侯家,又與侯府中給事鄭季相好,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大將軍衛青。

衛媼的長女衛君孺嫁給胡人公孫賀,次女衛少兒先與霍仲孺私通,生一兒子霍去病,後又與丞相陳平的曾孫詹事陳掌姘居。三女衛子夫美豔照人,作為一名歌女在平陽侯家中學習歌舞。武帝到姐姐平陽公主家飲酒,在更衣室中幸過了衛子夫後,衛子夫便被送入武帝的後宮。

後宮的美人實在太多了。衛子夫以為入宮以後,便會獨得恩寵,誰知武帝竟忘了她,而且一忘就是一年多。衛子夫在更衣室一顆被挑逗起來的芳心漸漸冷卻了,絕望了。一年以後,後宮遣散多餘的宮女,衛子夫也在遣送之列。出宮的日子終於到了,武帝作最後的鑒別。衛子夫見到了久違的武帝,麵對未卜的前程,禁不住悲從中來,掩麵而泣———她淒淒切切的樣子越發惹人憐愛。武帝看到了她,猛然記起來了,那不是更衣室的那位美人兒嗎?武帝走過來,親自拉過她,留了下來。漸漸地,她讓武帝迷戀,寵冠後宮。

武帝的雨露和恩愛,使衛子夫不久便懷孕。陳皇後阿嬌感到這是莫大的威脅,就想辦法除掉她。武帝選衛子夫的兄弟衛青入宮,在建章宮執事。陳皇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便拿衛青出氣,派人捉了衛青,囚禁起來,準備殺死,幸得衛青的好友騎郎公孫敖和幾名壯士營救,衛青才得以免於一死。

衛子夫對長公主的行為很憤慨,對寵著她的武帝哭訴她的遭遇,請求武帝賜給衛青官職。武帝召見衛青,見他英武、魁偉,便升他為建宮總管,官拜侍中。隨著武帝對衛子夫寵幸有加,離不了這位美人兒,衛子夫的一家包括兄弟姐妹就漸漸飛黃騰達、顯貴起來。衛子夫的大姐衛君孺嫁胡人太仆公孫賀。二姐衛少兒嫁陳平的曾孫詹事陳掌。衛青自侍中而大中大夫而車騎將軍,領兵一萬,擊敗匈奴,賜爵關內侯。隨後十一年間領兵出擊匈奴十次。衛青的外甥即衛少兒嫁陳掌前與霍仲孺私通的兒子霍去病跟隨衛青出征北漠,18歲領騎兵八百斬匈奴二千有餘,武帝因此封他為冠軍侯。

接著,衛青賜爵長平侯,官拜大將軍,一時間,這位曾為平陽公主家騎衛隨從的衛青尊貴無比起來。平陽公主的駙馬平陽侯曹壽有惡疾,被公主退婚。公主要在列侯中選一位高而賢能的人再嫁,問左右誰可當選,都推大將軍衛青。公主大笑說,“衛青是我家騎從,選他配我,這不是降尊了?”左右說:“差矣,如今是今非昔比了,衛青正當盛年,官拜武職最高的大將軍,又是皇後之弟。”衛皇後轉奏武帝,武帝作媒,要衛青娶姐姐平陽公主。

衛子夫接連生了三個女兒以後,於元朔元年(前128)生兒子劉據,這年武帝29歲,即位13年。母以子貴,陳皇後已廢,衛子夫便冊為皇後。過了六年,劉據冊為太子。太子愛讀書,武帝在太子宮中替太子造了一處博望苑,供太子招納文士。

衛皇後中年以後,年老色衰,武帝愛弛。武帝移情於趙夫人、李夫人。到了晚年,武帝喜怒無常,疑心猜忌,無中生有。結果,宮中大興巫蠱案,慘死無數,其中被殺的包括武帝女兒陽石公主、諸邑公主、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

巫蠱是當時盛行宮中和民間的一種巫術,說是用巫術詛咒並將木偶人埋在地下,就可以害死自己所恨的人,叫做巫蠱。武帝晚年多病,疑心左右巫蠱所致,便大興巫蠱之禍。

巫蠱禍是從丞相公孫賀開始的。公孫賀的夫人衛君孺是皇後衛子夫的長姐。他們生有一子,名敬聲。敬聲驕奢不法,私用北軍軍費近二千萬,案發後下獄治罪。公孫賀為了給兒子敬聲贖罪,主動請求追捕當時難以捉拿的陽陵大俠朱安世,武帝允準。公孫賀果然捕獲了朱安世。朱安世恨恨不已,便在獄中上書武帝,告公孫賀的兒子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並在武帝常常出入的甘泉宮路中埋放木偶人,巫詛武帝。武帝立時大怒,查究治罪。公孫賀父子慘死獄中,滅其家族。武帝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衛青子長平侯衛伉牽連被誅。

近侍江充曾得罪過太子,猜想武帝日子不多了,一旦太子即位,自己的日子定會不好過。江充便乘機密告武帝,說宮中有人欲皇上早死,在用巫蠱邪術詛咒作祟。武帝精神恍惚,一直寵信江充,任他為錦衣使者,專伺督察貴戚近臣的種種過失。江充的奏報武帝沒法不信。於是,武帝任江充為專使,查辦巫蠱。

於是,後宮掘地三尺,一旦發現木偶人,便大肆捕捉,酷刑逼供,一時間牽連甚眾,過數萬人之多。江充與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贛越發起勁,竟一直闖到皇後的中宮和太子宮。江充誣陷太子,說在太子宮中所掘木偶人最多,並且木上有字,不堪入目。太子大為恐懼,知道一切無濟於事,便問計少傅石德,一舉殺了江充。接著,太子派人假稱天子使者,進入未央宮告知皇後,調用皇後禦廄車馬和射士,打開長樂官武庫,集結宮中衛土,大事收捕江充黨羽。一時長安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