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國兩晉南北朝皇後(2 / 3)

賈南風在太子宮中曾大開殺戒,妄殺懷孕的宮人。大戟劈下,孕婦倒斃,孩子隨刃落地。武帝聽到奏報後勃然大怒,令修金墉城,準備廢掉太子妃,將她囚禁。賈家得訊以後,又驚又恐,請荀勖、馮紞等求助充華趙粲。趙粲正得武帝的恩寵,便相機進奏武帝:“賈妃年少,妒是婦人之情耳,長自當差,願陛下察之。”接著,楊珧也來求情,說賈公閭對晉室有功,難道陛下忘了麼?荀勖也進言相救。武帝這才沒有廢掉太子妃。賈南風遂隨著司馬衷即位,立為皇後,武帝的小楊皇後為皇太後,楊駿以太傅大都督總理軍政。自此,賈氏與楊氏開始爭權。

楊太後比賈皇後還要小兩歲,賈氏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楊駿掌握著實權,事事對賈後多有裁抑,賈後最恨他,也主要是用心對付他。賈後以族兄賈模、舅父郭彰為謀主,設計殺死了楊駿,並隨之廢掉太後。

賈皇後利用心腹宦官董猛,通過朝臣中郎孟觀、李肇了知楊駿的活動。賈後先召汝南王司馬亮入朝討楊。司馬亮不聽,賈後又召楚王司馬瑋,派李肇遊說,獲得成功,楚王入朝。賈後讓惠帝寫詔書,稱楊駿謀反,將楊廢退,並命楚王會同東安公繇逮捕楊駿。楊駿截獲了大變的密報,左右勸他當機立斷,火燒宮城雲龍門,擁太子入宮靖難,廢掉賈後。楊駿猶豫不決。結果,楊駿被殺,楊太後囚禁,楊家的一應文書全部燒毀,隨後,楊太後被廢為庶人,囚禁金墉城,其母龐氏被斬。楊太後最後也被活活地餓死,死時才34歲。

楊氏被除以後,賈後以楚王司馬瑋掌握兵權,委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瓘共同輔政。幾個月後,司馬亮、衛瓘被殺。接著,賈後命太子少傅張華解除司馬瑋的兵權,將他逮捕下獄,並以“假傳聖旨,謀害大臣”罪斬首。自此以後,賈後大權在握了,倚族兄賈模、侄兒賈謐、太監董猛為心腹。

賈皇後大權獨攬,對於政治卻有些章法。賈模任散騎常侍,王戎為右仆射,張華為侍中、中書監。史書上說:

“華盡忠帝室,彌縫遺闕。後雖凶險,猶知敬重。與模(賈模)、頠(裴頠)同心輔政。故數年之間,雖暗主在上,而朝野安靜。”

賈皇後權位鞏固以後,便不滿足於柔弱的惠帝,開始無所顧忌,淫蕩了起來。太醫令程據是賈皇後的固定情夫,經常出入宮禁,與皇後私通。賈皇後還是不滿足,常派心腹到宮外洛陽城中,物色一應的美男子,弄進後宮。賈皇後與這些美男子淫樂,玩夠了以後便將其殺害。於是,洛陽城中開始緊張起來,所有的美男子都在薄暮以後,不敢出門。至於美男子一個個失蹤,又是去了哪裏誰也不明白,也不知道是何人幹的,隻知道有一輛輛神秘的黑箱車時而出現。

洛陽城南鬧盜賊。尉中一位小吏,白白淨淨,姿容秀美,是位極惹人喜愛的美男子。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位任小吏的美男子開始闊綽起來,身上竟穿起了貴重的衣服,而且,這些衣服是隻有宮中或巨室才有,他會不會是偷來的?人們疑惑。長官為此審問了他。

小吏便如實講了他的經曆,講得很奇特。他說,有一天,突然來了一位老太婆,說家人生了重病,法師告訴說,到城南請一個年輕的男子住幾天,借其陽剛旺火,可以驅除邪魔,病人方能康複。她還說,請一定幫忙,事後定當重謝。於是隨去。“上車下帷,納麓箱中……忽見樓闕好屋。問此是何處?雲是天上。即以香湯見浴,好衣美食將入。見一位婦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後有疵。見留數夕,共寢歡宴。臨出,贈此眾物。”

賈後的娘家就在城南。審問小吏時,恰有一位賈後的遠親站在那裏,聽小吏講了這一經過,知道了這位“眉後有疵”的婦人便是賈皇後,遠親隻得訕笑而去。長官也略明白了一些,此事就不了了之。顯然,這位小吏能僥幸出宮,是賈後念他憨厚無知,惹人憐愛,動了惻隱之心,不忍將他殺害。

馮皇後馮妙蓮

孝文帝18歲時,皇長子拓跋恂立為太子。按魏立子殺母的祖訓,太子的母親林氏當被賜死。林氏是平原人,父親金勝早年被乙渾所殺,林氏姐妹進入後宮。林氏長得很美,被孝文帝看中得幸,生拓跋恂。林氏不僅秀美動人,還很賢慧,孝文帝非常喜愛她,不願意她被賜死。孝文帝為此向馮太後求情,希望免林氏一死。

馮太後想從哥哥馮熙的女兒中選一個做皇後,因此,不想留下得寵的林氏。因為林氏一旦留下,孝文帝一定會立她為皇後。於是,馮太後堅持家法,林氏隻有一死。馮熙是太後的兄長,官居太傅。馮熙的妻子博陵長公主,是文成帝拓跋睿的姐姐。馮熙的兒子馮誕,是孝文帝的妹婿,封駙馬都尉,又是孝文帝的伴讀。林氏處死,孝文帝很傷痛。馮誕多方勸解,太後又命馮誕轉告馮熙,將女兒好好打扮,準備入宮。

馮熙心領神會,在後花園建了一座迎恩亭。亭旁池水清澈,荷花盛開。馮熙恭請太皇太後和孝文帝賞荷遊玩,馮太後答應了。馮府張燈結彩,迎候聖駕,大廳中大擺酒筵,歌舞助興。

馮熙正室是博陵長公主,替馮熙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馮誕,次子馮修,女兒馮媛。馮誕的妻子是孝文帝的妹妹樂安公主。馮熙還有側室常氏,生有兩個美麗的女兒,長女馮妙蓮,次女馮姍。博陵長公主死後,常氏主持家務,馮熙視這三個女兒為掌上明珠。

酒筵進行中,馮熙的三個女兒先後為太後、皇上敬酒。正室所生的女兒馮媛先敬,馮媛這一年13歲,按北方閨女的打扮,梳平頭,略加采飾,上身穿的是一件高領窄袖的紫綢短襖,嫻靜可愛。馮媛之後,是常氏的兩個女兒進酒。

常氏是南方人,知道太後和孝文帝喜歡南朝的文雅,也知道太後這次攜皇上赴宴的意義,特地將兩個女兒細細打扮。長女馮妙蓮時年17歲,次女馮姍16歲,兩人都是頭挽南朝貴族女子的飛雲髻,斜插細珠的鳳釵步搖,身穿粉綢衫,外置紫妙帶,加之兩人正值妙齡,窈窕風韻,身形修長,配上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因之愈加顯得楚楚動人。

兩姐妹移著蓮步,雙雙跪拜,奉上美酒。孝文帝簡直看呆了。這南朝仕女的高雅、風韻真是與眾不同,果然令人耳目一新。太後禁不住稱讚說:“一雙妞兒。”孝文帝也讚歎:“好一對姊妹花。”隨之接過酒,一飲而盡。

馮太後想立馮媛為皇後,但馮媛年歲太小,得再等幾年。因為皇上喜歡馮氏的這兩個女兒,太後便決定先把馮妙蓮、馮姍送入後宮。孝文帝很寵愛馮氏姐妹,兩人很快被封為貴人,尤其是馮妙蓮最得寵。馮妙蓮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會梳南朝發髻,而且花樣百出,漸漸獨得愛幸,寵冠後宮。

馮姍喜好文學,陶醉在夢境般的想像之中。她長得小巧玲瓏,雖然楚楚動人,但過於含蓄,不解男女風情。馮妙蓮與她截然不同,工於心謀,善察言觀色,言談舉止均有分寸,恰到好處。馮妙蓮發現孝文帝愛吃鵝掌,又特別喜愛文章、音樂,妙蓮便在這些方麵狠下功夫。她讓母親常氏挑選了四個女侍,學習歌舞技藝和絲竹音樂,自己還精研鵝掌的烹調方法,能做一手美味絕倫的鵝掌菜。

四個女侍很快就能歌善舞,精於絲竹音樂。妙蓮姐妹很要好,雅好文學的馮姍還給她們一人取了一個雅致的名字,即四香:蘭香、惠香、逸香、琴香。等一切就緒,工於心計的妙蓮就約妹妹馮姍在居處擺設酒筵,請孝文帝赴宴品嚐。孝文帝吃著美味的鵝掌,讚不絕口,又在美酒佳肴的品嚐中,欣賞著迷人的南朝絲竹,那種愉悅,簡直是無法形容。孝文帝流連忘返了。

孝文帝便問這四個舞女的歌舞是從哪裏學來的,怎麼和宮裏的不一樣。妙蓮說,是從南陽王劉昶那裏學來的。劉昶是南朝宋文帝的兒子,因劉子業即位後殘殺宗室,劉昶怕被殺,便北逃降魏,魏封他為南陽王。劉昶是在南朝的皇宮中長大的,長於南朝的音樂、飲食、犬馬。魏室的許多貴族因此很敬重他。

孝文帝又問鵝掌如此美味,是誰調弄的。妙蓮說是自己指導禦廚做的。孝文帝問四個女侍何來這樣雅致的名字。馮姍忙說,是自己想出來的。孝文帝便對這姐妹倆更是愛憐不已。妙蓮乘機請孝文帝給她們姐妹一個評價。孝文帝笑笑,細看兩姊妹各具風韻,便說馮姍是“媚而不佻,靜而不滯”,說馮妙蓮是“風韻自饒,嫵媚豔麗”。

馮氏姐妹在宮中過著幸福愉快的生活。不幸三年後,災難降臨了,馮姍懷上了龍子,但是因難產而死去;妙蓮患了絕症,咯血不止,臥床不起。眼看著兩姐妹入選皇後的希望破滅,太後也很傷感,孝文帝還依舊念著舊情,去看望妙蓮。但太後嚴禁孝文帝留宿。常氏遍找名醫,為女兒治病,但一切都是白費。

這個時候,宮中轟動了起來,說是來了一位絕世的高麗美人。美人的父親叫高揚,是北海人,落籍高麗,因高麗內亂而全家遷移龍城。高揚有三個女兒,次女年14歲,長身玉立,冰肌玉骨,堪稱絕色,美得傾國傾城,龍城太守發現以後,不敢隱瞞,覺得應獻給皇帝。於是,就專表報送朝廷,北部院使命護送京城,送呈太皇太後。馮太後見後,也是讚不絕口,就送給了孝文帝。

孝文帝有新寵,自然就疏於走動。妙蓮無限傷感,憂思日積,病勢更加加重。太後覺得這樣不好,便命妙蓮回家,在家廟中為尼,靜心修養。妙蓮於是揮淚灑別,回到家中。

馮太後死了。天性至孝的孝文帝形銷骨立,五天酌漿不入,並堅持三年服喪,禁絕灑色肉食。服喪三年以後,孝文帝恢複正常,一切遵禮行事。太尉元丕等大臣先後進奏,說中宮未建,後宮無主,請冊立皇後,孝文帝便遵馮太後生前的選擇,以馮熙的女兒馮媛為皇後,馮媛於是被迎入後宮,正位宮闈。

馮媛這一年十八歲,性情穩重,知書達禮,心胸開闊,能容其他受寵的嬪妃,後宮中一時相安無事,嬪妃們對她也極敬重。然而,劫後餘生的馮妙蓮一來,宮中就又失去平靜了,而且天翻地覆。

孝文帝一直仰慕中原文化,馮太後一死,他便可以自己作主,大展宏圖。他力排眾議,以中原周、漢、魏、晉曾定都洛陽,下令遷都,自平城遷都洛陽;又鑒於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下令禁止胡服胡音,一準中原衣著和中原正音。太和十九年(494),洛陽京城營建完成,孝文帝下令舉國南遷,後宮也一同南移。

洛陽新建的太廟也完成了。孝文帝要親到平城,迎列祖列宗神主,移祀洛陽太廟。太師馮熙此時仍居平城,臥病在床。皇後馮媛又不能離開新都,孝文帝便答應一到平城,一定去馮府看望馮熙,馮妙蓮複出的機會就這樣來了,這是惟一的一次機會,馮妙蓮極為巧妙地把握住了。

馮妙蓮因病回家以後,在家中帶發修行,調治疾病。母親常氏依舊到處訪求名醫。終於,請到了一位專治疑難雜症、藥到病除的神醫高羅漢,人稱高菩薩。高菩薩替妙蓮治病,真的藥到病除,不久,便完全康複。高菩薩正值盛年,三十來歲,生得健壯,儀容俊偉。妙蓮這一年25歲,因病治好了,心懷感激,又長期孤守空房,難耐長夜寂寞,於是,治病看病的時日,眉來眼去,病一好,兩人就熱火朝天地淫通起來。高菩薩精於醫道,善長媚術,有許多春香春藥,弄得妙蓮迷醉不已,竟至不能自拔。

孝文帝要來馮府了。痊愈的妙蓮想著回到皇宮,便暫時中止了與高菩薩的私通,全心全意地迎候聖駕。妙蓮又故伎重演,求父親將孝文帝留下,在迎恩亭大廳設盛宴款待,自己親自下廚,燒製一盤美味的鵝掌。孝文帝吃著菜,睹物思人,便親臨佛堂,前去看視她。

一切如妙蓮所料。佛堂打掃得纖塵不染,南海進貢的檀香嫋嫋升騰,配著花木清香,室內顯得幽雅素靜,如同仙境。妙蓮梳著一抹道士髻,身穿天青色長衫,腰係寶藍道士帶,素雅聖潔,儼然一位仙子。孝文帝大為震動,想不到多日不見的妙蓮,竟這般的風姿綽約,清雅脫俗,纖塵不染。於是,過不多久,妙蓮便被重新接回後宮。妙蓮長於風情,又在高菩薩那裏學了許多的媚術,很快便讓孝文帝為之心動,封左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後。妙蓮和皇後是同父異母姐妹,但她知道,比她小的皇後根本看不起她,因她不是嫡出,出身微賤,然而,妙蓮覺得自己年長,又先於皇後入宮,此時又封昭儀,並不比皇後差。這樣,每月朔望規定的嬪禦參拜皇後,妙蓮總是稱病不去。為此,皇後有些惱火。

皇後是自己的勁敵,高麗來的那位絕世美人又是一個勁敵。麵對這兩個勁敵,妙蓮便大施媚術,迷惑孝文帝。她將麝香精製的細粒放入肚臍眼中,一點兒也看不見,通體奇香,而且長期不散,稱為肌香丸。她對皇上說,自己病後,脫了一層皮,於是脫胎換骨,遍體奇香。孝文帝哪知底細,他被香氣所誘,愛欲大增,每夜快樂得不能自拔。從此以後,妙蓮又一次獨享專房,寵冠後宮。

馮妙蓮恃寵而驕,常常詆毀皇後,試圖取而代之。不久,馮妙蓮又成功了,馮媛皇後被廢為庶人,收回皇後璽綬。馮媛“貞謹有德操,遂為練行尼,後終於瑤光佛寺”。

與此同一年,太子拓跋恂15歲,因肥胖怕熱,竟趁孝文帝不在京城,想逃回平城避暑,被守卒所阻。孝文帝大為震怒,親自鞭笞,下旨廢為庶人,改立高夫人所生的拓跋恪為太子。拓跋恪13歲,馮昭儀派人在汲郡共縣將高夫人害死,自請撫養皇太子,她又一次成功。

太和二十一年(497),齊、魏軍在南陽交火,孝文帝統兵二十萬進軍新野。馮昭儀立為皇後,正位中宮。孝文帝不帶後妃南征。

馮皇後統領六宮,一切事務由她作主。孝文帝在南陽征戰一年有餘,馮皇後水性慣了,哪裏熬受得住?於是,她秘密地將以前曾與她私通的高菩薩弄到後宮,兩人又一次淫通起來。日複一日,高菩薩出入宮禁,都由皇後的心腹中常侍雙蒙負責,一切都是暗中進行。後來,有消息說,孝文帝在南陽病重。馮皇後於是無所顧忌了,公然與高菩薩淫樂起來。

孝文帝的幼妹是彭城公主。公主嫁南陽王劉昶為婦,此時寡居。馮皇後有個同母弟馮夙想娶彭城公主為妻,馮皇後奏報孝文帝,得到了孝文帝的許可,馮皇後於是命公主改嫁。公主知道馮皇後的淫亂,不願意嫁給她的小弟。馮皇後選定婚期,施壓逼嫁,因此,逼出了一段變故:

“婚有日矣。公主密與侍婢及家僮十餘人,乘輕車,冒霖雨,赴懸瓠奉謁高祖,自陳本意,因言後與菩薩亂狀。高祖聞而駭愕,未之全信而秘匿之。”高祖即孝文帝。

孝文帝見妹妹不召而來,如此進奏,當然大為駭愕,不敢完全相信。當時,孝文帝的二弟彭城王拓跋勰侍疾左右,他是公主的同母兄,也不敢相信,提醒公主不能感情用事,要據實稟報。公主就請孝文帝派人詳察。

馮皇後探知公主南奔懸瓠,去見孝文帝,知道凶多吉少,大為驚懼。她一麵讓高菩薩盡快離開皇宮,一麵每天派人到懸瓠問疾,探聽消息。孝文帝不動聲色,遣心腹秘密察訪,又照舊像沒事一樣賞賜皇後的來使。不久,孝文帝突然回到洛陽,秘密尋問小黃門蘇興壽。蘇興壽如實稟報,全部說出皇後私通的情節。孝文帝便拘拿高菩薩和雙蒙,在含溫室親審馮皇後。馮皇後還請過女巫詛咒孝文帝早死,沒想到孝文帝卻在這裏審訊自己。一切穢行具實。孝文帝很悲痛,對彭城王、北海王說:“馮家女不能複相廢逐,且使在宮中空坐,有心乃能自死,汝等勿謂吾猶有情也。”馮皇後不想自殺。孝文帝也不強迫,馮皇後仍在宮中位居皇後,眾嬪妃依舊朔望拜謁。孝文帝再次南征,太和二十三年北返,行至魯山駕崩,享年33歲。臨死時,孝文帝對彭城王拓跋勰說:“後宮久乖陰德,自絕於天。若不早為之所,恐成漢末故事。吾死之後,可賜自盡別宮,葬以後禮,庶掩馮門之大過。”孝文帝死,梓宮達魯陽,頒行遺詔。北海王拓跋洋奉宣遺旨,長秋卿白整奉上藥酒。馮皇後大呼大叫,拔腿就跑,堅決不喝。北海王強令執行,馮皇後乃“含椒而盡”,殯以後禮,諡幽皇後,葬長陵。

南國皇後

南朝先後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宋的開國皇帝是武帝劉裕。劉裕58歲時廢晉建宋,即皇帝位,在位不到三年。劉裕寵愛的女人很多,並有7個溫柔的女人替他生了7個兒子。他的正配是東莞人臧愛親,一生樸素,生會稽宣長公主,可惜劉裕沒即位時便在東城死去。劉裕即位,寵美人張氏,張氏生兒子劉義符和義興恭長公主,張氏遂在劉裕即位的永初元年拜為夫人,相當於皇後。劉義符即位為少帝,張氏尊稱皇太後,居永樂宮。

少帝劉義符力氣過人,善騎射,精於音樂。然而即位以後,他不務政事,淫樂遊玩無度,還親執鞭撲,毆打擊殺無辜,以此為樂。他還無謂地消耗資財,使國庫空虛。少帝的皇後是司馬茂英,漢內溫人,是晉恭帝的女兒,最初封海鹽公主。少帝為公子時即慕名尚之,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為皇後。

少帝荒淫無道,在位3年即被迫殺,死時僅19歲。少帝是武帝的長子,次子盧陵王劉義真已死,三子劉義隆遂被司空徐羨之奉立為帝,即宋文帝,年17歲。文帝的皇後是袁齊媯,陳郡陽夏人,左光祿大夫敬公湛的庶女。她替文帝生太子劉劭,生公主劉英娥。劉劭生下時,相貌怪異,袁氏派人馳告文帝,“此兒形貌異常,必破國亡家,不可舉”,建議殺掉。文帝沒有同意,後來,劉劭果然殺了文帝。

袁皇後出身微賤,娘家不甚富裕,文帝對皇後極為寵愛,“恩禮甚篤”。袁皇後溫柔美麗,常請皇上周濟她的家族。文帝天性節儉,每次賜賞都多不過三五萬錢、布三五十匹。後來,宮裏來了一位更加溫柔靈秀的女子,即很快被封為淑妃的潘氏,獨占恩寵。宮中盛傳潘妃“所求無不得”。袁皇後聽說後,不大相信,便讓潘氏求30萬送給袁家。第二天,果然有30萬送去。袁皇後恚恨不已,自此稱疾,不見文帝。不久,袁皇後憂憤成疾,臥床不起,病情日益加重,奄奄一息。

文帝也很鍾愛這位溫柔嫻靜的袁皇後。在皇後病重時,文帝經常去看望她,拿著她的手,痛苦地流淚,問她有什麼吩咐。袁皇後無言地看著他很久,然後“引被覆麵”。隨後,崩於顯陽殿,時年36歲。文帝很哀痛,想著她的音容笑貌,越發痛苦不已。文帝便詔文章蓋世的永嘉太守顏延之寫哀策文,寄托哀思。哀策文文辭華麗,寫得情真意切。

文帝看過哀策文,更是傷痛,便寫了8個字:“撫存悼亡,感今懷昔。”袁氏諡宣皇後,詔諡為元。袁皇後死後,還有一次驚人的靈應。《南史》、《宋書》均有記載。

“明帝所生沈美人,嚐以非罪見責,應賜死,從後昔所住徽音殿前度,此殿有五間,自後崩後常閉。美人至殿前流涕大言曰:‘今日無罪就死,先後若有靈,當知之!’殿戶應聲豁然開。職掌者遽白文帝,驚往視之。美人乃得釋。”

元喜三十年(453),太子劉劭殺死文帝,密令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殺江州刺史劉駿。劉駿是文帝的第三個兒子,時年23歲。沈慶之不想依附劉劭,反而投奔劉駿,攻伐劉劭。荊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雍州刺史臧質、司州刺史魯爽亦起兵響應。隨即攻克建康,殺死劉劭,劉駿即帝位,為孝武帝。其皇後為王憲嫄,琅邪臨沂人。

王皇後是王導的玄孫,其祖母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昌明的女兒鄱陽公主,母親是劉裕的二女兒吳興長公主劉榮男。王皇後出身高貴,先為武陵王妃,後為皇後,生廢帝劉子業,豫章主劉子尚、山陰公主劉楚玉、臨淮康哀公主劉楚佩、皇女劉楚琇、和康樂公主劉修明。廢帝即位,尊為皇太後,居永訓宮,隨之崩於含章殿,年38歲。

劉宋王朝曆時60年,經8位皇帝,宮闈混亂不堪。

因此梁沈約說:“自元嘉以降,內職稍繁,椒庭綺觀,千門萬戶,而淫妝怪飾,燮炫無窮。”唐李延壽也說,宋“愛止帷房,權無外授,戚屬餼齎,歲時不過肴漿,斯為美矣。及文帝之傾惑潘嫗,謀及婦人;大明之淪沒殷姬,並生匹嫡,其為喪敗,亦已甚矣。”

升明三年(479)四月,宋順帝劉準被迫禪位,蕭道成臨禦天下,建齊,都建康,為齊高帝。齊曆七主,凡一十四年,被梁取代。齊高帝52歲即位,在位四年,其時夫人劉智容已死,他一直沒有冊立皇後。高帝之後為武帝蕭賾,皇後是河東聞喜人裴惠昭。裴惠昭與豫章王妃庾氏是妯娌。庾氏長於女工,很得公婆的喜愛。昭後雖勤謹,卻遠遠不及。昭後性情剛嚴,竟陵王子良妃袁氏曾有過錯,她即嚴加訓斥,後為皇太子妃,三年以後死,追尊皇後。

武帝蕭賾死後,繼位的是鬱林王蕭昭業。蕭昭業的皇後是何婧英,廬江人,撫軍將軍何戢的女兒。何婧英清秀靈慧,但生性淫蕩,在做王妃時便與外人淫通。做了皇後以後,在皇宮中又與皇上的侍從楊瑉之“同寢處如伉儷”。楊瑉之還是皇上的男寵,“與帝相愛褻,故帝恣之”。

中興二年(502)三月,梁王蕭衍廢齊自立,國號梁,史稱南梁。南梁曆四主,凡五十六年而亡。

武帝蕭衍的皇後是高平金鄉人郗徽。她的祖父是曾任國子祭酒的郗紹,父親是太子舍人郗燁,母親為尋陽公主。據記載,她出生時,赤光照於室內,器物盡明。郗徽小的時候即聰明秀慧。她還善於書法,長於隸書,經史貫通。她不僅是一位博識的女才子,還對於“女紅之事,無不閑習”。郗徽溫柔靈秀,先被宋後廢帝納為皇後;齊初時安隆王緬又求婚,郗燁婉辭拒絕;建元初年,蕭衍娉娶,她與蕭衍生永興公主蕭玉姚、永世公主蕭玉婉、永康公主蕭玉嬛。

郗徽32歲就已去世。武帝蕭衍即位,追尊皇後。議諡的時候,吏部尚書兼右仆射進奏說:“表號垂名,義昭不朽。先皇後應祥月德,比載坤靈,柔範陰化,儀形自遠。侃天作合,義先造舟,而神猷夙掩,所隔升運,宜式遵景行,用昭大典。謹按諡法,忠和純備曰德,貴而好禮曰德,宜崇曰德皇後。”詔從之。

武帝之後為簡文帝蕭綱。簡文帝的皇後是王靈賓,琅邪臨沂人,祖父是南昌文憲公、太尉王儉。王皇後小時即柔明淑德,她的叔父王暕就曾說她是“吾家女師也”。蕭綱聘娶以後,生哀太子蕭大器、南郡王蕭大連、長山公主蕭妙契。太清三年死,時年四十五歲。同年蕭綱即位,追尊皇後。文帝曾詔金紫光祿大夫蕭子範為她寫哀策文。太平二年(557)十月,陳公陳霸先廢梁建陳,都建康,為南朝最後一個王朝。陳曆五主,凡三十三年,最後被隋滅亡。

陳霸先的皇後是章要兒,吳興烏程人。章氏本來姓鈕,父章景明為章氏所養,所經改姓。章皇後生時“紫光照室”。章氏小的時候就異常聰慧,長得嫻靜清秀,而且雙手很長,一副富貴相———史稱其“美容儀,手爪長五寸,色並紅白,每有期功之服,則一爪先折”。

陳霸先先娶同郡錢仲方的女兒錢氏,早死,便慕名娶章要兒,立為皇後。章皇後溫柔嫻靜,長於女紅,且“善書計,能誦《詩》及《楚辭》”。

武帝陳霸先之後為文帝陳蒨。陳蒨的皇後是吳興武康人沈妙容。文帝之後為廢帝陳伯宗。廢帝的皇後為王皇後,是金紫光祿大夫王固的女兒。廢帝僅在位三年,17歲而死,文帝的同母弟陳頊即位,為陳宣帝。宣帝的皇後是柳敬言,河東解地人。曾祖柳世隆曾為齊侍中、司空、尚書貞陽忠武公。祖父為名重梁代的秘書監柳惲。父親是駙馬都尉柳偃,母親是尚梁武帝女兒長城公主。

柳皇後九歲便能操持家務,“有若成人”。她長得很秀美,身長七尺二寸,手垂過膝。承聖二年,她生皇子陳叔寶,即為後來的陳後主。第二年,江陵陷落。宣帝陳頊遷駐關右,柳氏與叔寶留居穰城。陳頊即位,即為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