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四月下旬,國務院主管經濟工作的常務副總理在滬上召開了華東六省一市經濟工作座談會,重要研究華東地區經濟發展,省長高晉和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方國綱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通報了去年和今年一季度華東六省一市的經濟運行情況,提出了要加快華東地區經濟發展,將華東地區打造成為全國經濟發展高地的這一目標。
會議中高晉和方國綱明顯感覺到了來自兄弟省市蓬勃的發展朝氣,同時也感受到了滬、蘇、浙、皖四省市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願,而魯、閩、昌三省卻被排除在外。
魯省和閩省與昌江不一樣,魯省經濟自成體係,並不屬於長江中下遊經濟區,雖然名列華東六省一市,但是與長江中下遊經濟區聯係並不算緊密,閩省則是因為隔著台灣海峽和台灣聯係更為密切,尤其是台資大舉登陸時,一般說來都會首選閩省作為橋頭堡,所以和長江中下遊經濟區也有距離,唯獨昌江不一樣。
昌江和北邊的皖省基本上是屬於同一層次,都屬於中部內陸地區,也都屬於長江中遊區域,一北一南,很有點兒隔江相望的局麵,同時兩省在人口、土地、資源以及經濟發展程度上都比較相似,而這一次皖省在華東六省一市區域中顯然走到了前麵,同時與滬、蘇、浙、皖四省市的經濟合作度也走到了前麵,這如何不讓高晉和方國綱既感到不甘,又有些不忿,同時更多的則是壓力。
高晉和方國綱在為期三天的座談會上得到的情況就是之所以皖省能夠更快的融入到了長三角經濟區中,就是因為皖省沿江地帶經濟發展速度更快,開放程度更高,投資環境更好,更能迅速融入到長三角經濟區中去,成為長三角經濟區的有益補充和產業轉移後備區域,而昌江在這方麵顯然還做得不夠好。
這個情況讓高晉和方國綱滿嘴苦澀。
昌江這邊緊鄰長三角地區的是三個市,由南向北再往西,分別是黎陽、宜山和宋州。
黎陽的經濟發展在整個昌江省十三個市州中居於中下水平,至今黎陽境內尚無一寸高速公路,洛黎高速公路雖然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至今尚未審批立項。
宜山原本在全省經濟發展中一直居於中等偏上的水準,但是在近幾年來宜山經濟發展遲緩,增速乏力,在全省地位也是一落再落,經濟總量排位從1998年的第五位落到了2002年的第九位,甚至落在了昔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西梁之後。
宋州原本算得上是三個市中最具實力和潛力的城市,一方麵是國務院審批的較大城市,另一方麵在水陸空交通和經濟基礎上也具有極好的條件,加上前幾年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昌江省三甲之一,但是這一年多以來宋州經濟發展似乎也遭遇了高潮後的疲軟。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一季度,宋州經濟發展一直在低位運行,從今年一季度的發展來看,昆湖再度超越宋州已成定局,這也讓昌江省委省政府頗為焦急。
去年華東六省一市中昌江省雖然經濟總量不及皖省,但是在人均GDP卻是高於皖省居第二,同樣在中部六省中昌江省同樣也是高於皖省居第二,但在這一次華東六省一市經濟座談會上蘇浙滬三地居然認為皖省的經濟發展潛力和投資環境優於昌江,這讓高晉和方國綱心中不服不忿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北邊鄰居投資環境和發展增速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你不承認也不行。
這一次會議給了高晉和方國綱相當大的刺激,作為一省領導,在這種會議上受到冷落,委實讓人刻骨銘心,但是擺在麵前的現實卻又是殘酷的,改革開放這麼些年來,昌江局麵雖然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和周圍鄰居,尤其是東邊鄰居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大,甚至有點兒望塵莫及的感覺。
像浙省去年的人均GDP達到了一萬五千多,接近於昌江人均GDP的三倍,閩省人均GDP也達到了一萬一千多,兩倍多於昌江,這樣懸殊的距離要想趕上去談何容易,這不單單是引進幾個大項目那麼簡單,涉及到要讓整個經濟總量提升起來,要從全省統一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高晉和方國綱在返回昌州的飛機上兩人就談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