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無空間之中,存在著無數個相同的或者相對立的宇宙,這些宇宙與宇宙之間,所存在的部分大多都是相同的,一樣的銀河係,一樣的地球,唯一不同的就是---曆史的開始和結束。曆史的進程是不可探索的,因為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動,都會延伸出無數個新的宇宙,不同的宇宙,不同的曆史,大華帝國就存在於這樣一個獨特的宇宙之中...大華帝國的開國皇帝--華太祖江世鍾,他是一位充滿傳奇和神秘色彩的偉大帝王,他來自哪裏,無人知曉,但我們知道的是他的到來,為大漢民族的複興帶來了希望,以一千六百名家族軍士起家,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之中,南征北戰,先進的武器,超前的科技和遠大的理想,是大華帝國成立的基礎。
但除了這些,還遠遠不夠,華太祖身邊還存在著三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們就是後世與大華皇族並稱四大家族的白虎家族:尉遲天;朱雀家族:鄭蘭;玄武家族:炎智;而華太祖就代表青龍家族,他們效忠於華太祖,為華太祖提供著勇敢善戰的軍士,詳細精明的情報和經濟金錢的支援,當然華太祖的身邊還存在著眾多的優秀軍官和謀士,為華太祖征戰,為華帝國奉獻....自從李自成進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後上吊自殺,明帝國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先後建立了四個國家,分別是皇太極的清,李自成的順,張獻忠的西,還有華太祖江世鍾的華,整個明朝滅亡後,就出現了這四國鼎立的局麵,也許是上天的安排,華帝國位於南方沿海地區,物產富足,人口繁多,最重要的是航運的便捷,為將來帝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華帝國的邊境也相對比較安靜,因為大西和大順兩國正好就阻擋了建奴南下的兵鋒,也是由於建奴的進攻,迫使張獻忠,李自成與大華帝國交好,希望換得華帝國的支援,這樣華太祖順水推舟,與他們簽訂條約,以邊境單方麵駐軍為條件,為兩國提供經濟和軍備上的援助,但就是不出兵,華太祖就是希望他們三個國家絞在一起,越狠越好,這樣為帝國將來的反攻,收複統一爭取時間;當然,這些張,李二人也知道,可就是沒有辦法。
邊境的問題解決的同時,也進入了華帝國全麵發展的時期,經濟、科技、教育和軍事力量的高速發展;華太祖不僅是一名偉大的帝王,更是一名出色地科學家,改良機床,使用金屬機床;製造機械,淘汰老舊木製機械;大量製造、使用蒸汽機等,還有各樣匪夷所思的構想,這些構想很多都成為未來華帝國科技發展的基礎和方向;社會製度也發生了改變,更多福利設施豐富著民間,在華帝國境內的百姓擁有著空前的建設熱潮,工業經濟的發展更是標誌著資本主義工業時代的到來;軍隊是一個國家保命的根本,也是華太祖投入大量心血的地方,軍服是由華太祖親自主持設計,沾滿了華太祖的汗水,充滿現代特色的軍服和頭盔,使士兵更加的珍惜,一直到後世,大華帝國博物館仍展示著由華太祖親自設計、製造的第一件軍服,供後人瞻仰;而軍隊配給的標準製式武器,則由早期前膛燧發槍轉變為後鏜單發步槍,而子彈也由火藥、彈丸分離變為銅殼子彈,槍管也出現了膛線,這樣的步槍射程更遠,精度更高,並且為解決士兵近身戰,還在槍口處配有可拆卸刺刀,而且每名士兵還配有早期手榴彈,就這樣的科技已經領先了西方近百年;而在重武器方麵,華太祖最重視的就是對火炮的應用,在大華軍隊中,火炮的配比率是最高的,更新換代最快的也是火炮;在教育方麵,除了義務教育外,還出現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教育,向民眾灌輸著大漢民族至上論的極端思想,以喚起民族血性和對異族的仇恨,但這種教育觀念收到大部分儒學家的抨擊,他們仍振振有詞的說:“我們乃天朝上國,對於邊疆蠻夷應當給予仁學教化,以禮待之;不然,狗咬了你,你還要咬回去嗎?”對於這些所謂的儒學家和隻會空談誤國的酸儒書生,華太祖是這樣回答的:“狗咬了我,我當然不會咬回去,這和傻子有啥區別,不過,我會一刀宰了它,再用鍋把它煮了吃掉...”此言一出,全國漢民族至上論急速膨脹,致使在華帝國統治境內,已很少出現異族,他們不是被屠.殺,就是徹底臣服和融合入漢民族之中;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了五年,華帝國稱霸世界的腳步終於開始了,近一百萬的軍隊向著統一猛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