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上司寫的英文信中有某個單詞用錯了,把整個意思都歪曲,做秘書的可以婉轉地問上司,表示自己不明白這個句子的意思,請他指點,待他說明以後,可以問他那個單詞是否與另一個(正確的單詞)相同,此時上司應心領神會,可能會說用你提的單詞也可以,那時你便可將之更改。
其實,隻要下屬能時常記住自己的身份,便不難避免直說其非的事發生。
3、隻說你應該說的話
當上司問你任何一個問題時,在你的腦際都要很快閃過這類念頭:他提問的真正"目的"何在?然後針對他的"目的"具體地回答,不要問什麼都如實地回答。
特別是與上司閑聊時,有些人容易在上司麵前放鬆警惕而口不擇言,說出一些本來不該說、平常不敢說的話,其結果會很快反應在上司對你的認識和任用上。
4、不可貿然向上司進言
中國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韓非認為,部屬不能隨便向上司進言。他的論斷雖有些偏激,但反映了進言宜慎重這個真理。韓非列舉了進言者的一些危險,不妨參考一下:
(1)君主秘密策劃的事,不知情者貿然進言就會有危險。
(2)君主表裏不一的事,誰把這個情況說破,誰就會有危險。
(3)在進言被采納的情況下,如果進言的內容被他人得到了,進言的人就要受到泄密的懷疑。
(4)為官的經曆還不深,還沒得到君主信任時,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全顯露出來,那麼,即使謀劃成功,也不會受賞;如果謀劃失敗,反而受懷疑。
(5)揭露君主的過失,用道德理論加以指責,那是危險的。
(6)君主用他人的意見獲得成功,並把這個成功歸於自己,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就會有危險。
(7)強製君主從事超出其能力的事,會讓君主難堪,這個進言者就會有危險。
(8)如果君主談論人的品格,又別有所指,接著再談論平庸的人,並有煽動之意,幕僚們就要有所警惕。
5、不要和上司稱兄道弟
有些年輕氣盛的員工,隻為突顯、膨脹自己的角色,往往不知禮貌,動輒直呼長官名字,或者幹脆稱兄道弟,這種沒大沒小的幼稚行徑,都是辦公室裏的忌諱。
語言中不要流漏不滿情緒
一個人有時心情不愉快,講起話來不免會憤世嫉俗,講出許多過頭的話,招來很多麻煩。在日常生活中,在單位上下級關係間、同事間,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時,許多人的表現是不滿、憤怒、對抗、暴跳如雷、大罵一通。這些行為隻是把一時的激動情緒簡單地發泄了一下而已。結果呢?隻是自己白白耗費了心力,於對方並無多大的損傷,而自己受歧視的處境仍然未變,相反,受到的傷害可能會更深。
夏丹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同事們都把她當成公司的"管家",公司裏事無巨細,都要找她才行,這樣一來,夏丹每天事務繁雜,忙得團團轉,牢騷和抱怨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這天一大早,又聽她抱怨"煩死了,煩死了!"一位同事皺皺眉頭,不高興地嘀咕著: "本來心情好好的,被她一吵也煩了。"
其實,夏丹性格開朗外向,工作起來認真負責。雖說她牢騷滿腹。該做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曾怠慢。維護設備,購買辦公用品,交通訊費,買機票,訂客房……夏丹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恨不得長出八隻手來。再加上她為人熱情,中午懶得下樓吃飯的人還請她幫忙叫外賣。
剛交完電話費,財務部的小李來領膠水,夏丹不高興地說:"昨天不是剛來過嗎?怎麼就你事情多,今兒這個、明兒那個的?"抽屜開得劈裏啪啦,翻出一個膠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後東西一起領!"小李有些尷尬,又不好說什麼,忙賠笑臉:"你看你,每次找人家報銷都叫親愛的,一有點事求你,臉馬上就長了。"
大家正笑著呢,銷售部的王娜風風火火地衝進來,原來複印機卡紙了。夏丹臉上立刻晴轉多雲,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煩死了!和你說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單。"單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夏丹邊往外走邊嘟囔:"綜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麼事情都找我!"對桌的小張氣壞了:"這叫什麼話啊?我招你惹你了?"
夏丹態度雖然不好,可整個公司的正常運轉真是離不開她。雖然她把應該做的都盡心盡力做好了,可是,那些"討厭"、"煩死了"、"不是說過了嗎"……實在是讓人不舒服。特別是同辦公室的人,夏丹一叫,他們頭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麼叫情緒汙染嗎?"這是大家的一致反應。
年末的時候,公司民意選舉先進工作者,大家雖然都覺得這種活動老套可笑,暗地裏卻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獎金倒是小事,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領導們認為先進非夏丹莫屬,可一看投票結果,80多份選票,夏丹隻得6張。
有人私下說:"夏丹是不錯,就是嘴巴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