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新體製(2 / 2)

等到了夏國之後,他們頓時發現在自己分到的土地周圍,還有那麼多肥的流油的黑土地,如今自己每人都有五十畝土地,如果再賣力氣去開墾一部分,那麼隻需要一個月就可以開出來上百畝,這樣一來自己家豈不是又要多出來幾百畝地?

大量肥沃而又平坦便於灌溉的良田,這對這些新移民產生的吸引力有多大是很顯然的。

於是這些人很快就把官府的法令拋在腦後,開始拚命的去開荒,甚至還有人去私自大肆砍伐林木去賣錢,最多時甚至有上千人在違法開墾荒地,砍伐森林,結果這些人很快就被各地的國民衛隊抓獲。

甚至有一些民眾被抓時還一臉茫然,不知道官兵為什麼要抓自己,顯然他們早就把當初遷移來時,教給他們的律法拋在了腦後,或者說他們當初就沒有對這些律法放在心上,畢竟周圍還有在夏國生活了多年的鄰居在給他們說這些事情。

一開始還有很多民眾覺得無所謂,既然官府一口氣就抓了這麼數千人,加上他們的家人這可就是幾萬人的規模,根據華夏上千年法不責眾的慣例,官府肯定還是教育一番後就把大家給放了。

可是他們忽視了王澤維護律法的決心,當初為了維護律法的尊嚴,王澤甚至敢把夏國僅有的十幾個郡守中的一個給罷黜,如今為了維護律法的嚴肅,別說是數千人,哪怕是數萬人也必須依法處理。

於是當最高法院根據《山林時狩律》、《湖澤律》、《田土律》等一係列律法,宣判這數萬人的罪行後,他們絕大部分人都要判處流放,大部分是流放南洋,一部分是流放西洋,甚至還有數十人要與一些貪官一樣要被流放到三萬裏外的歸義城。

聽到這麼嚴肅的宣判後,絕大多數新國民都驚呆了,不過在聯想到當初夏國民眾對自己的再三叮囑後,他們不由得頓時慶幸自己因為剛剛來到,幹啥都是小心翼翼的,這才躲過一劫。

不過從此以後,這些新國民對夏國的律法更加敬畏起來,隻有當民眾心中拋去了‘法不責眾’這個心理,他們才能夠對法律有足夠的敬畏,隻有讓他們知道律法是保護他們權益的有力工具,他們才會更加愛護律法。

在完善這些政治體製的同時,夏國王家科學院正式在鎮海悄悄掛牌成立,它幾乎包攬了夏國目前所有科目上有貢獻的人員,其中大部分人是兵工坊的工匠出身,另外還有一部分人是農學、醫學、造船等各方麵的優秀人才。

隨著王家科學院的建立,夏國這一年新增加了二十座高等學院,當初王澤在濟州島、平陽郡等地設立的大學城培養出來大量人才,如今夏國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增加高等院校的實力。

這些高等院校幾乎分布在每一個夏國的郡,隻不過因為玄蒬郡的地理位置太過危險,人口又實在少,因此也就是隻有玄蒬郡沒有高等學院,其他各郡甚至連江州郡、遼東郡兩地也分別有一個農學院和冶金學院。

王澤建立這些高等學院,肯定不是像後世大學那樣專門培養好吃懶做的廢人,作為進入高等學院的孩子們絕對沒有那麼輕鬆,他們不僅要學習每一種理論,還必須親身實踐。

可以說這些高等學院的學生,都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好的一部分人,每一個高等學院都有相配套的工坊、工場、農場供他們實踐之用。

除了高等院校之外,基礎的技術學校當然更是王澤重視的地方,高等院校隻是代表未來,而這些技術院校卻是代表著現在,隻有現在越來越強大,才有資格去談論未來。

從濟州島開始,王澤就為培養技術工人而不斷地努力,他不僅設立了對技術工人的最低工資標準,甚至還每年都組織各行業的技術工人進行技術比賽,不過最讓技術工人上進的,還是專利法的頒布。

有了這樣的法律後,這些工人發明出來的任何一樣新技術,工坊的主人們都必須掏錢去購買,這樣在十年中迅速造就了一大批技術工人出身的富翁,他們有理想,有技術,很快就在夏國的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屬於年來夏國民眾早已經習慣了日漸增加的技術院校,這些院校的擴張並沒有太吸引夏國民眾的目光,他們的目光已經被王澤公布的公務員考試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