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突厥大軍翻越金山(阿爾泰山)接連擊敗十幾萬夏軍騎兵,達頭可汗就一直覺得自己與隋帝國聯合進攻夏國的決定太正確了,尤其是當突厥聯軍奪回了被都藍可汗丟失的突厥牙帳時,他更是如此認為。
雖然如今達頭可汗已經六七十歲高齡,已經無法親自率軍征戰,不過既然他依然是西突厥的可汗,率領大軍的統帥又是他自己的兒子處羅,那麼這個榮耀理所當然的應該歸於自己。
在達頭可汗看來,既然都藍可汗在夏軍的攻勢下將象征著突厥人榮耀的突厥牙帳丟掉,而自己派去的大軍又將這裏重新奪回來,這必然意味著日後隻有自己才是真正意義上所有突厥人的大汗。
似乎所有曾經擁有過光輝曆史的民族都對於正統名義非常看重,哪怕草原上原本應該習慣弱肉強食的突厥人也同樣看重,一個正統名義的突厥大汗正是達頭可汗渴盼的。
在處羅率領大軍奪取突厥牙帳的消息傳來後,達頭可汗就開始計劃著是不是要將自己的王帳遷到那裏,雖然突厥崛起在金山南麓,不過突厥人最光輝的時期卻是在擊敗柔然占領漠北以後的事情。
這時達頭可汗心裏還是有些猶豫,如今雖然突厥聯軍已經奪回了突厥牙帳,但夏軍依然在草原上與突厥大軍交戰,而且夏國的整體實力也遠遠超過西突厥,這時貿然遷回突厥牙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此時的達頭可汗已經老了,他已經沒有了二十年前因為羅馬帝國皇帝提比裏烏斯二世收容阿瓦爾人,因而一怒之下聯合波斯帝國大舉進攻博斯普魯斯地區的勇氣。
也失去了十多年前派大兵圍攻刻赤(克裏米亞半島附近)與攻打烏特格爾匈人的氣魄,哪怕這時西域、河中各邦國都因為西突厥聯軍連戰連捷並奪回突厥牙帳,而對西突厥格外恭順,達頭可汗依然不敢冒這個險。
在思前想後考慮許久後,達頭可汗終於決定隻要隋軍在遼東戰場取得相應的勝利,自己都必須要遷回突厥牙帳,隻有這樣才能在瓜分夏國滅亡的過程中占據更多的土地,收取更多的奴隸人口。
下了最終決定的達頭可汗每一天都在焦急地等待著從漠北傳回來的捷報,也時刻關注著大隋帝國內部的消息。
漠北突厥大軍的消息暫時還沒有傳回,但是接連從隋帝國內部突然傳來的情報卻開始讓他覺得不妙。
雖然隋帝國還企圖對外隱瞞戰報,然而猶如篩子一般的保密措施很快就讓遼東隋軍徹底失敗的消息傳遍整個隋帝國,連遠在伊利水的突厥人也很快就得知了這一連串的壞消息。
達頭可汗雖然已經年邁,但是他畢竟擁有著統兵征戰數十年的豐富經驗,他很快就意識到漠北戰局的不對勁,很有可能之前處羅的連戰連勝就是夏軍的詭計而已,甚至突厥牙帳都是故意丟給突厥大軍的。
想到這裏達頭可汗頓時出了一身冷汗,西突厥的實力遠遠不如都藍可汗,西域、河中各城邦的實力也都很弱小,為了動員出之前的那四十多萬大軍其實各個城邦基本上青壯男子已經抽調近半。
如果這多達四十多萬人的大軍全部丟在漠北,那麼自己根本無力再動員多少大軍,如今自己老巢能夠保持安穩全是靠之前那四十萬大軍的一封封捷報支撐起來的。
如果這支大軍失敗了,不管是東麵的夏國還是西南麵的波斯帝國都不會輕易放過自己這塊肥肉,甚至如今占據裏海以西伏爾加河流域的可薩人都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想到這裏達頭可汗不敢耽擱,準備立刻給正在漠北率軍的處羅葉護傳去急報,然而達頭可汗終究距離遼東太遠,還不等他給處羅葉護送去急報,漠北的戰事就已經開始了。
達頭葉護猜的確實不錯,之前西突厥聯軍對夏軍騎兵的連戰連勝隻是夏軍的驕兵之計而已,夏軍不是沒有擊敗西突厥聯軍的能力,但是這樣硬打硬拚將會給夏軍帶來很大的傷亡!
因此王澤便打算先用空間換取時間,用大草原來拖住西突厥人,尤其是突厥牙帳這麼一大塊頭骨頭,更是西突厥欲罷不能的重要誘惑,處羅葉護同樣如此。
等徹底解決了遼東的百多萬隋軍和都藍可汗最後的十幾萬突厥騎兵後,夏軍就開始集中兵力對付西突厥聯軍。
就在西突厥數十萬聯軍順利占領突厥牙帳不久,追擊隋軍未果的韓子高也沒有繼續耽擱,他率麾下二十多萬騎兵迅速越過大漠北上,在彙合燕小五、李紅魚、石海光各部後共有五十餘萬騎兵對西突厥聯軍發起了雷霆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