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間說話的時候,不要把筷子當道具,隨意亂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麵,用筷子指點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輕輕地放下,盡量不要發出響聲。

(五)調羹的使用

調羹也是中餐中常用的餐具之一,它同使用筷子一樣,也有一定的講究。

手持調羹的方式。右手持調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撐,有的人持調羹的方式是拇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食指和中指在下支撐,這是不正確的。

使用調羹,主要是喝湯,有時也可以用調羹盛裝滑溜的食物。尤其是在喝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時,不要將調羹碰碗、盤發出聲響。從外向裏舀,調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離碗、盤正麵為限,切不可使湯滴在碗、盤的外麵。

2.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有的人對此不太注意,嘴裏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這是十分粗俗的。

3.不要以口對著熱湯吹氣。有時端上桌的湯很燙,這時,應先少舀些湯嚐一嚐。如果太燙,可將湯倒入碗裏用調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湯稍許降溫時,再一口一口地喝。

4.不要將湯碗直接就口。當湯碗朝左的湯要喝盡時,應用左手端碗,將湯碗稍微側轉,再以右手持調羹舀湯。不要將湯碗端起來一飲而盡,這樣做不符合餐桌禮儀的要求。

(六)搛菜禮儀

一道菜上桌後,通常須等主人或長者動手後再去取食。若需使用公筷或公用調羹的菜,應先用公筷將菜肴夾到自己的碟盤中,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慢慢食用。

夾菜時,要等到菜轉到自己麵前時再動筷,不可搶在鄰座前麵。夾菜一次不宜過多,不要剛夾一樣菜放於盤中,緊跟著又夾另一道菜;也不要把夾起的菜放回菜盤中,又伸筷夾另一道菜。夾菜偶然掉下一些在桌上,切不可將其放回菜盤內。遇鄰座夾菜要避讓,謹防筷子打架。若同桌有外賓,對他不要反複勸菜,也不要為其夾菜,因為外賓一般沒有這個習慣。

(七)吃麵條的禮節

中華麵馳名中外,對世界之麵食文化亦有深遠影響。吃麵或條狀的麵食也有一定的講究。吃麵或條狀的麵食,最方便的方式是用筷子,但動作要輕,防止麵帶著湯亂濺。吃細長的麵條時,假如你是堅持”正統“吃法的人,就會用筷子卷繞麵條,不宜太多,約隻卷四五條。卷繞時要慢,讓所有的麵條堅固地卷繞在筷子上,然後就可以將它送人嘴巴。

第一次嚐試這種吃麵方式時,可能會有很多麵條從筷子上滑下,卷繞時也可能會溜失不少麵條。有時即使是個中高手也難免會失誤,而必須費勁將滑溜而出的麵條吸入口中,因而發出嘶嘶的響聲。不過,任何事情都一樣,熟能生巧。

(八)祝酒的技巧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推舉出來提議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緊張的。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說出你的感受。祝酒辭不用太長。如果你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叫起來致祝酒辭,你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擺脫困境,如”向主致意,上帝保佑你。“或”向出色的朋友和偉大的老板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現得更有風度,更有口才,你就會想增加一些回憶、讚美,以及相關的故事或笑話。然而,祝酒辭應當與場合相吻合。幽默感極少會顯得不合時宜,但是在婚禮上的祝酒辭應該側重於情感方麵,向退休員工表達敬意的祝酒辭則應當側重於懷舊,諸如此類。

在餐會上,致祝酒辭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優先權。如果無人祝酒,客人則可以提議向主人祝酒。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個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個祝酒。

在儀式場合,通常會有一位酒司儀,如果沒有,組委會主席,會在就餐結束,開始發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辭。在不太正式的場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檳酒上來之後,就提議祝酒。祝酒者並沒必要把酒杯裏的酒喝幹。每次喝一小口即可。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各種酒精飲料,甚至敬酒時也是如此。當酒傳遞過來時,你當然可以謝絕,在祝酒時舉起裝著蘇達水的高腳杯。過去,除非是酒精飲料,否則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種飲料都可以用來祝酒。無論如何,你應該站起來,加入到這項活動之中,至少不應該極端失禮地坐在座位上。

(九)勸人飲酒的方式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得有失麵子。勸人飲酒一般有下列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麵,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就是要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

酒席開始,主人通常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個時候,客人與主人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相互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自己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此人有特殊的關係。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感情淺,舔一舔。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十)拒酒的禮儀

拒絕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種方法:

1.主動要一些非酒類的飲料,並說明自己不飲酒的原因。

2.讓對方在自己麵前的杯子裏稍許斟一些酒,然後輕輕以手推開酒瓶。按照禮節,杯子裏的酒是可以不喝的。

3.當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裏斟酒時,用手輕輕敲擊酒杯的邊緣,這種做法的含義就是“我不喝酒,謝謝。”當主人或朋友們向自己熱情地敬酒時,不要東躲西藏,更不要把酒杯翻過來,或將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

(十一)敬茶的禮儀

茶葉的原產地在中國。我國的茶葉產量,堪稱世界之最。飲茶在我國,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並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

日本有茶道,其實它起源於中國。茶藝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中國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種,有嚴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後,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溫壺。先將開水衝入空壺,使壺體溫熱。然後將水倒入“茶船”(一種紫砂茶盤)。

裝茶。用茶匙向空壺中裝入茶葉,通常裝大半壺。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淆。倒水、續水粗看似乎是比較簡單的,但卻是體現對賓客文明禮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倒水、續水有其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規範。

服務員為賓客倒水、續水時,須先敲門,經同意後才能進入客房、會客室或會議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須向把手一邊,左手帶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續水,應用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後,側身把水倒入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