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勞倫茲的其他著作(1 / 1)

《狗的家世》胡小兵譯,中國和平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在這部著作中,勞倫茲追溯遠古的石器時代人與狗的關係,並從自己的養狗經驗出發,告訴讀者怎樣處理自己與狗的關係,怎樣理解狗的行為背後的複雜心態。勞倫茲認為,狗應當是人類的夥伴而不是隨意戲耍的對象,人們應該更多地注意狗的內在品質的培養而不是外貌和品種。在最後一章“狗的假期”中,勞倫茲向讀者們講述了他和鬆獅狗蘇希一起在多瑙河畔漫遊,共度多瑙河的經曆,讓讀者們體會到他和蘇希一起度過的幸福時光。

《雁語者》楊玉齡譯,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雁語者》是勞倫茲所著的最後一部科普著作,他對雁鵝所做的研究是他全部動物行為學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成績最顯著的。在這部著作裏,勞倫茲講述了許多關於雁鵝的有趣故事,使人們了解到,鳥類其實遠比人們想象的要複雜許多。它們求偶、打鬥、養育子女、表達感情的各種行為,連人類有時也自歎不如。像《所羅門王的指環——與鳥獸蟲魚的親密對話》一樣,勞倫茲是用科學日誌的方式記錄下雁鵝的日常生活,即便沒有基礎知識的一般讀者讀起來也不覺晦澀無趣。

《攻擊的秘密》王守珍譯,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這部著作記錄了勞倫茲經過多年觀察到的動物的攻擊行為的故事,從海中魚類的攻擊行為出發,進而延伸到對人類攻擊行為的深思。以達爾文進化論為理論基礎,從動物的本能入手,討論人類的道德、社會形態以及人性自身。勞倫茲認為人和動物一樣有著四種基本本能——饑餓、繁殖、恐懼和攻擊,著作的最後,勞倫茲希望,人類能用其他有趣的讀物

《昆蟲記》[法]法布爾著,王光譯,作家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昆蟲記》是法布爾的一部傳世佳作,是喜歡動物、研究動物的人的必讀書目。它集法布爾一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為一體,將昆蟲的世界展現給人們。小小昆蟲的生活,竟然被法布爾寫了十卷大部頭著作來描寫,又被譯為50多種語言出版發行,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這部著作不僅體現了法布爾對自然生命的好奇與尊重,更是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不僅記述了法布爾對各種昆蟲的的生活和為生活所做出的鬥爭,也表現出了法布爾驚人的文學、昆蟲學造詣和科學、人文精神。《昆蟲記》共有十冊,每冊包含若幹章,每章都詳細、深入描繪了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包括蜘蛛、蜜蜂、蟬等。法布爾被人稱為“昆蟲詩人”,而《昆蟲記》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喜愛昆蟲、研究動物、尊重生命。

《黑猩猩在召喚》[英]珍妮·古道爾著,張鋒譯,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英國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在世界上有極高的聲譽,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她在20多歲的時候就去非洲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過了38年的野外生活。這本著作是珍妮·古道爾於1971年寫作出版的,可以說是她的成名之作。她向世人介紹了黑猩猩不為人知的許多秘密,發現黑猩猩與人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黑猩猩的研究對於人類有著重大的意義,這部著作則首次填補了人類對自己親屬的認識空白,同時也能讓讀者思考人類在成為現代人之前的那段最初的艱難過程。

《野獸之美》[美]納塔莉·安吉爾著,李斯譯,時事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這部著作是美國《紐約時報》科普專欄作家納塔莉·安吉爾的代表作,在美國長時間暢銷不衰。她把創造性和無窮探索的精神與機智幽默的文風結合起來,對大自然和生命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的思索,對人類最新科學成就進行了妙趣橫生的評述。《野獸之美》一書配合著世界野外攝影作品大賽300幅獲獎作品一同出版,在閱讀納塔莉·安吉爾講述各種動物的生活和情感故事的同時,還能直觀地了解到生命的魅力所在,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義。

《行為學導論》[德]克勞斯·伊梅爾曼著,馬祖禮譯,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這部書是我國最早翻譯的幾部行為學研究著作之一,它係統而全麵地講述了行為學各領域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內容豐富、論述簡明而圖文並茂,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既可作為行為學教科書,也可作為普通的科普讀物來讀。在筆者介紹動物行為學基礎知識一章中,有關動物行為學的許多概念和研究方法,可以在這部書中得到更清楚和係統的解答,推薦對動物行為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