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西北明珠青海湖(2 / 3)

也許人們會問,鳥島上這麼多鳥,它們以什麼為食,才能生存呢?大自然對此早就作出了安排。在鳥島西側,有一條布哈河,河岸上,湖水邊生長著豐美的水草,是斑頭雁等素食鳥類的可口食物。每到五六月份,湖中的湟魚來到布哈河人湖口處產卵,當小魚卵化出來後,數量極多,為食魚鳥類送來豐盛的美餐。青海湖中豐富的食物養育著鳥島上的鳥兒們,鳥島無愧為鳥的天堂。

在我們偉大祖國的母親河一黃河的源頭,有兩個秀麗的湖泊,一個是紮陵湖,一個是鄂陵湖。它們像兩個姐妹一樣,相依相伴在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距黃河源頭的瑪多縣40多千米。黃河水從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大山中走來後,經星宿海和瑪曲河(孔雀河)注人紮陵湖。紮陵湖輪廓略呈菱形,猶如一隻美麗的大貝殼。湖區麵積約5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9米。這裏的海拔高度約3300多米,比青海湖還高出1000多米,高原湖泊的景色更加瑰麗。明淨如洗的藍天飄著朵朵白雲;豔麗的陽光照在湖麵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湖岸上,碧綠的草地裏羊群悠閑地吃著草,好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彩畫。

黃河水在紮陵湖中遊曆了一番後,穿過一條峽後,流人鄂陵湖中。鄂陵湖位於紮陵湖東,形狀像一個長軸為南北向的寶葫蘆。湖的麵積為62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7.6米,它與紮陵湖一樣,水波瀲灩,風光無限。

過去,在人們對這兩個湖泊還了解不多的時候,曾經流傳著關於鄂陵湖怪的傳說:

那時,常常有人在湖岸上看到遠遠的湖麵上有一個奇怪的東西。它有時像一個黑色的大箱子,在湖麵上緩緩地來回移動;有時又像一個粗大的柱子,時隱時現地漂浮在湖心。人們都說那是一隻湖怪。

後來,有人駕船實地來到“怪物”出沒的地方,才發現原來這個怪物是個湖心島。小島高出水麵隻有5~10米,麵積隻有7790平方米。島上荒無人煙,也沒有野獸出沒,隻有無數的鳥類棲息在島上。人們所看到的“湖怪”,實際上就是鳥類活動造成的。這些鳥兒每當夏秋季節便在這鳥的世界裏歡快地活動,時而群飛天際,時而沿島盤旋,遮天蓋地。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怪物在變形和移動。每當春夏之交的繁殖季節,鳥蛋布滿全島,平均每平方米就有十五六個。

紮陵湖和鄂陵湖中的水產資源十分豐富,過去由於藏民敬魚為神,不捉不吃,魚類得以自然繁殖和生長,所以數量極多,而且從不怕人。由於這兩個湖地處西北高原,湖水年平均溫度較低,魚生長的速度極慢,但魚的味道卻十分鮮美。據分析,僅紮陵湖中的魚類就有3萬噸以上。

紮陵湖和鄂陵湖就像兩姐妹一樣親密地伴生在高原上。黃河把兩個湖泊串起來,像扁擔兩頭的一對籮筐。兩湖形成於1億多年前的地殼下降作用,屬於構造湖盆。在形成初期,麵積要比現在大得多。後來,由於青藏高原的抬升,湖盤隨之上升,在高原的幹燥氣候影響下,湖水減少,湖盆開始分化,出現湖灣窪地和自然堤。據湖泊專家的調查表明,紮陵湖和鄂陵湖周圍共有70多個小湖泊,這些小湖隨周圍的山體逐漸升高,後來湖中冰雪消融後,成為紮、鄂二湖的主要補給水源。兩個湖的泄水通道則是著名的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