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王小瞧點點頭,不過,馬上他又有問題了,“我怎麼做好事呀?”
棉花開老師又好氣又好笑,告訴他隻要是幫助別人的事都是好事。
王小瞧這樣理解老師的話:幫別人做別人的事而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做好事。
放學以後,王大喬開車來接王小瞧回家,王小瞧想從爸爸開始做好事:“爸爸,我幫你開車吧。”
“等你長大以後吧,你還這麼小不能開車,個子不夠大,也沒有駕照,還不會開。”王大喬覺得王小瞧開始懂得幫助他了,心情很好。
這樣的好事做不了。王小瞧往窗外看,車子所經過的街道上有好多人,他們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的事情,如果去幫助他們的話,做好事的機會遍地都是。王小瞧高興極了,原來做好事一點兒都不難哪。
王大喬把車子開到小區門口就把王小瞧放下來,讓他自己回家。薑美芽已經在家裏了,他還有別的事要去辦。
王小瞧看到小區的門衛在守門,給進出的車輛檢查和發放出入的通行牌子,就想去幫忙。他在門口的一個門衛身邊站著,學著他的樣子緊緊注意出入的車輛和人。門衛去詢問出入小區人員的情況,要人家登記來訪時間、人數、事因時,王小瞧也湊過去重複門衛的問話。
“你是……”來訪人覺得奇怪,指著王小瞧,拿眼看門衛。
“小區的小孩兒,鬧著玩的。”門衛說。
門衛揮揮手讓王小瞧趕緊回家,別在這裏玩。王小瞧說他不是玩,是想幫助他們做好事,門衛笑著把他趕走了,讓他到別處玩去。
王小瞧悶悶不樂地往家裏走,鄰居張奶奶提著菜回來,看到王小瞧嘟著嘴巴走,就問他怎麼不高興了,王小瞧把想做好事沒做成的事對張奶奶說了,張奶奶聽了笑得很開心,拍拍他的腦袋說:“想做好事還不容易?奶奶給你機會。”
張奶奶把菜籃子往王小瞧的手裏一放,讓他幫著提菜送回她家。王小瞧拎著菜籃高高興興地送到張奶奶家門口。張奶奶家的人全都走出來誇王小瞧是個好孩子,還對他說了很多個謝謝。
王小瞧的心情好極了,笑著回到家馬上就寫作文。
才十分鍾他就把作文寫好了,然後從書房奔出來看電視。媽媽問他怎麼寫得那麼快,王小瞧大聲說:“早就在肚子裏打好腹稿了,一氣嗬成。”
“喲,我的王小瞧這麼有才華呀!”媽媽高興得不得了,給王小瞧做了好多好吃的菜。王小瞧吃得好飽好飽。
第二天,王小瞧到了教室就最先把作文交給科代表夏米米。夏米米把收到的作文交到棉花開老師那裏。
棉花開老師打開王小瞧的作文本一看,隻有一句話:今天傍晚我幫張奶奶提菜回她家。
加上作文標題“一件好事”這四個字,一共才十八個字。
“王小瞧,這也算是作文嗎?”棉花開老師把王小瞧叫到辦公室讓他看他自己的作文,“這隻是一個句子而已。”
“那要寫多少個字才是作文呢?”王小瞧問。
棉花開老師才想起來,她沒有強調過要寫多少個字。
“現在,最少也要寫三四百字嘛。到中學以後就要求寫到七八百字了。以後記住了。”棉花開老師沒有多說什麼,把他打發走了。
“我敢說,這是我所看到過的最短的作文。”
棉花開老師拿著王小瞧這篇絕對經典的作文看了看,搖頭苦笑。
麻酷辣評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父母的嬌寵之下成長的,是溫室裏的花。因為過著非常舒服的生活,他們從小就不知道憂愁與困難。有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們製造一些困難,讓他們從困難中體會艱辛,學到有付出才有回報的道理,這樣,對他們未來在社會上立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