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舉攻蘭州,糧匱引還。
秉常集河南諸監軍司兵,克日齊駐葫蘆河,遊騎直至河外。宣慶使李憲知必大舉,益增守備。秉常果以步騎八十萬圍蘭州,督眾急攻。矢如雨雹,雲梯革洞,百道並進,十晝夜不能克,軍中糧盡,乃解圍。兵既退,城下得屍幾五萬。
二月,集兵練家流,以爭葫蘆河。
國人訛傳中國欲城葫蘆河,秉常發河南、北人馬十分之九,期集練家流爭之。因不見漢兵,謀掠諸路。中國邊吏以聞,神宗以延素有瑕隙,恐首攖兵鋒,令經略司厚備以待。
河西塔坦國攻甘州。
塔坦,西蕃別種,與回鶻東境相鄰。乾德初,嚐入貢中國,後以道遠隔絕。其俗獷悍,喜戰鬥,輕死嗜利,與夏國世仇。嚐以兵侵掠北境,俘奪人民,鬻之契丹。時聞夏國與中朝構兵,驅其眾抄掠右廂監軍司所。熙河經略司以聞,神宗命右班殿直皇甫旦持詔諭西蕃,使結其兵,共圖夏國。旦至青唐,羌酋鬼章留之塚山寺,不得達。
按:此塔坦與夏構難之始。
複遣使乞蘭、會二州。涇原將姚麟帥師破堪哥平諸族。
秉常自蘭州挫銳之後,國中叛者日眾,因遣使乞還二州壤土。涇原副總管姚麟言:”夏人囚其主,王師是征。今秉常不廢,雖為順命,而二州則不可與。願戒將帥,飭邊備,示進討,以絕其望。“神宗命麟督諸將入堪哥平討破諸族,夏兵從葫蘆河援之不及。
三月,以兵掠安豐寨。
焚民居,殺掠甚眾。
夏四月,犯安遠寨,統軍葉悖麻等敗死。
涇原經略使盧秉遣將彭孫等襲破葫蘆河族帳。秉常怒,使都統軍葉悖麻、副統軍咩訛埋率眾圍安遠寨。守將呂真、米ど拒戰,悖麻、訛埋兵敗被殺。二人嚐主永樂之役者,知延州劉昌祚圖形以獻。是役也,人馬數萬喪失殆盡,士氣大沮。
按:永樂之役,中國喪失數十萬,二人之罪可勝誅哉!書”敗死“,賤之也。
六月,寇德順軍,殺巡檢使王友。
初,蔡延慶知渭州,疆吏入西界攘羊馬者,得輒戮之境上,告夏國曰:”兩境不相侵則相安,故戮以示戒。汝境若有,亦當爾也。“夏人悅服,由是不犯渭州。已,延慶去,縱兵二萬由第十七堡入德順軍蹂塔嶺岔,與友戰,殺之。
附:《神宗禦集》:”八月,秉常使首領至青唐,欲假西蕃文字入漢議和。阿裏骨令首領齎董氈蕃字表同入熙河。“考李氏《長編》雲:”此事不知後竟如何?“又汪藻《青唐錄》:”此時阿裏骨未與夏通,何以有熙河議和事?“
秋九月,圍定西城。
夏國原川子路,距定西及會州之安西、平西諸城僅百裏,可朝發夕至。秉常遣兵入熙河界,圍定西城,燒毀龕穀族帳。第五副將秦貴與內殿崇班韋萬引兵拒之,乃卻。
冬十月,監軍仁多丁寇涇原,還至靜邊寨,戰死。
丁凶黠用事,常率兵於本國西南邊出入蘭州。安塞之役,皆其主謀。神宗募人生致之,不得。時引兵十萬入涇原,縱火焚草積,蕃、漢民死者甚眾。圍第十六堡,丁素殘虐,士卒不用命,久攻不下。盧秉遣姚麟、彭孫引兵趨靜邊,扼其歸路。丁兵還,見之,驚曰:”此天降也!“士卒惶懼棄主將走,
丁戰死,麟等獲其器甲以獻。
附:《宋史?神宗紀》:冬十月,夏人寇熙河。
按:九月,夏人圍定西。定西乃熙河巡屬,既為秦貴擊敗,何以十月複入熙河?據李燾《長編》:此事《新紀》書之,《舊紀》不書。且定西之役,朱本有”賞功詔“可憑,熙河則諸書無考。
十一月,複攻靜邊寨,殺守將白玉、李貴等。
秉常憤角丁之敗,遣兵複入涇原,攻靜邊寨。誘二人出戰,佯敗,入伏殺之。
十二月,西蕃兵入境。
阿裏骨遣兵掠境,獲蕃部二人,令首領齎蕃字書至熙州獻。神宗詔依蕃丁例刺配。
遣使入貢。
秉常屢入寇,邊備嚴,不得逞。大酋仁多丁等俱死,遵母梁氏命,遣使由熙河入貢,並賀正旦。
元豐八年、夏大安十一年春正月,韋州蕃官伯德內附。
率其丁口二百五十。神宗授供備庫副使、本族巡檢,賜銀、絹各三百。
附:李氏《長編》:”正月辛巳,賞皇城使呂吉等,功以熙河蘭會製置使李憲言,吉等入西界大敗夏兵,斬其將色辰岱楚等。“考吉等入界時月,《宋史?夏國傳》不書。
二月,梁乙埋死,子乙逋自為國相。
自乙埋專權,數擾邊,延經略使趙Ι遺以書言:”何苦與漢為仇,恐所得不能償所失也。能改之,中國必以禮待。“饋以錦袍、銀彩。乙埋亦因酋渠嵬名阿吳輩多反側顧望,懷內顧憂,不複自將窺塞,至是死,初,諒祚立梁後時,許乙埋世襲,子乙逋遂自立為相,獨秉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