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孩要“富養”,但不是當公主來養(1 / 3)

俗話說,女孩要“富養”。女孩是上天賜予父母的天使,她們是如此可愛和嬌弱,每位父母都想竭盡全力將她們養育成美麗而高貴的公主。但是,“富養”並不僅僅指生活上的富足,更指教育上的富足。富養女孩不是要對女孩嬌生慣養,而是給予她富足而正確的愛,給予她幸福寬鬆的成長環境,給予她更為精細的教育,開闊她的眼界,讓她的精神更加富足,人格更加獨立。

1.富貴多淑女,女孩要“富”養

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在《憑海臨風》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小時候她住在上海的外婆家,年輕的舅舅經常在領了工資後,帶她到當時上海最高級的紅房子餐廳吃西餐。當她坐在燭光前,用銀製餐具品嚐意大利濃湯時,舅舅卻不吃。家人都認為舅舅這樣會將楊瀾慣壞,而舅舅卻說:女孩子小時候就應該多見見世麵,這樣長大後麵對花花世界的誘惑才會不為所動,不然將來一塊蛋糕就能她哄走了。

“從來富貴多淑女”,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女兒就是要富養。父母應盡可能地為自己的女孩營造一個富足舒適的成長環境,從小讓她對高質量的生活耳濡目染,這樣培養出的女孩長大後才會不貪圖小利,才會氣質非凡,並更容易創造出有情調、有追求的、積極向上的生活。

在娜娜出生前,爸爸媽媽就早早地為她的成長做好了準備。爸爸特意買了一些關於家庭教育的書籍,要從這些書中找到教育女兒的最佳方法。媽媽為女兒選擇了家中最好的向陽的房間,空氣清新,陽光充沛。房間的牆壁也是一種十分好看的調和色,因為聽說這有利於女兒視力的發育。床是潔白的,床單和被子都是柔和的粉色。她還給女兒準備了又輕又軟的被子和毛毯,這樣可以讓女兒感到更舒適。

爸爸還為娜娜在牆壁上掛了幾幅名畫的複製品,甚至在桌上放了一些著名的雕塑工藝品。這些物品十分精美,都是很好的藝術品,這讓娜娜一出生就感受到了藝術的氣息。

娜娜出生後,爸爸媽媽更是特別注意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隨著女兒的慢慢長大,爸爸媽媽又開始培養她的藝術鑒賞能力,陪她讀書,讓她聽名家的樂曲,還經常帶她到一些高檔的場合,與那裏的優秀的人接觸,這些都幫助娜娜從小形成了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

以上這個事例,不知家長們是否明白了所謂“富養”女孩的內涵?那不僅是一種優越的生活環境,還是一種溫馨的、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氛圍。對於女孩的品行來說,性格的陶冶與培養,比贈予她金錢與溺愛有用得多。

“富養”,並不等於從小就給予女孩大把的金錢,為女孩提供絕對豐裕的物質生活。真正的“富養”,不是指物質上的富足,而是指精神上的富足。比如,家長從小為你的女孩創造機會,增加她的閱世能力,這樣等她自己走向社會後,便不容易被各種浮華和虛榮所迷惑。女孩將來是要嫁人的,父母必須培養她鑒別各種人與事物的目光。一個沒見過大世麵的女孩,日後在紈絝子弟的糖衣炮彈下,很可能會被花言巧語所擊敗。

而且,這樣的“富養”還會增加女孩的見識,開闊她的眼界,培養出她獨立、自信、高貴、有主見等正能量氣質。

當然,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金錢與物質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可以為你的女兒提供更為優越的成長條件和學習機會。但有一點你們必須明白,僅僅為女兒付出金錢和物質,你絕對培養不出健康、完美的正能量女孩。

2.“富養”不是嬌慣著養

女孩天生就有一種嬌弱的特質,就像是鮮花,在盛開之前,需要更多的精心嗬護;女孩也是溫柔的代名詞,是世界的調和劑。在金剛鐵骨的世界裏,如果女孩沒有一個安定的生長環境,就難以擁有柔和的心靈。

說到這裏,作為家長你可能會這樣認為:女孩天生嬌弱,既然要“富養”,自然就要嬌慣著養。於是對女兒的各種要求言聽計從,滿足她的所有條件。久而久之,女孩不僅沒有成為優雅、高貴、懂事的小淑女,反而變成了蠻橫、任性、冷漠、自私的“野蠻公主”,稍有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要大哭大鬧,撒潑耍賴。這些嬌慣出來的毛病,也會讓女孩變得“無法無天”,甚至經不起一點挫折打擊。這應該不是作為家長的你們“富養”女孩的真正目的吧!

13歲的怡然是個初中生,由於人長得漂亮,又會打扮,所以走到哪裏都引來別人一番讚賞。怡然的家庭條件也比較好,父母對她更是寵愛有加。平時上學放學,都是爸爸開車去接她。

一天,爸爸有事沒有來學校接怡然,就讓怡然的爺爺騎自行車到學校接她。爺爺在學校門口等了半天,怡然才和同學們說笑著走出來。可一看到衣著樸素,推著自行車的爺爺,怡然一下子就不高興了,先是對爺爺不理不睬,後來幹脆衝爺爺大喊道:“您怎麼穿成這樣來學校啊,讓同學們看到我好沒麵子的!”

被孫女如此對待,爺爺一連生了好幾天氣。爸爸了解情況後,便責備了怡然幾句,沒想到怡然不僅不認錯,還理直氣壯地認為家人是故意讓她丟人。

富養女孩,並不是事事嬌慣,由著她蠻橫任性,也不是對她言聽計從,有求必應。對於女孩的成長來說,過於嬌慣並非好事,很容易讓她的負能量過剩,變得滿身壞毛病,如依賴、懶惰,還可能讓她的品質出現問題,如不尊重老人、不懂得孝敬父母、不願意承擔責任等,甚至會令她成為一個生存能力很差的人。

所以,要想培養出正能量的女孩,讓你家中的女孩擁有良好的習慣、美好的品質和出眾的能力,就一定不能在教育過程中對她過於嬌生慣養。任何一個女孩,小時候都是個純潔的小天使,很多時候,父母給她灌輸哪些思想和觀念,她就會吸收哪些思想和觀念,並朝著這種思想和觀念指向的方向成長。因此,作為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自幼就應為女孩訂立一些有利於她成長的規矩。如,自己的事情盡量讓她自己完成;對人要講禮貌,遇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尊重長輩,敬愛老人,孝敬父母;等等。

隻有這樣冷靜地執行正確的富養教育,對女孩不驕不寵,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品格出色的女兒。每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都像是一株需要修剪的小樹苗,我們隻有丟掉那種嬌寵她們的心理,舍得“下剪子”,才能讓她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身上聚集的正能量也會越來越多。

3.“公主”的塑造與金錢並無多大關係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是高貴、優雅、聰明、機智的小公主,為此,有的家長就要問了:“這得花多少錢才能培養出來啊?這樣的女孩不就是用錢堆出來的嗎?隻有有錢人家的女孩,才有資格擁有這些。”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富養女孩,與有錢沒錢並沒有多大關係,有錢不一定就能將自己的女孩培養成公主,沒錢也不代表自己的女孩隻能成為灰姑娘。富養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女孩變得“富有”,但這種“富有”並非金錢、地位上的富有,而是用愛來充實她的內心,給她良好的教育,讓她擁有精神上的富足。

12歲的晶晶家境並不富裕,平時也沒錢買漂亮的衣服、更多的玩具等,為此,媽媽經常感到內疚。但是,晶晶的媽媽還是下決心要將女兒培養成一個出色的女孩,讓她具有優良的品質和氣質。

媽媽具有一定的編織手藝,所以經常親手設計製作一些衣服給晶晶穿。這些衣服雖然不高檔,也不是什麼名牌,但晶晶穿在身上很好看,也為此經常博得同學們的誇獎。晶晶也很喜歡媽媽為她“設計”的衣服,稱自己是“設計師媽媽”的模特,並為自己的“時尚而不庸俗”感到自豪。

媽媽平時對晶晶要求也很嚴格。為了增強晶晶的知識修養,媽媽還帶她到圖書館辦了一張閱讀卡,每周末都會陪晶晶去一次圖書館,在那裏閱讀。

在媽媽的嚴格教育和用心培養下,晶晶不僅樂觀自信,還成為鄰居們眼中可愛懂事的小公主。

很多家長都對“富養女孩”有誤解,認為隻要盡情地給女孩花錢,讓她穿高檔服裝,出門車接車送,去高檔的飯店吃飯,上貴族學校學習,就是富養了。這種觀點大錯特錯。這樣做的結果,隻會使你的女孩的虛榮心逐漸膨脹。即使她擁有了高貴的氣質,也隻是徒有虛表而已。一旦涉及到實質性問題,這樣的女孩最終還是會成為失敗者。

所以,塑造完美的公主與金錢的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金錢也絕不是“富養”女孩的唯一內涵。對於家長來說,“富養”女孩的關鍵,是富在家庭環境上和你們對她的教育方式上。家庭環境對女孩形成良好的習慣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們知道,一個後進生在進入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後,受到良好班風的影響,可能很快就能改掉身上的壞習慣。同樣的道理,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也可以讓女孩形成良好的品格。

作為父母,你們對她的教育自然更重要。如果你在教育女兒時寬嚴有度,該鼓勵時鼓勵,該批評時合理批評,那麼女兒也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富養”女孩的關鍵不在“金錢”上。也就是說,“富”並不隻代表金錢的充裕、物質生活的滿足,它還意味著你們要賦予女孩獨立、自信、樂觀等強大的正能量;還要賦予她理性思考的能力、判斷的能力,讓她的眼光更高遠……而這些,隻要用心,我們每個父母都能夠做得到。

4.“富養”女孩不等於隻給她糖果、布娃娃和花裙子

由於家中養的是女兒,所以我們更願意花心思去打扮她,給她買漂亮的花裙子,讓她像個美麗的小公主;也因為是女兒,我們覺得她更需要甜蜜,所以給她買各種糖果,以及造型甜美的布娃娃。

是不是富養女孩,就是要用各種各樣的女性化物品、食物及玩具來滿足她的各種需求呢?並非如此。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遠不隻這些。花裙子雖然讓她的外表看起來更美麗,卻不能幫助她獲得淵博的知識和養成良好的性格;糖果雖然能滿足她口感上的甜蜜,卻並不能帶給她心靈上的充實。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雖仍然會喜歡花裙子、糖果、布娃娃等,但卻更需要知識的積累和心靈的充實。因為隻有這些才能沉積下來,伴隨女孩的一生,成為她不斷成長、成熟的正能量。

小盈的媽媽十分注重對女兒的教育。在小盈剛剛三四歲時,媽媽就經常帶她到動植物園,教她認識各種動植物,並告訴她各種動植物的名稱、習性等。隨著女兒的漸漸長大,媽媽也開始帶她到不同的地方遊曆。

她們一起去山東曲阜遊覽孔廟、孔林,媽媽還借機給小盈講述孔子的故事,讓小盈對孔子充滿了崇敬之情。

她們還一塊到野外遊玩,讓小盈感受大自然的奧妙,認識大自然中的各種動物、植物等。

媽媽還經常帶小盈去書店、圖書館等,讓小盈閱讀各種有益於她成長的書籍。對於其中不懂的地方,媽媽也會及時給予小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