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還是截肢
才不過三個月的時間,梁總一套新的茶具就摔破了兩個杯子。而新年伊始時鎮定自若的梁總,也逐步改了口風,宣稱公司要開源節流,力保公司能夠渡過行業寒潮。
我顧不上得意自己早先的憂慮被證實是對的之類的,除了“遂事不諫,成事不說”的孔夫子聖訓外,也因為我的關注點已經轉到思考公司如何突圍解困上了。
照理來說,公司頭一次屈尊降貴,向普通員工征求意見,我這個喜歡提意見的人,應該歡喜雀躍,積極上報我的想法才對。可我冷靜旁觀了一下,這次事情是辦公室主導,不停地要求各部門提意見,到最後甚至要求每個人寫一篇關於節約的報告,實際上大多數員工都不甚其煩,尤其是研發、生產等專業部門的人。
我顧不上嘲笑這種矯枉過正的做法,我多疑的想著:領導該不會想裁人吧?大多數公司可不就是一不景氣就開始裁人嘛,隻是裁人這事情關係我切身利益。要說裁了一批遊手好閑的人倒也沒什麼,若亂裁一氣,裁誰留誰的細則不規範,我這樣沒關係、工作雖然有成績、但總給領導一中刺兒頭的感覺,就很有可能會被裁的。想到這兒,我就下定決心:我不能做出頭鳥,冒冒失失提什麼措施,萬一被上頭利用,我真是做了炮灰,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其實我並不怕被裁,反正我覺得我在公司價值被低估,出去也能找到好工作,可是我不願意被裁,我寧可自己辭職,也不願意落個被裁的名聲。
正因如此,大多數有本事的人,一旦覺得公司前途不明朗,會主動辭職走掉。畢竟現在這社會,有本事的人是不怕找不到工作的,倒是沒有真本事的人會滯留不走。所以,我覺得如果公司裁人措施不得當,隻怕到最後就會落得“沒本事的留下,有本事的走了”的局麵。若真是如此,就算扛過去了寒流,隻怕也無力再恢複過去強壯的身軀。
俗話說:國清才子貴。越是企業遇到困難,越是需要人才,隻有人才才能讓企業起死回生。我覺得,要從人下手做開源節流的工作,一定要有詳實的配套措施去甄別哪些人是閑人,哪些人是才子,要盡一切可能留住人才,將“非人才”剔除出去。
可我心底裏明白,對於一個連崗位說明書都不清不楚的H公司來說,這太難了。
我像個左手和右手下棋的人一樣在為公司盤算,心想著:也許可是嚐試先挑選一部分人去分公司了。一直以來,分公司有名無實,與其說是分公司,不如說是加工廠。辦公樓是有的,辦事人員卻沒有,很多工作都是集團這邊的工作人員飛來飛去到當地去處理,且不說工作效率的問題,就是從成本上來計算也是不劃算的。
但如果說公司對分公司的機構建設完全無作為,那也是不對的。公司在年初曾經製定了一些製度,試圖完善分公司機構建設,比如設立分公司的經理助理。可我仔細看了這些經理助理的履曆,發現他們雖然在公司工作的年份不短,但整體來說,年紀不大,管理工作經曆非常欠缺,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管理經驗,就直接派到遠離公司總部、管理製度不嚴謹的分公司去挑大梁,我真不知道領導究竟有沒有考慮過,這些人是否能夠承擔相應的工作,如何承擔,需要做哪些工作,這一係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