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起來,我需要其他部門配合,他們做的也是專業範疇內的工作,隻是公司本來就有“鞭打快牛”的管理風氣,如今本部門主要工作是那麼幾個人做,外部門需要配合的事情還隻有那麼幾個骨幹說的清楚,一年到頭,我這兒有了業績得不到表揚也就算了,終歸做的是份內之事,我隻是覺得對這些麵對我的“強悍”,還竭力配合提供資料給我的同事們很愧疚。
這些愧疚在我心底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也不是一點事情都沒有做。我想,研發中心是公司頭等重要的項目,而且組織相關部門成立了管理小組和協調小組,也得到公司高層認可,我借著高層的認可定期組織協調小組開會,還自封了“協調小組”組長,所以我本打算從研發中心的“協調小組”入手,為這些一直配合我工作的兄弟們爭取點什麼。
從管理上來說,“協調小組”成員都是各部門抽調的,雖然他們本就該做與研發中心相關的工作,可終究在各部門範疇內做工作是一盤散沙,成立“協調小組”就可以將大家的力量彙聚在一起,全麵高效完成研發中心工作,這其實就是“TemporaryTeam”的項目管理模式。
眼下,領導雖然認可了“協調小組”的存在,但並沒有從項目管理的高度上徹底認可這一小組。一年到頭,也就是我定期組織開會,然後寫個會議紀要交上去,幹的不好,領導會在會議紀要上寫個批示責成大家改進;可幹好了,也沒見領導有什麼表示,終歸這也是個臨時湊起來的小組。
為此,我還寫了方案,方案的主旨就是希望公司能將“協調小組”納入公司一年一度的“優秀團隊”評選範疇。其實我覺得公司最後是不是能評“協調小組”為優秀團隊,亦或者評上了能獎勵多少錢,都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這樣的形式,對一幫為了研發中心建設勞心勞力兄弟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和認可。若更進一步說,我心底裏還希望借此得到公司“TemporaryTeam”的項目管理模式的認可。
其實不單單是研發中心建設,我還曾想過3XX機組、5XX機組研發,也可以從研發部各科室抽調精英就重點技術開展攻關,且不說可以保證研發任務按時完成,還能杜絕那種議而不決、重複的開會的事情發生,提高工作效率。
隻是這事情需要從長計議,畢竟如果這個例子一開,隻怕公司會冒出許多個臨時小組,畢竟“TemporaryTeam”與原本的機構設置之間是什麼關係,如何規範等細節都是要考慮全麵才行的。所以,我本想著先從研發中心的“協調小組”入手,探索些經驗,再進一步推廣。
可如今我要走了,無論我原本應該做什麼,計劃將來做什麼,終究沒有時間、機會去做了,沒能為兄弟們爭取利益,還有許多壯誌未酬,這都將留作我心底裏的遺憾。
我知道兄弟們也未必會對我這個無能的“協調小組組長”有什麼指責,可一想到我苦思冥想的方案到最後交都沒交出去,更別提實現,心底就覺得憋悶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