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覺醒,隨著中小學生課外閱讀蔚然成風,描寫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文學作品在國內圖書市場悄然走紅,尤其動物小說,更成為近幾年出版界的熱門品種。無論是從國外引進的動物小說,還是國內原創的動物小說,都在書店櫃台的醒目位置占有一席之地。品種繁多,琳琅滿目,蔚為大觀。
繁榮景象背後,也出現一些亂象。有些動物小說創作的後起之秀,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吸引讀者眼球,把缺口和準星瞄準人性與獸性衝突這個靶心。人性與獸性,是人類進化必須要麵對的問題,也是社會文明進程永恒的話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寫動物小說,圍繞人性與獸性,是一種很討巧的做法,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具有無限豐富的內涵和無限廣闊的外延。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因為描寫獸性容易使作品出彩,有些作家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渲染獸性,進而賞玩獸性,給作品塗抹太濃的血腥氣和太恐怖的暴力色彩。從本質上說,兒童文學是愛的文學,是閃耀人性光輝的文學,是傳播正能量的文學。任何關於獸性的描寫,無論是人身上的獸性描寫,還是動物身上的獸性描寫,隻能是必要的襯托和對照,用獸性來襯托人性,用黑暗來對照光明。人性永遠是第一位的,光明永遠是第一位的。我讚賞很多作家圍繞人性與獸性來結構故事、創作動物小說,我自己的很多作品其實也著眼於人性與獸性這個主題,但我還是想說,在描寫人性與獸性的衝突時,可以輕微摩擦、合理衝撞,隻有注意分寸、講究適度,才能讓自己的作品立於永久不敗之地。
動物小說創作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在描寫人與動物的關係時,作者往往憤世嫉俗,咒罵人類的貪婪無恥,以動物的保護神自居,以揭露人類身上的醜陋為己任,所以很多作品,包括許多很有影響的經典動物小說,都帶有暴戾之氣,嘲諷人類、挖苦人類、鞭笞人類,把人類社會當作黑暗的地獄,把大自然、動物世界當作光明的天堂。作者看起來就像揮舞斧頭的戰將,不由分說一路砍將過去,要為可憐的動物們殺開一條血路。文風當然非常犀利,對肆意破壞環境、屠殺野生動物致使生態日益惡化的人類來說,不啻一劑警醒的猛藥。但殺鬼的戰將,自己的麵目也難免猙獰。這類作品,缺乏寧靜美,少了一點雍容華貴的大家風範。
我更欣賞東方民族的智慧,平和豁達,從容儒雅,不走極端。我更欽佩這樣的動物小說:中庸寧靜、慈悲為懷、大愛無言、大愛無疆,既關愛動物也關愛人類,既欣賞野生動物身上的自然美和野性美,也欣賞人類社會的人文美和人性美。動物很美麗,人類也美麗。對一切生靈,都投以溫柔眼光,都施以愛的撫慰,采取理解包容的態度。少一些人與動物的激烈對抗,少一些善與惡、美與醜、愛與恨的激烈對抗,少一些血淋淋的暴力場麵,因為人與動物不是水火不能相容的兩極,而理應建立相濡以沫、共生共榮的和諧生態圈。
世界原本就不應該有這麼多喧囂、殺戮和仇恨。世界原本就應該寧靜、平和,充滿愛的陽光。每一種生命,包括人類,包括美麗的野生動物,都應該有尊嚴地在我們這顆蔚藍色星球繼續生存下去。
這就需要對話。以對話代替戰爭,以和平代替殺戮,以平等代替歧視,以溫柔代替粗暴,以尊重代替仇恨。通過對話建立大自然新秩序:人與動物和諧共存。
優秀的動物小說,就是人類與動物的心靈對話。
從事動物小說創作的作家,無論中國作家還是外國作家,每一位都應該是大自然的守護者,都應該是動物福利的代言人。閱讀動物小說,應該讓人真切感受到作家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動物的尊重,應該讓人真切感受到另類生靈的美麗與靈性。這既是藝術的享受,也是精神的洗禮和靈魂的升華。從而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柔軟,讓我們的感情變得更豐富,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開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這一次,磨鐵圖書聯合新世紀出版社,隆重推出《沈石溪摯愛動物小說係列》,為青少年讀者打造了一套優質的動物小說書係,可以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一套書在手,盡覽天下優秀動物小說之精華。相信這套書投放市場後,一定能受到廣大讀者歡迎。
是為序。
沈石溪
2018年12月17日寫於上海梅隴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