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灰滿側臥在淺淺的雪坑裏,舉起身體右側那條後腿,在空中蹬了蹬,膝蓋下那截兩寸長的腳爪就像被風折斷的蘆葦穗一樣,左右晃蕩了兩下,滴下一串血粒,火燒般地疼。它絕望地長嗥了一聲。假如僅僅被臭野豬咬裂了腿骨,它還可以爬到箐溝去用尖尖的嘴吻挖幾株龍血丹的根,嚼得糜爛,和到稀泥裏,敷在傷口上,把腿重新接好。狼也有自我救治的傳統醫術。但是,現在它的腳爪不是一般性的折裂,而是徹底斷了,不僅尺骨和橈骨斷成兩截,筋脈血管也都被咬斷,隻連著薄薄一層皮囊。它明白,即使它把整個身體都埋進龍血丹的藥泥裏去,也救不了這隻腳爪了。

它凝望著日曲卡雪峰漸漸西墜的太陽,一顆狼心劇烈地顫抖著,有一種在千仞絕壁上不慎踩滑一塊石頭失足跌了下去的恐懼。

狼是以剛強和凶悍著稱的動物。日曲卡山麓的獵人都說狼是老樹根做的神經,花崗石雕刻的骨肉,以此來形容狼堅韌不拔的意誌。狼不像人那樣嬌嫩,也不像羊那樣脆弱。假如灰滿隻是斷了右後腿那截腳爪,它是不會絕望的。狼可以用三條腿走路,也可以用三條腿奔跑。狼撒尿時會蹺起一條腿來,其實就是對跛腳生活的一種演練。快速奔跑時,四條狼腿裏也總有一條閑置不用,靠三條腿運動向前,這也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措施。獅、虎、熊、豹這樣的猛獸一旦斷了一條腿,就會走路趔趄,嚴重影響狩獵的速度。在這方麵,它們比狼差得多了。

狼用三條腿行走的天賦,既非老天爺的特殊照顧,也不是造物主的慷慨恩賜,而是在嚴酷的叢林生活的壓力下進化而來的一種生存技巧。狼是凶猛的食肉獸,但和獅、虎、熊、豹相比,狼的體格就顯得太小了。羚羊、馬鹿這樣的食草動物麵對孟加拉虎或雪豹時會聞風喪膽、魂飛魄散,但遭遇到狼,特別是遭遇到離群的孤狼時,雖然也會害怕,也會驚恐不安,卻不肯放棄死裏求生的幻想,即使狼牙狼爪無情地落到身上,也困獸猶鬥。老虎咬住獵物的後頸椎,強壯的虎齶用力一擰就可以在瞬間把獵物弄得窒息昏死,而狼則要麻煩得多。狼牙雖然尖利,但狼齶不夠孔武有力,無法一下子就把獵物的頸椎擰斷,所以免不了要有一場殊死搏鬥。最終當然是狼獲勝,卻不能排除在搏殺過程中狼自己也受到某種程度傷害的可能性。被咬斷一隻腳,就是狼最常遭遇的情況。犬科動物的爪子不像貓科動物那樣有一副銳利如尖刀的趾甲,狼腳又細,窮途末路的獵物在情急之下,極有可能咬住狼腳,即使是隻啃食漿果和草莓的鬆鼠,在這種時候鼠牙也會變得鋒利起來,能活脫脫把含在嘴裏的狼腳咬下來。

在殊死的搏殺中,誰也不會口下留情的。

在人類的想象中,野生動物尤其是食肉類猛獸個個都健壯漂亮,渾身上下沒有缺陷。這是一種幼稚的誤解。叢林裏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比人類嚴酷得多,因傷致殘的比例也要比人類大得多。瞧瞧古戛納狼群就知道了,成年大公狼起碼有一半是掛過彩的。寶鼎的嘴就是被鹿蹄蹬豁了一個大口子,再也閉不緊了,什麼時候都露出白亮亮的犬牙,滴淌著透明樹脂般又黏又稠的口水,成了豁嘴狼;哈鬥和飄勺左前腿都短了一截,哈鬥的腳爪是被獵人的捕獸鐵夾夾斷的,飄勺的腳爪是被一隻憤怒的母山貓咬斷的;還有老公狼庫庫,右臉、右耳以及右邊的半塊頭皮,都被狗熊的巴掌撕掉了,露出灰白的頭蓋骨,從右側望去,簡直是一具骷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