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從事多年教育事業的尹建莉女士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她說:“不去控製孩子的身體動作,而是想辦法引導她的心;不滿足於孩子表麵上的服從,而是讓好習慣成為孩子內在的一部分——這才叫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引導的前提一定是信任,唯有信任才敢放手。

尹建莉說她在看電視上對女兒圓圓控製得比較嚴格,但她的控製並不像很多家長常說“別看電視了”之類的話,也沒給她規定每天隻能看幾個小時電視,更沒有強行關閉過電視。她的方法看起來更像“縱容”,基於信任的縱容。

比如在女兒上小學時,電視劇《還珠格格》火爆一時。本來受自己的影響,圓圓不會主動去看一個連續劇,因為聽同學說這個電視劇很好看,就回來看,一看就被裏麵的小燕子吸引住了。

《還珠格格》每晚放三集,從七點半到十點,而這個時間原本是圓圓寫作業、練二胡、讀小說的時間。按她的習慣是每天回家先寫作業,再練二胡,然後讀小說或玩耍,九點半睡覺。現在,到電視劇開播的時候,她一般剛寫完作業,等到電視劇演完,已經過了平時睡覺的時間,二胡肯定是不能練了,小說也沒時間看了。

小說暫時不看倒沒什麼,她剛學二胡不久,必須天天練。尹建莉心裏有些著急,這時很自然地想建議她每天少看一集。但想想,劇情一環扣一環,就算強行讓她少看一集,恐怕她也沒心思在那個時間拉二胡。

其實圓圓自己也著急,看電視的時候很陶醉,但看完發現沒有練二胡的時間了,也很內疚。可是她太喜歡看了,也舍不得少看一集。

尹建莉開始想辦法,她和圓圓商量,能不能回家先練二胡,練完二胡後電視劇差不多開始了,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反正小學生的作業多半都是體力活,不需要深入思考,完全可以在看電視的同時寫作業。

圓圓覺得這個方法超好,三者兼顧實在是太棒了。由於媽媽的信任,圓圓心裏沒有任何負擔,她果然把這幾件事協調得很好。電視劇開始之前先練二胡,然後在電視的片頭、片尾和插播廣告的時間抓緊寫作業。同時她在學校也盡量利用各種零散時間,見縫插針地寫作業。

後來,《還珠格格》第二部又開始播了,圓圓又開始了一個看電視的“狂歡期”。這時候尹建莉已經記不清她每天回家後具體時間是如何安排的,因為她已無須在這些事情上插手或過問,隻記得她電視劇一集不落地看了,作業該寫的都寫了,二胡也天天練,還買了和劇本配套的全部《還珠格格》的書,好像有一二十本,電視劇結束前這些書也都看完了。

多數家長肯定會擔心地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如果我這樣放開了,他就會完全管不住自己,會總是邊寫作業邊看電視,看了一部又一部,這肯定是要影響學習成績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