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一年一年又一年。
因為有了二叔公和堂妹妹的鼎力加盟,今年的春節注定要度過李延宗家裏最熱鬧的一次除夕夜了。
說句弑氣氛的話,其實李延宗心裏麵總是感覺如今的年味兒是越來越淡了。同樣是過新年,吃的喝的玩的樂的隻要是能說得出名兒來,樣樣都比過去要強。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少了一點什麼。
炮仗嚴禁了,煙花限製了,其實就算不製止也沒那個興趣放了。李延宗記得小的時候,無論有多麼的困,都要硬撐著等到除夕零晨鍾聲的響起,歡天喜地的跑到院子裏點焰火。再看看現在,一過10點就鼾聲隆隆,價格上千塊的炫爛煙花硬塞到懷裏讓他放都懶得動。
過去也沒什麼好吃的,每天就是盼啊盼,盼著年節早點兒來。過完除夕過元宵,過完端午過中秋,最後連清明節也稍帶上了。因為印象裏麵凡是帶著節啊年啊的日子不是放假就是可以大吃一頓,那個爽啊!
現在就不一樣了,雞鴨魚肉天天吃,電腦夜店隨便玩。平時的物質生活和過年沒什麼不同,不愛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竄門子拜年的了,基本上一個電話一條短信就搞定。所以在很多人的眼裏,春節早已經失去了往昔的魅力,甚至於還比不上鬼佬們的聖誕感恩節吃香,至少人家還能圖個新鮮。
綜上所述,於是乎李延宗推出一個結論:就是現在的人居安不思危,好了瘡疤忘了疼。估計要時不時的吃頓糠咽頓菜,過一過苦日子倒倒黴,才會更加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來之不易吧!而對春節的映象,不能再僅僅隻是停留在吃吃喝喝的層次上。隻有賦予她更有意義的內涵,才能夠吸引住現在忙碌而又茫然的都市人。
小年過後,本來就人頭攢動的古玩市場變得越發擁擠熱鬧,生機勃勃了。也許是年關各行各業開始放大假了,又或者是臨近春節藏友們都打算給家裏多置辦幾件東西來豐富自己的收藏,反正是這些天來市場淘換舊貨的人陡然增多了。
人多好啊!人多賺錢的機會也就多了。
這個月信用卡的還款日期到了,李延宗刷了四千多的透支額還沒有還。銀行裏的催繳人員實在太敬業了,好像是李延宗欠了他們的錢似的,一天一個電話煩不勝煩。那個說話的口氣,相較當初央求李延宗辦卡的時候,已經是有若天壤之別了。
可是再煩也沒有辦法,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嘛!跟誰鬥氣也不能跟銀行鬥氣,欠誰的錢也不能欠銀行的錢。誰讓咱小老百姓沒有人家那麼牛B呢!
牢騷歸牢騷,有意見自己內部消化。真要招來法院的傳票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李延宗還沒有找到新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現在的身份是呆在家裏啃老的失業小青年。
真是一文錢難到英雄漢啊,虎落平陽被那條狗欺。李延宗欠的錢其實不算多,要擱在以前頂多也就是他個把月的薪水而已。可是放在這囊中羞澀的困難時期,還真就能壓得人喘不上來氣。
得想個轍趕緊把這個漏洞虧空給找補回來。向家裏要,李延宗實在沒臉開那個口了;找親戚朋友借,也下不去那個手。如果能找個買家把前些天弄來的乾隆青花給勻出去,倒是個上策。還完了欠賬還能有些富餘的嚼穀。
隻不過,腦子裏閃過那天晚上在山腳破房子裏看見的一幕幕,想起那隻盤子的前任主人張大爺,李延宗的小心肝就直犯嘀咕。
那件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天了,破平房裏間看見的東西和盤子的事兒李延宗始終守口如瓶,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到現在李延宗也沒有弄明白這中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冒冒然說出去要不就沒有人相信,要不就會引起什麼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還是嘴巴嚴實一些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好了。
手裏麵有正兒八經的好東西,就不怕換不來錢。
北京的幾大舊貨市場沒有李延宗不熟悉的。常年浪蕩其中,雖然李延宗還沒有直接從事古玩生意,可是主要的賣家和藏友多多少少他都認識,和他們之間保持緊密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平常的廣泛撒網,現在到了要保證能夠把貨均出去的時候就容易得多了。
李延宗認識一個常逛潘家園的老藏友,是個來北京開公司的廣東人,圈子裏的人一般都叫他明叔。這個人是個瓷迷,對收藏古瓷器的興趣不可謂不癡迷啊。據說家裏藏放的瓶瓶罐罐都夠辦一個博物館了,隻要是他認定的物件,根本不在乎錢的多少一定會把東西收進囊中。誰讓人家有錢呢。
李延宗給他打了一個電話,約他到潘家園路的一家荼樓裏看貨。本來說好的三點鍾見麵,結果硬是讓李延宗等了一個多小時才姍姍來遲。
李延宗和那個廣東老板其實不是很熟識,第一次做生意就給李延宗擺起臭架子來了。不過李延宗倒是不在乎,隻要東西能出手就成了,誰讓錢在人家手裏攥著,人家才是大爺啊!
到了包間裏,明叔沒有做多餘的解釋,大刺刺的坐在李延宗對麵,掏出一支七匹狼聖典點上,嘴裏噴出來的酒氣熏得李延宗直犯暈。“就係雷有貨出手啊?把東西拿出來給我看看。我這個人係大家都知道的啦,隻要係貨夠讚,價錢我都唔會心疼的啦!”
李延宗臉上笑嗬嗬的,心裏卻鬱悶極了,和人家約好了談事情竟然跑去喝成這個樣子,連普通話都說不利索,真不明白他這個公司怎麼經營得下去,大把的鈔票怎麼就全攥在這種人手裏了?當然,這個想法隻能淹死在李延宗腹中,腦殼有問題的人才會直接說出來的了。
李延宗打個哈哈,“那是那是。咱北京古玩界誰不知道您明叔啊!說出來那端地是大名鼎鼎如雷慣耳,放眼這四九城玩瓷器的,可勁兒的挑,還有幾個能跟您比肩?今兒算您來著了,我這東西也就是您才有資格收它,還別跟我提錢,交個朋友,您給添幾個荼水錢就得了。”
“你唔要三斤豬頭得把嘴,光係嘴上講得厲害,東西見了才好談的先!你放寬心,唔會虧待你的啦!”
李延宗一愣,什麼三斤豬頭?跟他說話還真不是一般的費勁,丫的不是在罵我呢吧?
這個老板著急著想看貨,李延宗還倒不急了。
這做買賣談生意講究的就是個策略,你得懂得察言觀色學會研究買家的購買心理,看他是有計劃購買的習慣還是偏向於衝動性購物。前者力爭拿下,後者堅決搞定。
按理來說他常年在場麵上撕混見多識廣,有這點子覺悟應該是不在話下的,可是看現在的情況,比剛畢業的大學生卻也強不到哪裏去。要不就是扮豬吃老虎,要不就是根本沒把自己放在眼裏麵了。
等笑著跟他扯得差不多了,李延宗才把話提拉到正事上來。這激將法不能用得太過火了,免得讓他以為自己在空手套白狼呢!古玩市場的騙子太多了,要是他對李延宗提防得緊了,買賣就難做下去了。
李延宗把帶來的匣子拿到桌麵上來。這是他特意從爺爺的鋪子裏尋摸來專門裝盤子的,老榆木仿古,雕龍畫鳳很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