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效應:充沛精神能量的自我延續(1 / 1)

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網購,每次打開電商平台,在搜索、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時,網頁總會彈出許多“相關產品”。這些“相關產品”可能並不是你想買的,銷量也不是很高,但它們總是能夠成功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忍不住點進去看看……

你有沒有想過,商家為什麼沒有將這些“銷量不高”的商品下架呢?這是因為商家希望通過“長尾效應”,來讓那些“銷量不高”的商品重新賣出去。

所謂“長尾效應”,就是指主流的頭部商品往往會拖動一條長長的尾巴商品。所有人都在關注主流的頭部商品,但頭部商品後麵拖動的尾巴商品,同樣不能忽視——它所帶來的收益,可能遠超頭部商品!

2004年,美國《連線》雜誌主編克裏斯·安德森首次提出“長尾效應”。他認為,那些不熱銷的商品積少成多,會產生極高的價值,它們所產生的價值,甚至會超過那些熱銷產品。

作為網絡時代的新型理論,“長尾效應”一經提出,便迅速在經濟、管理、娛樂等領域得到了實踐與驗證,以下便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

1988年,英國登山家喬·辛普森根據自己的經曆寫了一本書叫《觸摸巔峰》,雖然書中的內容真實、驚險、刺激,但並沒有暢銷,很快便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十年後,喬·辛普森又寫了一本書《進入稀薄空氣》。這本書一推出便橫掃各大圖書網站圖書館第一名,迅速成為當時的暢銷書。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帶動作者的第一本書《觸摸巔峰》暢銷,而且越來越火,再版好幾次,連續14周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直到今天的數據顯示,《觸摸巔峰》的銷量超《進入稀薄空氣》一倍之多。

這便是“長尾效應”——《進入稀薄空氣》是主流的頭部書籍,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隻要把頭部書籍做好,尾巴可能會帶來更多、更大的收獲。

事實上,在教育中,也存在“長尾效應”。比如麵對學生的優點與缺點,老師和家長可以把優點看成“主流的頭部”,把缺點看成“長長的尾巴”。隻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優點,同時不忽略孩子的缺點,經常肯定和鼓勵孩子,就能慢慢減少孩子的缺點,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再比如有的學生偏科,某一門功課便是“主流的頭部”,而另外的功課是“長長的尾巴”。這時候,學生既要重視“主流的頭部”,加強學習自己的強勢科目,又不能忽略“長長的尾巴”——其他科目的學習,因為最後的成績肯定要包含所有的科目。除了自己擅長的科目,其他科目也要獲得高分才能取得好成績。

如果我們將“長尾效應”用在時間管理上,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顯然,每天早晨起床的那段時間是“主流的頭部”,而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是“長長的尾巴”。你必須重視每個清晨,堅持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一天中的其他時間。一天中,有一個美好的清晨自然不錯,但一天中的其他時間——上午、中午、晚上,這條“長長的尾巴”,仍舊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驚喜,為你創造更大的價值。

美好的清晨是一天的開始,也是補充上午能量的最佳時間。如果想讓清晨變為“主流的頭部”,並且帶動“長長的尾巴”,讓自己一整天都處於精力充沛的狀態,就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保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早起的前提是睡好,沒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早起便沒有意義。

哈佛學子特別重視自己的睡眠時間,他們可以少吃一點、少學習一點,但是不能少睡一點。不過,充足的睡眠不是“貪睡”,而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態,睡夠時間就行了。

當然,睡眠質量也很重要,所謂“睡得久,不如睡得好”就是這個道理。

2.清晨運動可以增強體質

有一句話叫“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能夠增強你的體質,還能改善你的精神狀態,讓你精力充沛、精神抖擻。尤其是早晨起床之後,適當地運動效果更加明顯。

在運動過程中,人體的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都會大大增加,血液循環加速,身體會分泌大量的激素,比如腎上腺素、生長激素、內啡肽等。在獲得足夠的氧氣和能量後,這時的大腦會處於興奮狀態,從而更加高效地運轉,精力自然得到提升。

3.營養均衡的早餐必不可少

從生理學角度來說,精力來自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飲食與精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英文裏有一句流行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是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早餐是每天清晨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處於生長期的年輕人更應吃早餐。早餐的選擇應該遵行“營養均衡”的原則,比如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彩虹餐”。當然,早餐也不能吃得太飽,那樣隻會讓大量血液進入消化道,從而使大腦變得疲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