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舟問:
“是不是說得非常清楚?”
魏雨繆默默點頭。劉雙舟又說:
“欺詐的構成要件包括四個方麵:一是一方需有欺詐的故意。所謂欺詐的故意,是指欺詐方明知自己的欺詐行為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的認識,希望或者放任此種結果的發生的主觀態度。二是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一般包括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兩種。三是被欺詐方因受欺詐而陷於錯誤的判斷。也就是指欺詐的行為與陷入錯誤判斷的結果之間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四是被欺詐人基於錯誤判斷而為意思表示。你在沈月娟手裏買田黃石的整個過程,就是她故意實施欺詐,而你被欺詐的過程,你想想是不是這樣?”
魏雨繆想了想說:
“我倒是考慮過起訴,但北京潘家園那個沈月娟姓名、身份證全是假的,起訴能有用嗎?”
劉雙舟說:
“那也先起訴再說!一方麵起訴,另方麵向公安局報案,兩條腿走路。”
魏雨繆同意。在劉雙舟幫助下,起訴潘家園沈月娟的訴狀僅一個時辰就寫好了。然後他們馬不停蹄就直奔區法院了。劉雙舟是區人大代表,與區法院上上下下的人都很熟,訴狀遞上去以後,馬上就進行了立案。按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法院在立案以後需在三個月之內作出第一審判決。加上有劉雙舟的關係,院方立案後立即展開了法庭調查。由於找不到沈月娟,法庭人員劉婕大姐隻得帶著魏雨繆親自跑了一趟北京潘家園派出所。因為以前魏雨繆找過這裏的警察,沈月娟的問題已經在這裏立了案了。警察曾經抽冷子換了便衣去逛潘家園,千方百計打聽沈月娟這個人,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铩羽而歸。
劉婕知道這個情況以後,也對魏雨繆攤開兩手。怎麼辦?魏雨繆不死心,說咱倆再去一趟潘家園,看看沈月娟那個攤位換了個什麼樣的人。結果兩個人就去了。一看還真換別人了,不僅換了,而且早就換了,自從魏雨繆帶著馬家駒找過沈月娟以後,她就銷聲匿跡了。現在占了她的攤位的是個滿臉絡腮胡子的河南大叔,在賣鈞瓷、汝瓷和唐三彩的贗品。魏雨繆問這位大叔:
“你接了沈月娟的攤位以後,知不知道她又去哪兒了?”
大叔像算命先生一樣仔細看看魏雨繆的麵相,然後說:
“你是找不到她的,她回山西老家了。山西地界兒那麼大,你往哪兒找去?”
魏雨繆目不轉睛地看著大叔說:
“隻要你告訴我她是哪個地區哪個縣的人,我就能找到她!”
大叔表情納悶地問:
“瞧你著急上火的樣子,是不是有事找她?”
魏雨繆說:
“我賣給她一件元青花假貨,寺院菩薩告訴我要把不義之財退給她。”
大叔一聽這話哈哈大笑,說:
“現在還有你這麼二趕子的人麼?好吧,幾時見了她,我就把你的話轉告她。多少錢啊?”
魏雨繆說:
“三百萬呢,要是小數我不就不著急了嗎?”
大叔說:
“是數不小。”
魏雨繆問:
“沈月娟究竟是哪個地區哪個縣呢?”
大叔說:
“是山西運城人,具體哪個縣就說不好了。”
魏雨繆回過頭來對劉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