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遊戲夥伴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健康成長是第一位的,所以學前教育的教師首先應該注重孩子的養育,做到保育和教育相結合,促進孩子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對於孩子而言,老師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孩子生活的照料者、遊戲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
非正規學前教育以遊戲為主,生活和遊戲是基本內容,這也矯正了傳統幼兒教育是上課,重認知教育的偏差。非正規教育中雖然也借用了“課程”這個概念,但其本質上是教師組織的大遊戲。在非正規教育活動中,遊戲的成分居多,教師的任務是將教學遊戲化,引導孩子玩耍,並在玩耍的過程中體驗生活、體驗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
2.家長的育兒夥伴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就是要破除正規教育和傳統教育觀念上的兩個弊端。一是要破除學前教育就是課程、內容上重認知、拚命給孩子灌知識教技能這種思想弊端,非正規教育樹立的新觀點是幼兒教育就應該是遊戲為主,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發展;二是要破除正規教育中隻有教師才能承擔教育責任這種認識誤導,其實家長的作用才是第一位的,教師的作用是第二位的。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家長,而不是替代家長。非正規教育的教師工作不是居高臨下的指導,而是探討式的、是家長的援助者,通過育兒這個平台引發家長一些思路,喚醒家長的小時候的曆程、育兒經驗、育兒信心,激發他們教育的願望和自信心,使他們能夠成為孩子教育的擔當者和責任人。
3.教師的學習夥伴
既然選擇了幼兒教育這項事業,我們就想把它做好,希望能夠在專業方麵有所成長。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除了注重平時的閱讀學習,以及對日常教育活動的反思,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之間結成學習的共同體。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育經曆、教育體驗和想法,大家集中起來,定期分享交流一段時間內教學、做家長工作的經驗以及遇到的困難,一起探討如何解決,這樣,教師之間的交流就是很好的學習資源,團隊內部相互激發,比外部強加培訓更具力量。
教育問題上沒有權威,隻要你用心,將其視為自己的一項事業,全情投入,樂於思考,勇於實踐,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錘煉,你一定可以成為非正規學前教育中受孩子喜歡、受家長歡迎、受同事欣賞、受社區居民稱讚的教師。
下麵,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非正規學前教育,看看我們麵對的孩子、家長和社區環境,並想想我們在活動現場能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