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田園篇(上) 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1 / 2)

妙兒隱約間聽到了禾花哄張三郎的聲音:“三少爺乖,那盤子裏的果子是撒喜床用的,吃不得!你若想吃,一會兒我到外頭取給你。”

聽了禾花的話,妙兒才明白那些果子的用處,心想大概尤氏會直接把盤裏的金錢彩果都撒到新床上,以此來借個好兆頭、祝張祖夫婦早生貴子!

沒想到尤氏端了盛了金錢彩果的盤子進來後,新娘子就被牽到了新床上,隨後尤氏竟對著她唱起了一些、專為鬧洞房編的吉祥歌謠來,唱到最後尤氏竟還舞了起來,隻見她邊舞動、邊抓了盤子裏的金錢彩果往新娘子身上撒……

一向彪悍還有些粗魯的尤氏載歌載舞,妙兒怎麼看都覺得有些奇怪,尤其是在這樣特定的情形下,尤氏的舞蹈似乎還有著一種另類的講究。於是看了尤氏的舉動後,妙兒決定以後打死都不要當人家的大嫂,跳這麼奇怪的舞蹈!

而擠在洞房裏的親朋好友聽了尤氏唱的吉祥話兒,慢慢的開始隨聲附和起來,於是洞房裏一時歡聲笑語連綿不斷,嬉笑打鬧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待尤氏撒完盤子裏的金錢彩果,那吉祥話兒也已唱了一整篇了,隨後便有喜歡挑事的人尋了些吃食來,拿著紅繩兒綁緊了,吊著讓新郎官和新娘子一起吃。新郎官和新娘子自是卯足了勁兒,想把那吊著的吃食一口給吃了,可作弄他們的人卻每每在最關鍵的時候、飛快的把那紅繩兒給往上提了去,讓新郎官和新娘子不得不當著眾人的麵嘴挨了嘴……

而新人每親一回嘴兒,新房裏圍觀的人便會發出一陣哄笑,且馬上有人壞壞的喊著:“再來一回!再來一回!”

這種整新人的法子妙兒見了一點都不感到陌生,因為前世妙兒的同學結婚,妙兒也這樣惡搞過他們。加上妙兒都親身“陪”新郎官和新娘子OOXX過了,哪會因這親嘴兒的小場麵而熱血沸騰?因此妙兒這個小奶娃可以說是整個新房裏最淡定的人了。

不過從古至今,這鬧新房習俗都是以新娘子為主要逗趣對象,故鬧洞房又稱為“鬧新娘”、“耍新娘”,宋人娶婦也有戲弄新婦之風,謂之“戲婦”。

因此既然新娘子才是主角,那眾人很快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杜月兒身上,馬上就有那唯恐天下不亂的人起哄道:“新郎官,還不趕緊把新娘子的紅蓋頭揭了,讓我們瞧瞧新娘子今兒打扮得俏不俏!”

那人話音一落,屋裏的眾人便跟著起哄、嚷嚷著要看新娘子的模樣,而妙兒聽了則倍感不解———這新郎官不是得等鬧洞房的人都散了去,才會揭開新娘子的紅蓋頭嗎?怎地眼下人都還沒散去,就要當場揭紅蓋頭了?

這時屋裏的眾人都起著哄往新床前鑽,於是抱著妙兒的劉嬸、一不留神便被擠到了後頭去,隨即馬上就有幾人擋到了妙兒的視線,讓妙兒看不到新床前的情形。

妙兒此時心裏正好奇著呢,很想看看張祖會不會真的當眾揭開杜月兒的紅蓋頭,因此見有人擋在前頭、妙兒自是不幹了,隻見妙兒當下便揪著劉嬸的頭發,揪到劉嬸下意識的往前走了幾步、擠走擋著妙兒的人,妙兒才滿意的停手。

劉嬸見狀頗感驚奇,有那麼一瞬間以為妙兒像個愛湊熱鬧的大人。不過劉嬸仔細的瞧了瞧妙兒後,很快就把這個念頭給甩到了腦後,隻當妙兒因年紀小,所以對什麼事物都感興趣,畢竟嬰孩的言行舉止本就無章可循、讓人摸不著頭腦。

而妙兒才一重新看到新床邊的情形,就見張祖已伸手接過那杆代表“稱心如意”的金秤杆兒,笑容滿麵的揭開了杜月兒頭上的紅蓋頭……

片刻之後,紅蓋頭緩緩飄落在一旁,杜月兒那張精心妝扮過的嬌顏便映入眾人的眼底,讓在場的人都下意識的倒吸了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