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巧娘的母親臨走前,隻讓巧娘到泉州城外的矮嶺村投親,並且隻給了巧娘那塊定親時的信物玉佩,還沒來得及把巧娘的夫家姓什名誰,以及家具體在矮嶺村哪個方位告訴巧娘就斷了氣,因此巧娘眼下隻知道夫家大概在哪個村,但卻不知該從哪裏尋去……
總不能讓巧娘拿著那塊玉佩,到了矮嶺村挨家挨戶的上門詢問吧?
於是巧娘把自己的身世全盤托出後,一臉期待的仰頭看著尤氏,問道:“夫人,您知道泉州城外的矮嶺村在哪裏嗎?那個村子離泉州城遠嗎?”
不等尤氏回答,妙兒就率先驚呼道:“我家就在矮嶺村!”
“真的?”
巧娘聞言雙眼一亮,隨後滿臉欣喜的說道:“那我可以先跟你們一起回去,到了矮嶺村再慢慢的尋找夫家!反正眼下我是夫人買下的婢子,在沒找到夫家前理應在夫人家裏幹活……”
妙兒本就覺得巧娘小小年紀就被賣到牙行十分可憐,眼下再一聽說她的身世,當下就對孤苦伶仃、小小年紀就要投奔夫家做童養媳的巧娘又多了幾分同情。加上妙兒對巧娘的勇氣和膽量十分佩服,因此一聽巧娘的話、妙兒就十分熱心的應道:“好啊!姐姐就先住在我們家裏陪我玩,等找到親人再搬走!”
一旁的尤氏聽了臉上有了若有所思的神色,隻見她略微思索過後突然開了口:“既然我們家四娘喜歡你,那你就先在我們家留一段時日吧!你的夫家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尋到,這件事你可以從長計議、慢慢做打算。”
巧娘其實也沒把握馬上就找到和她定親的人家,更沒把握讓未來夫家替她謝尤氏、還尤氏救她花的那些銀子。因此尤氏主動提出讓她暫且留在張家,巧娘自是求之不得、千恩萬謝的應下來了!畢竟巧娘得先有一個容身之處,再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熟悉矮嶺村,熟悉後才能想法子打聽夫家的消息……
於是出了泉州城後,小驢車便沒做停留的往矮嶺村駛去,一直到回到張家大門口才停下。而妙兒一行人才帶著巧娘這個新成員進了家門,就發現家裏已先巧娘一步、來了一個新成員,且這個新成員妙兒等人竟然還已經見過了……
在大家夥兒都感到吃驚時,嘴快的禾花當下就指著那人、吃驚的問了句:“咦,這不是我們在路上遇見的、那個拿扇子搧墳的寡婦崔氏嗎?她怎麼會到我們家來?”
沒錯,那個正端坐在張家大廳衝妙兒等人微笑的少婦,正是妙兒等人先前在進城路上遇到的寡婦崔氏……
隻是這寡婦崔氏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張家?
隻見崔氏聽了禾花的驚呼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衝尤氏等人說道:“真巧啊,我們這麼快就又見麵了,沒想到你們也是這戶人家的人。”
這崔氏主動同尤氏打招呼,尤氏自是不好失禮,因此她先禮貌的衝崔氏點了點頭,隨後才問道:“崔娘子,你怎麼會到我們家來呢?”
崔氏還沒來得及回答,耳房的簾子就被人揭開了,從裏麵走出來的王氏笑著接了尤氏的話:“大嫂,是我見崔夫人被惡毒的小叔子逼得無處可去,才做主邀她到我們家小住幾日、避避風頭……”
原來張宗和張祖死後,王氏和杜氏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直抑鬱寡歡的躲在屋裏抹眼淚,張老爺子看了覺得這不是個樣子,於是今兒便讓張耀夫婦勸了王氏和杜氏幾句,讓她們跟著尤氏去城裏逛逛散散心,別老想著那些傷心事兒,免得沒病也傷出病來。
這王氏和杜氏自是沒心情進城裏逛了,所以尤氏先前才會自個兒帶著妙兒出門。但後來臥病在床的張老爺子把王氏和杜氏喊到了床前,親自勸說了她們幾句。王氏二人身為兒媳婦兒,自是不能讓公爹替她們操心,於是後來王氏和杜氏隻能應下張老爺子的勸,兩人攜手出了門胡亂的逛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