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家有一套祖傳的上好玉佩,那套玉佩合起來是一塊大玉佩,但分開卻是四塊單獨的小玉佩,設計得十分精妙、也算是少見的稀罕物件兒。因此到了張光這一帶,因正好有四兄弟,於是張老爺子便把那四塊玉佩分別傳給了四個兒子,讓他們今後傳給嫡長子、再由嫡長子傳給嫡長孫,如此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因此張家四房媳婦兒的手上,都保管著一塊一模一樣的玉佩,這四塊玉佩從外表上看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張老爺子當年分玉佩時,特意請了位手藝了得、專門做珠寶首飾的工匠,在四塊玉佩上分別刻上了“光宗耀祖”這四個字,以此來作為區分。
而巧娘先前塞給尤氏的那塊玉佩,不但和張家的祖傳玉佩一模一樣,上頭還刻了個“耀”字,可見巧娘手上的那塊玉佩、極有可能是三房手裏那塊玉佩!
也正是因為如此,尤氏接了巧娘的玉佩後才會麵色微變,也正是這個極有可能是張家祖傳玉佩的物事,讓尤氏最終決定把巧娘買下。因此從泉州城回村子的路上,尤氏也已經率先把這件事琢磨了一遍,心裏有了個大概的答案後,她才會順著妙兒的心意讓巧娘暫且留在張家。
且先不說尤氏琢磨出了什麼答案,卻說馬氏接過尤氏手裏的玉佩細細的看過後、臉色立馬大變,因為心虛和慌張、說話也變得有些不利索:“這……這塊玉佩,大嫂是從哪兒得來的?”
“我今兒進城去了一趟牙行,想從那兒買個小丫頭回來,沒想到卻遇到一個從武夷山千裏迢迢到泉州府來尋親的小丫頭,那個小丫頭很是機靈……”
尤氏很快就把在牙行裏發生的事,以及巧娘和她說的那番話一五一十的轉述給馬氏聽,而馬氏聽到最後臉色已是一片沉重,眼底也有著十分明顯的不悅,像是巧娘的出現讓她很不高興,又像是尤氏多管閑事的把巧娘帶回來、讓她十分不悅。
而尤氏才想不管馬氏心裏是怎麼想的,身為當家的大嫂,她隻一語中的的問了尤氏一句:“三弟妹,當年我因生三郎而元氣大傷,隨後大病了一場、有段時日一直臥床不起。因此當年的事我也不是十分清楚,隻隱隱約約聽說二郎在爹的安排下、和一戶人家的小娘子定了親,具體是和哪戶人家定的親我卻不曉得……”
“因此眼下我隻問你一句———這塊玉佩當年是不是送給了二郎的未婚妻當定親信物?否則它絕不可能流落在外。”
原來張二郎早在二歲時,就在張老爺子的授意下,和張老爺子的一位老友家定了親。隻不過那位老友後來因某些緣故搬離了矮嶺村,後來聽說搬到別的地方後又遭遇了某些變故,到最後也慢慢的失去了聯係,隻聽說似乎已經家道中落、家境也大不如前了。
也就說如果巧娘說的都是實話,她給尤氏那塊玉佩、也的的確確是她母親去世前留給她的,那巧娘就很有可能是張二郎的未婚妻!
而身為張二郎的娘,自個兒的兒子有沒有定過親、馬氏自是一清二楚,且這件事是張老爺子做的主、馬氏就是想否認也否認不了!
不過這馬氏的眼睛一向都是長在頭頂上,且她生性貪錢愛占小便宜,因此給張二郎物色合適的媳婦兒時、她也隻看得上大戶人家,那些窮家小戶她一律看不上。當然,巧娘家還沒落敗前,也算是大戶人家、否則當年馬氏也不會搶著給張二郎定這門親事了。
——————————————5.28第二更奉上,大家喜歡巧娘這個小姑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