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田園篇(下) 第四十三章 收獲和回報(1 / 2)

既蝗蟲已大規模的來襲,那事情的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妙兒有沒有散布謠言也很快就得到了證實。那些曾經懷疑、質問過妙兒的人自是覺得十分愧疚、也沒臉出來見人,其餘得了妙兒的提醒、僥幸逃過一劫的人,則都把妙兒奉為活菩薩,還說今後事事都要來請教妙兒,讓妙兒覺得十分汗顏。

且先不說蝗災過後大家夥兒如何,卻說這蝗災還真是讓慘的人慘到極點,好的人則好到借著蝗災賺了個滿盆缽……

話說妙兒兄妹早早的就收割了自家那幾畝稻穀,雖然收成比頭一季少了四、五成,但因年尾這一季稻穀,大多數人或是沒料到會有蝗災、或是不願意提前收割,讓這一季閩地一帶豐收的稻穀數量大大減少,並且還有不少出糧大戶也是因蝗災而全軍覆沒,最終自家吃糧都成問題了,更別提把糧賣到米鋪去了。

而這出糧的數量一大大減少,加上蝗災才剛剛過去,大家都人心惶惶、唯恐過一段時日會買不到糧,於是都爭著湧到米鋪、買糧回家囤著!

這樣一來,糧食的價錢可以說是“蹭蹭蹭”的往上漲,讓妙兒兄妹提前收割的那些稻穀,打成糙米後賣了比頭一回高出幾倍的價錢,不但提前收割最終沒損失、還意外的賺了個滿盆缽!

這回賣糧賺的銀錢,妙兒可是賺得心驚膽跳、也頂著巨大的壓力,更是差一點就要擔上一世的罵名!因此一把那些提早收割的稻穀賣了錢,妙兒就拉著張大郎兄弟買了不少魚肉果蔬並零嘴兒回家,當著崔氏的麵痛痛快快的開了一回小灶!

且妙兒還馬上上城裏扯了幾塊布,再買了一些棉花並針線等物事,打算動手給自己和兩位兄長做幾件新棉衣———這崔氏一直推說家裏沒錢做新棉衣,大冷天還讓妙兒三兄妹穿著往年、且已經略顯得有點小的棉衣!倒是崔氏自個兒生的張五娘,每年都能有新棉衣穿、且從不揀妙兒穿過的衣裳穿。

於是一有私房錢,妙兒自然是第一時間改善自個兒兄妹三人的生活狀況,畢竟他們辛辛苦苦的賺這些銀錢,為的不就是想讓日子過得舒坦一些?不過妙兒早就把一部分銀錢偷偷的存在尤大牛那兒,打算以後攢多了給張大郎兄弟當上京趕考的盤纏。

當然,妙兒買的那些物事,對外都宣稱是尤家送過來的,不叫崔氏覺察到他們自個兒有田且賺了個滿盆缽。所幸的是崔氏眼下正忙著清點蝗災帶來的損失,以及盤算如何分配家裏有限的錢糧,一時半會兒也顧不上妙兒兄妹。

且那崔氏一見張家數十畝田地、被蝗蟲啃得顆粒無收,一分錢都沒賺到時,心裏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妙兒的勸告……

妙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奚落崔氏的好機會,每每見了崔氏總是要奚落她幾句、故意往她的痛處上戳,讓崔氏心裏明明鬱悶得快要吐血了,卻偏偏奈何不了妙兒———誰讓她當初不聽妙兒的勸告,非要一意孤行的等到十月初再收割稻穀呢?

這崔氏心裏堵著一口窩囊氣沒地方出,也不好明著拿妙兒兄妹三人出氣,於是便變著花樣克扣家裏的吃穿用度,以家裏那數十畝田一顆稻穀都沒收上來為借口,今兒故意隻煮了稀粥、切一碟子少得可憐的鹹菜給妙兒三兄妹吃;明兒索性連飯都不做了、兩手一攤說家裏已經沒米下鍋了;再到第三天時,崔氏竟然還讓妙兒三兄妹上尤家去借米、借錢!

這張光又不在家,妙兒三兄妹自然理都不理崔氏、權當她說的話是屁話,反正他們三人可以背著崔氏開小灶,崔氏就是故意苛刻口糧也餓不到他們!

而且這一回村裏的鄉親、一聽說崔氏這個後娘不給妙兒三兄妹飯吃,那些事先得了妙兒提醒躲過一劫的人家,紛紛送了各色吃食到張家來給妙兒,甚至有些老實實在的人,見妙兒他們沒飯吃,每天自家開飯時就把妙兒幾兄妹喊過去一塊兒吃,說是湊個熱鬧。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