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路途篇 第七章 離鄉上京(1 / 2)

馬氏見了果然急得起身阻攔,嘴裏更是立馬換了一副說辭:“哎喲!求學這樣的大事怎麼能隨便耽擱了去?四娘,你大哥他們想去京城求學、也是為了光宗耀祖,怎麼能輕易放棄?”

妙兒努力的忍住內心的竊喜,裝出無奈的樣子說道:“可祖父他需要我們照顧啊,我們可不能丟下祖父不管!”

“老爺子有我和你三叔照顧呢!這點你們大可不必掛心,我們一定會把老爺子照顧好,你們隻管全心全意的上京求學,”馬氏說著訕訕的笑了笑,道:“不過你們得按先前說好的,每月給我們家一袋白米和半吊錢才是,總不能讓我們三房獨自贍養老爺子吧?”

張大郎一聽這話立時喜出望外,連連答道:“那是自然的了,三嬸娘肯幫著照料祖父,我們真是感激不盡!銀錢和米糧我會請舅舅們按月送過來,三嬸娘大可放心、這些物事絕不會短了你……”

馬氏一見張大郎做出了承諾,當下就喜出望外、連連說著好話:“那就這麼說定了,你們盡管上京、家裏不用有什麼牽掛,屋子我和你三叔也會幫你們看著。”

妙兒兄妹和馬氏再說了幾句客套話,便一起到張老爺子床前坐了一會兒,服侍張老爺子用過藥後,再鄭重其事的和張耀辭別,之後回家後便開始準備上路的大小事宜。

待一切都準備妥當後,第二天妙兒、巧娘和張大郎、張三郎四人便踏上旅途,前往汴京城開始新的生活。

福建多山、沒有直接通往汴京的水路,妙兒幾人又不敢走海路,於是最終選擇了最為妥當的陸路,雇了一輛馬車一路慢悠悠的往北奔去。

這可是妙兒幾人頭一次出遠門,因此一路上妙兒和巧娘兩人像隻小鳥般、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看到什麼新鮮的物事都會興高采烈的討論好一陣子。一路上無論是經過一些名勝古跡、還是看到秀麗山水,都會纏著讀了不少遊記的張大郎兄弟講解,遇上一些妙兒也略知一二的有名景色,妙兒也會興奮的講解給巧娘聽。

這一日妙兒幾人的馬車不緊不慢的行駛在寬敞的官道上,妙兒過了前幾日的新鮮勁後覺得有些無聊,於是便趴在小木窗上打發時間,目光更是漫無目的的隨著馬車的跑到不斷往前移動,最終落在了和自家馬車並排行駛的一輛馬車上。

妙兒有些無聊,索性研究起並排而行的那輛馬車,發現那輛馬車比他們的馬車要寬敞許多,且一看就是用上好的木頭打造的!除此之外,那輛馬車四角還掛了幾個漂亮的錦囊和鈴鐺做點綴,就連車上懸著的簾子,妙兒都覺得十分好看!

於是妙兒忍不住多看了那輛大馬車幾眼,最終把目光停在了那綴著流蘇的窗簾上,而就在此時,突然刮來一陣清風、把那輛馬車窗上垂著的簾子刮了起來,讓妙兒能夠透過窗簾縫隙、清清楚楚的看到馬車內的情形,而這一看、妙兒立馬驚得張大了嘴,為馬車內的情形感到萬分震撼!

沒想到那輛漂亮的大馬車內,竟然坐著兩個錦衣玉袍的美少年,且其中一個少年正把另外一個少年壓在身下———莫非那輛馬車內的少年都好男風?

於是讓妙兒無意中看到了男男斷袖的畫麵?!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古代版的“車震門”?

那兩位少年正在馬車上做*愛做的事?

腦海裏一閃過這些不純潔的念頭,妙兒立刻迅速的放下自家馬車的窗簾,然後用手捂住了雙眼,不斷的在心裏默念“色即是空”……

一旁的巧娘見妙兒突然變得有些不對勁,很快就一臉關切的問的了句:“四娘你怎麼了?怎麼臉紅撲撲的、還用手捂住眼睛?”

“沒……沒什麼!”

為了不讓巧娘起疑、妙兒含含糊糊的答了句,並且馬上替自己尋了個借口:“剛剛突然起風,我不小心被沙子迷了眼,所以才會捂住眼睛。”

巧娘聞言不解的問道:“被沙子迷了眼不是應該用揉的才對嗎?”

“對對對,我正打算揉呢!”

妙兒說著馬上用力的揉起雙眼,並催促了巧娘一句:“你剛剛不是說困了?那就趕緊閉上眼歇息一會兒,別累壞了!”

巧娘的確是困得快睜不開眼了,於是她也沒多想,點了點頭很快就閉眼小憩。而妙兒一見巧娘開始打起盹來了,馬上就按捺不住滿心的好奇,雖然知道偷窺人家OOXX是不對的,但她最終還是忍不住悄悄的把窗簾揭開一角,偷偷摸摸的觀察不遠處那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