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場所在北宋被稱作“瓦肆”或“瓦子”,通常各大瓦子都會集聚眾多百戲雜伎藝人。瓦肆的競爭十分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遜者走人,以如此殘酷的方式刺激著百戲雜技向更高的境界發展。
妙兒才剛剛對瓦子有初步的了解、還沒選好要去看哪個戲棚看表演,徐東臨就一臉興奮的指著不遠處聚集了一群人的地方,語帶驚喜的介紹道:“我們運氣還算是不錯,正好趕上那張延叟剛剛上台說書!四娘,這張延叟說的評書你還沒聽過吧?”
見妙兒搖頭表示不曉得張延叟是哪根蔥,徐東臨馬上招呼她過去台下搶占位置:“那我們趕緊過去搶個靠前的位置,好好的聽上一段!這張延叟說的評書很受大家夥兒的喜愛,每每他一開講、這台下的人總是擠得滿滿的,我們要是去晚了就隻能遠遠的聽上幾句了!”
妙兒跟著徐東臨到了台下、找到位置站住腳細聽後,才發現那張延叟正巧在講《孟子書》。妙兒側耳仔細聽了一會兒,發現其實這《孟子書》就是講孟子的故事,從孟母三遷講起、接著再講些孟子生平事跡,沒有欣賞細胞的妙兒聽了後這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妙兒對聽評書不感興趣,也不認識張延叟這個評書界的名人,於是她很快就百無聊賴的問了徐東臨一句:“這裏除了張延叟,都還有哪些有名的伎藝人?”
徐東臨馬上如數家珍的答道:“講史類評書的有李慥、楊中立、張十一、徐明、趙世亨、賈九;講小說類評書的有王顏喜、蓋中寶、劉名廣;四娘你要是不喜歡聽這張延叟講,那我們換個就是。”
妙兒對聽評書還真沒多大興趣,於是她馬上興趣缺缺的搖了搖頭。徐東臨見了以為他先前說的類型妙兒都不喜歡,於是馬上又開口說了一串人名兒:“若是先前我說的那些你都不喜歡,那還有專門表演神鬼的孫三、最擅長說‘三國故事’的霍四究、說‘五代史’的尹常賣、以及表演叫果子的文八娘……這些名人四娘你有沒有喜歡的?”
妙兒依舊搖頭,並委婉的表示自己不喜歡評書:“除了這些有名的說故事的伎藝人,還有別的伎藝人嗎?”
徐東臨顯然經常來逛這些瓦子,隻見他隨口便又說出了一串、不同技藝表演的名人的名字來:“這裏有名的伎藝人有小唱名角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還有京城有名的嘌唱弟子張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團等。”
什麼“徐婆惜”、“封宜奴”妙兒都是聽都沒聽說過,但“李師師”這三個字妙兒卻是如雷貫耳、久聞大名———這李師師乃是古代四大名妓之一,哪個現代人不知道她的大名?
妙兒不但知道林思思的大名,還知道李師師乃是北宋十分有名、色藝雙絕的名伎,且妙兒還知道李師師可是深受當今天子、宋徽宗的喜愛,她與宋徽宗之間的故事更是成為後世佳話、被人耳口相傳。
難得有機會和曆史上有名的名妓近距離接觸,妙兒自是不能放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妙兒馬上二話不說的把徐東臨從、張延叟說評書的戲棚子裏拉了出來,然後一臉興奮的宣布道:“我要去看看那李師師,你馬上帶我去!”
徐東臨見妙兒興奮得一張俏臉紅撲撲的,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並下意識的把李師師最擅長的本事說了出來:“李師師?那李師師最擅長的便是小唱,原來四娘你喜歡聽小唱啊!”
妙兒知道徐東臨口中的“小唱”,所唱的多是些“長短句”,也就是後人口中的“宋詞”,因此她馬上連連點頭、並隨意說了句話敷衍徐東臨:“我就是喜歡聽那些詞兒,尤其是像李師師那樣的名角唱出來的詞,讓我覺得更加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