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落的話題(1 / 2)

當漢默再一次見到大家的時候,他依舊如初次見麵時一樣,保持著難得熱情和陽光一般的笑容。可是,孩子們卻不再對漢默感興趣,原因就是昨天他那些令人聽起來異常恐怖的講演。可是,漢默似乎並不知道這一點,盡管開場白再一次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可是這樣的場景也隻能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他接下來的話題給衝散了。

“同學們,你們昨天過得怎麼樣呢?”漢默想要在孩子們之間形成一種互動的氛圍。

寥寥數人對漢默的問題做了回答,更多的人選擇沉默,或者是四處張望以尋求新的參觀目標。

“好吧,看來你們還是對我昨天說的事情心有餘悸啊。”漢默顯然是料到了這一點,隻是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他知道會產生這樣的後果,昨天還是會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講出來。“但是,我作為一個博物館的講解員,有必要並且也有責任把關於這些文物的一點一滴的小事情都告訴你們。”漢默為自己的做法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哦,真是一個恪守陳規的德國人!”米琪對漢默的偏見並沒有完全消除。

漢默環視了一下,繼續說:“其實,昨天我們還遺漏了一個十分偉大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我知道,單從名字上來說,你們肯定以為這又是一件陰森恐怖的文物。這一次,我要說,你們的想法都是正確的。當然了,接下來我還會講一些關於這件文物的來源和價值,之後我們再決定要不要去看看它,好不好?”

漢默已經吸取了昨天的教訓,並沒有直接把孩子們帶到那些幹枯的木乃伊麵前。為了不嚇到孩子們,這一次他選擇了相對謹慎的做法。不過,孩子們響應的熱情似乎並不高。可漢默依舊要履行完自己的職責,所以他就直接開始講起了《亞尼的死者之書》的來曆和用途。

“《亞尼的死者之書》,是距今3200年前畫在草紙上的畫。亞尼是個真實存在的人物,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亞尼的墓中,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本書截取亞尼在死者之國接受生前善行和惡性審判的一段,為整卷畫作中最精彩的部分。同時,它還堪稱為古埃及美術中至於極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觀的明白表現。所謂《死者之書》,即記載死者為獲永生所必經的各種磨煉、審判、所需的咒文以及到最後獲得永生的畫卷,通常以草紙繪成。”漢默如同在背誦課文一樣,把這麼一大段的介紹一字不落地念了出來。

“漢默先生,你剛才說的話,大致意思是不是說隻要有了這個《死者之書》,就可以在來生獲得永恒?”米琪問。

這樣的問題很顯然代表了大多數人的觀點,當米琪提出問題之後,所有的同學全都眨巴著眼睛望向漢默,希望能夠從他這裏得到值得信賴的回答。

漢默這一次可真的是被難住了。他隻知道古人是用這種方法來乞求永生的,可是其是否靈驗,卻很難有定論。漢默最後無奈地回答說:“孩子們,這些方法管不管用,我也並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話,或許現在就不會站在這裏給你們講這些文物的來源了,我可能早就已經超脫了現實世界而獲得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