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出戲是太平天國故事裏的一段。

《鐵公雞》是一部京劇史上——不,應該說是中國戲劇史上——不,應該說是世界戲劇史上空前絕後的奇劇。它的空前絕後,主要不是指劇情,而是指這部劇數起數落的曆史遭遇——它的戲外之戲。

先說劇情。

太平天國時期,清朝大臣向榮領兵鎮壓造反的洪秀全軍。洪軍派了張嘉祥和吳占鼇詐降向營。向榮雖有懷疑,但又覺得張嘉祥勇敢可用,就先命部下乘黑夜偽裝張嘉祥誘殺洪軍,天明後再讓張嘉祥出戰。洪軍痛恨張嘉祥,殺了他的妻子。張嘉祥無奈,沒法證明自己,隻得回向營。

吳占鼇與張嘉祥商議,要深夜行刺向榮,為洪軍立功。沒想到張嘉祥已下了相反的決心,在入帳行刺時從後麵將吳占鼇殺死。向榮驚醒,張嘉祥便以實情相告。向榮很感動,給張改名為“國梁”。因張妻被殺,向榮將女兒許配給張嘉祥。誰知此女以為千金之身怎配盜賊,太恥辱了,便在新婚之夜懸梁自盡。

向榮為了安撫張嘉祥,又將第二個女兒嫁給他。張嘉祥感激涕零,從此願為向帥粉身碎骨。唉,這就是舊時代,女子被視作籠絡人心的工具。不同時代的不同觀眾會有不同的感受吧(也許現代的一些觀眾會認為向榮挺有情商的),不過前提是那戲得有足夠的生命力,能讓不同時代的不同觀眾看到。

鐵公雞原是太平軍一位將領的名字,他弟弟鐵金翅因中了埋伏,被迫降清。一日,鐵金翅得到消息,他哥哥將張嘉祥擒在腋下,卻被張嘉祥掏出匕首刺死。鐵金翅便定了計,請向榮前來商議軍務,趁機為兄報仇。

鐵金翅由花臉扮演。我們說過,京劇裏的花臉都要根據臉譜勾臉,可是這出戲中一律不勾臉,也不戴髯口。現在舞台上的向榮戴花白的胡子,但以前隻戴一個“鼻卡”,就是夾在鼻子下麵的八字胡。京劇裏大多說韻白,隻有醜行和花旦說京白,但《鐵公雞》裏一律不說韻白,隻說京白或各地方言。向榮的兩個師爺,一個說四川話,一個說紹興話。

接到鐵金翅的宴請,向榮想先聽聽師爺們的看法。

紹興師爺說:“那鐵金翅雖是降將,但大帥待他恩用有加,知恩圖報乃人之常情,量他不會有啥個歹意,大帥放心去好哉。”

四川師爺卻說:“有道是‘會無好會,宴無好宴’,那鐵金翅是長毛子出身,稟性頑劣,長毛子靠不住——”

我們從魯迅的文章裏知道,太平軍有個不好聽的稱呼就叫“長毛”。

張嘉祥忍不住發火道:“去得就說去得,去不得就說去不得,開口長毛,閉口長毛,叫人好不耐煩!”

四川師爺怪自己失言:踩了張嘉祥腳指頭了,他就是長毛出身哪。

向榮問:“國梁,依你之見呢?”

張嘉祥說:“前番鐵公雞命喪我手,他兄弟鐵金翅豈肯罷休,沒準兒這請帖就是他的鬼花招,咱們不得不防啊。”

向榮點頭。

“不過,”張嘉祥又說,“倘若不去,定被他人恥笑。”

“難煞哉,”紹興師爺唱起音調高亢的紹興大板(紹劇),“難煞哉——!”

張嘉祥拍著胸脯:“不妨不妨,有我張嘉祥護衛前往,萬無一失。”

於是,張嘉祥脫去清朝官員的黃袍馬褂,扮作了向榮的馬夫。他裸露著右半身,這種光膀子的裝束突出了人物的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