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om由龐升東先生於2005年8月創立,是業界領先的在線社交網絡服務供應商,是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站。截至2009年12月,51.com注冊用戶已達1.78億,月獨立登錄用戶數超過4000萬,日均頁麵訪問量超過4.4億次。
51.com專注於提供高質量的社交網絡應用服務,在業內最早提出了“博客空間”的概念,最早推出了“視頻認證”功能,在社交網絡的產品及相關技術方麵,始終處於業界的領先地位。51.com現已擁有日記(博客)、相冊、音樂、bbs、IM聊天軟件“彩虹”、大型舞蹈類網遊“51新炫舞”等產品,並始終以為用戶創造更愉悅的互聯網產品體驗為己任,共同推進中國社交網絡的進步。
51.com在社交網絡領域的傑出表現,使之先後獲得美國紅杉資本、海納亞洲創投、英特爾資本、紅點創投、巨人網絡集團等國際著名投資機構和與企業的超過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為51.com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和管理支持。
在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51.com以“有愛”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為很多身處困境的弱勢群體提供了幫助,以企業榜樣的力量推動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
五載光輝曆程,構建美好家園
2010年8月,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站51.com迎來了自己5周歲的生日。5年前,為了一個偉大的互聯網夢想,創始人龐升東在上海創辦了51.com,開始為廣大網友提供“博客+社交”的網絡應用服務。5年之後,這家最初由十幾人組成的小團隊已經成長為一家在行業內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知名企業。
2005年3月,龐升東耗資98萬元從一位朋友手中買到域名51.com,創下國內域名收購價的最高紀錄。有了好記的域名後,龐升東一開始並沒有想好用它做什麼。為了尋找新的機會,他舉家遷往上海。2005年7月,在考察當時十分紅火的韓國賽我網的運作模式後,龐升東終於對51.com有了清晰的定位——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站。不僅要活下來,而且要做得更好,在社交網絡這片紅海裏,龐升東帶領公司慢慢走上正軌。接下來的幾年裏,51.com的產品和服務得到了用戶及業界的一致認可。
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市場,要想生存下來實屬不易,要想成長為行業的翹楚更是難上加難。51.com之所以能夠在紅海中脫穎而出,與公司自上而下對待產品和用戶的誠摯態度密不可分。在51.com內部,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產品要專注,推廣靠用戶。它不僅成為龐升東等公司高層的座右銘,也是全體51.com員工工作態度的真實寫照。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為他們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51.com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總是精益求精,在產品設計和開發上始終堅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
為了迅速占領市場,剛成立的51.com將用戶群定位於15到22歲的青年人,因為年輕人更加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早期推廣時,為了避開與其他社交類、博客類網站的正麵競爭,51.com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方針策略。首先開辟廣東、湖南、浙江、四川等省市網民數量龐大的二、三線城市,再逐步鞏固北京、上海等一線大都市的用戶基礎。
為了獲得更多支持,保持用戶黏性,51.com始終想用戶之所想。這種對細節的高度重視在51.com網站的產品中隨處可見。用戶注冊完成後,網站會提醒用戶把用戶名和密碼寫在筆記本上或記在手機裏,實際而且人性化。新用戶注冊之後,係統會自動推薦3名“用戶”,引導用戶上傳自己的照片、到好友的空間逛逛。為了保證流暢的網速,為用戶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數據存儲空間,51.com不惜花費巨資購進頂級的硬件設備及寬帶服務器……正是這種建立在對人性和心理精準把握基礎上的產品邏輯,以及對用戶體驗的無比尊重,才迅速為
51.com 招攬了大量的用戶。
在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同時,51.com還堅持創新發展,在社交領域業務上實現了諸多突破。如在業界最早提出了“博客空間”的概念,在全國首創了人工視頻認證功能等。在社交網絡的產品及相關技術方麵,51.com始終處於業界的領先地位。由於在社交領域的不懈努力,51.com不僅積累了大批忠實用戶,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站,對整個中國社交網絡的迅猛發展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9年,51.com還將業務延伸到了IM和網遊領域,不僅自主研發了即時交友軟件“彩虹”,還自主研發了大型舞蹈類休閑網遊“51新炫舞”。雖然業務更加多元化,但是51.com始終堅持以社交網絡業務為核心。對用戶而言,51.com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把一億多用戶牢牢地維係在51.com溫暖的懷抱中,而用戶的個人主頁就像他們自己的小家。用51用戶自己的話說:“51.com既像一個知心的好朋友又像一個溫暖和睦的家,與自己的生活已經緊緊地融合在一起了。”
在51.com,用戶可以寫日記、發微博、傳照片、聽音樂,可以送禮物、玩遊戲、談天說地……用戶通過寫日記、傳照片、放音樂把自己的家裝修得美美的;通過分享、互動了解彼此的動向;通過送禮物拉近彼此的距離。在當今忙碌而充滿壓力的環境下,很多人都變得冷漠而孤獨。然而,在51.com他們又找回了曾經的童真和友善。忙碌一天後,當登錄51.com收到朋友的祝福後,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空;當遇到煩心事時,登錄51.com發泄一番後,朋友的安慰讓所有不快煙消雲散。對用戶而言,51.com不僅僅是一家提供社交網絡服務的網站,更是他們分享快樂、述說苦悶的天堂。如今,上到遲暮之年的老人,下到咿呀學語的小孩(父母替孩子注冊了51空間),都成為了51.com的忠實用戶。他們選擇51.com,不僅僅因為51.com好玩、精彩,更重要是因為他們在51.com能感受到愛和溫暖。
擺脫社交網站的盈利魔咒
盡管近兩年社交網絡在中國的發展風生水起,然而社交網站卻始終沒有擺脫盈利“魔咒”的困擾。當從業者一邊為不斷攀升創新高的用戶數量歡欣鼓舞時,又不得不像眾多前輩們(如門戶、搜索引擎)那般苦苦探索:采取哪種有效的商業模式增加網站的收入,盡快實現盈利?
雖然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家社交網站實現了大規模盈利,但是站在時光的河岸回望,你會發現,一路走來,中國的社交網絡在荒蠻之地開疆擴土,在社交網絡商業模式的探索上也立下了不朽的豐碑。作為中國社交網絡中的一員,51.com在為用戶提供優良社交網絡服務的同時,也不斷地探索並嚐試創新的商業模式,並身體力行地證明了很多有效且實際的盈利模式。
在剛成立的頭兩年,龐升東還沒有考慮太多盈利方麵的事情。他知道這是急不來的,隻有先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做好了,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青睞,才有資格去尋求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在51.com成立初期,最關鍵的還是做好產品和服務,滿足用戶的最大需求。正是這份堅持和努力,51.com的發展異常順利。截至2008年12月底,51.com已擁有1.4億注冊用戶,月獨立用戶超3750萬,穩居社交網絡第一梯隊。
然而,此時的互聯網環境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麵臨著金融危機的強大衝擊,百度、新浪、搜狐等也開始紛紛逐鹿社交網絡領域。如何保持住51.com在社交網絡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快速地拓寬盈利渠道,企業是否需要進行相關的策略調整來實現這一目標呢?此時在龐升東的心中已有了想法。
作為一家社交網站,社交網絡業務始終是51.com的核心業務。在以社交網絡業務為核心的基礎上,拓展51.com的業務線,不斷嚐試並開拓新的盈利渠道,將是一種非常可行的模式。不僅能增加51.com的產品線,滿足差異化的用戶需求,還能夠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在不斷發展新業務的同時,公司的收入也能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