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行動,而不是沉默等待(1 / 1)

很多時候,我們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比別人差、條件比別人差,而是因為我們的行動力不如別人。所謂行動力,就是指一個人的策劃戰略意圖,它體現為一種超強的自製力,要求人們能夠突破自己,去實現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或者是自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的事情,要求人們製定了計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實現。很多時候,看似沒有機會的事情,其實隻要我們行動起來,往往就出現了成功的機會。平庸的人總是等待著機會來敲門,而真正有智慧的人總是敢於行動,去叩響機會之門。

在一家公司的年會上,正當公司的經理講到如何才能讓自己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忽然對在座的所有員工說:“請大家都站起來,看看你們的座位底下有什麼東西。”員工們感到十分迷惑,但是還是都聽從了經理的要求站了起來,當他們向自己的座位下看的時候,他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下發現了或多或少的現金。有的人發現了一百元,有的人發現了十塊錢,員工們更加疑惑了,這時候,那位經理很嚴肅地對員工們說:“今天你們所發現的錢都歸你們自己了。無論多少,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拿到了錢。但是你們肯定會很疑惑,我為什麼要在你們的座位下麵放錢。”說到這裏,員工們紛紛點頭表示他們都有同樣的疑問,“你們能猜出來為什麼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都不知道為什麼。最後,經理語重心長地向他們說明了原因。他說:“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我想通過這件事情告訴大家一個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和遺忘的道理——坐著不動是永遠都賺不到錢的,坐著不動是永遠也成就不了任何事業的!”

有一家公司的訓導口號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有智慧,請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請你流汗;如果你缺少智慧又不願意流汗,那麼請你離開本單位。”可見,隻有行動起來,才能使自己的存在變得有意義,才能創造事業的輝煌。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你想要得到什麼首先要讓自己行動起來,沉默等待是永遠都不可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的。

曾經有一個農夫,他計劃到幾裏外的一座大山中去砍柴,為此他準備了很久。第一天,他把自己的斧頭磨了又磨。其實他的斧頭已經很鋒利了,但是他總是想:聽說那座山上有很多柴,我一定要把斧頭磨得很鋒利,爭取砍很大的一擔柴回來。第二天,他又為自己做了一條很結實的扁擔,同樣,他想保證自己能擔更多的柴。第三天,他準備了一根很長的繩子,因為他想:既然有了能砍很多柴的斧頭和能擔很多柴的扁擔,那麼捆柴的繩子也一定要很長很結實。第四天,他為自己烙了好幾個大餅,因為他怕柴太多,自己的體力不夠,那樣他就無法砍更多的柴了。第五天……

就這樣,農夫幾乎每天都能想起一件能夠讓自己砍更多柴的事情來。很多天過去了,農夫看了看自己準備的一大堆東西,終於覺得可以去砍柴了。他興衝衝地趕到那座山上,準備大幹一番的時候,發現山上根本沒有柴可以砍了。原來,就在農夫一天天為自己的砍柴大計做準備的時候,其他人已經把那座山上的柴砍完了。

如果我們想做什麼事情,想到了就應該立刻行動,著手去做,不要像故事中的農夫一樣,準備這準備那,有些事情並不需要等一切條件都具備的時候才著手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可以在著手以後再慢慢準備。在實現我們的目標的過程中,有些東西是轉瞬即逝的,比方說時間、機會等等,如果我們不及時行動起來,錯過了這些,也許就永遠都無法達到目標了。

人生悟語

阿·安·普羅克特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夾著湍急的客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的確是這樣,無論你有多大的理想,多美的設想,如果不付諸行動,那些永遠都是水中月、鏡中花,沉默等待換不來夢想的實現,隻有行動起來,才有可能達到夢想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