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我們見到賢能的人要想著讓自己和他們一樣,見到不夠賢能的人就要先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像他們一樣不夠賢能。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正視它們。尤其是對於自己的缺點,既要發現自己有哪些缺點,又要注重彌補自己的缺點,見賢思齊,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頭小獅子,它從小就下決心要成為草原上最優秀最完美的獅子。後來,小獅子發現,雖然人們都說獅子是草原之王,但是獅子們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在長跑中它們的耐力普遍比羚羊差。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獅子的這個缺點,馬上就要捕獲的羚羊就活生生地在它們眼前逃走了。於是,小獅子暗自發誓,一定要改變自己的這個缺點,它覺得隻要自己改變了這個缺點,那麼自己一定就能成為這片草原上最完美最強大的獅子。
為了發現羚羊耐力好的原因,小獅子開始偷偷地觀察羚羊的生活習性。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它得到了一個結論:羚羊比獅子耐力好是因為它們吃草而獅子吃肉!發現這個秘密以後,小獅子覺得很興奮,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成為獅子王被所有的獅子崇拜的情景。所以,小獅子也學著羚羊的樣子吃起草來。漸漸地,小獅子因為一直吃草體力越來越空乏,有一天它甚至都站不起來了,趴在地上奄奄一息。小獅子的母親知道了它吃草的事情以後,教育它說:“我們獅子之所以能夠成為草原之王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缺點,而是因為我們有突出的優點,我們是憑著自己優越的觀察力、爆發力、鋒利的牙齒和準確的方位感稱霸於草原的,而不是因為我們完美無缺,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沒有缺點的獅子。”聽了母親的話,小獅子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那以後,它不再隻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缺點上,而是盡力去完善自己的優點。幾年以後,長大後的小獅子成了那片草原上最優秀的獅子。
獅子之所以優秀,並不是因為它們沒有缺點,而是因為它們有突出的優點。人也一樣,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無缺的人,但是世界上有更加優秀的人。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胡適先生小的時候家道中落,但是他聰明好學,刻苦努力,16歲的時候他考上了清末革命黨人創辦的中國最早的大學之一中國公學,20歲考上了清華庚子賠款美國官費生,取得了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的機會。為了盡量地節省學費,把節省下來的錢接濟家裏的生活,胡適選學了農科。當時康奈爾大學的農學院設有洗馬、套車、駕車、下田農耕等實習課程。胡適生長於鄉村,這些事情對他來說非常簡單。但是,有一次學校安排的實習內容是為蘋果分類,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30多種蘋果的分類。很多學生隻用了二三十分鍾就把一堆蘋果分得清清楚楚,可是生長在農村的胡適這時候卻出了洋相,他花了將近兩個小時也沒把那些蘋果分清楚。經曆了這件事情,胡適開始冷靜地思考自己的選擇,他忽然發現也許自己在農學方麵沒有什麼天賦,甚至有點愚笨,而且自己對農學並不感興趣,當時選擇這個學科隻是為了節約一些錢。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在農學方麵的發展空間就很小,要想進步的話也很難。經過深思熟慮以後,胡適決定放棄農學,改學自己感興趣的曆史和文學。因為有一定的基礎,而且又有這方麵的天賦,胡適進步很快,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正是因為胡適當初冷靜地思考,及時發現了自己的優缺點,才能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盡量避免自己的缺點,從而創造了優異的成績。
有些優缺點是我們與生俱來很難改變的,冷靜智慧的人往往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避免和彌補自己的缺點,並注重發展和利用自己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人生悟語
“駿馬能曆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求短,足智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首古詩形象生動地為我們說明了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缺點和不足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