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戰呂布大敗公孫瓚,不過自身亦是損失不小,不過賈詡卻還是勸他稍作休整便發兵東進,平定幽州,就在眼前。可當今天下卻是群雄並起,牽一發而動全身,呂布與公孫瓚的這場大戰也引起了各路人馬不同的反應,場場征戰接踵而至。
賈詡為了出奇兵擊敗公孫瓚,暗調高順領兩萬並州狼騎入幽州之事做得十分隱秘,可是時間稍長,還是被長安牛輔軍的探子得知。如此一來,並州便極為空虛,正是大好機會,眼前最大的難題便是呂布大將張遼鎮守的上黨,若能攻而克之,則並州便無險可憑,是以牛輔立刻召集手下,商議取上黨之事。
“前番探馬有報,呂布為取幽州,已經調高順率兩萬騎軍前去增援,此時正是我等進取並州為相國複仇的最好時機,今番招各位前來,實為此事,我欲即日便起大軍,進攻上黨。若能克之,恐怕呂布回救不及,我正可下太原而迎回天子。”牛輔首先出言道。
“上黨守將正是張遼張文遠,此子乃是當日相國帳下騎都尉,卻不思報效相國提拔之恩,反與呂布賊子同氣連枝,實在可恨。不過此人極富將略,今統精兵五千於上黨,呂布正是借他以據我長安之眾,若是攻城,決不可輕敵。”徐榮可算對張遼知根知底。
“此人縱有亞夫之才,定遠之能又如何?我軍除留下守衛長安的必要士卒,尚可湊齊五萬之數,以十敵一,不愁不破上黨。”說話的正是郭汜,當日他與李傕、張遼、龐德合戰許褚,卻逼出了許褚的“虛空斬”一條小臂為許褚斬斷,後來張遼龐德卻是引軍而退,雖然當時形勢如此,可他氣量本就狹小,因此更加恨上了張遼龐德二人。
“五萬大軍?郭兄想的太簡單了,那曹孟德假借修複故都之名屯兵洛陽,近日又有人馬源源開來,我觀其意盡在長安,我軍若是盡出萬一曹操襲我後路又該如何?”徐榮出言問道。
“徐將軍所慮極是,曹孟德肯定會覬覦我長安,不過我尚有函穀天險在手,且守將張濟乃相國舊部,忠心耿耿,我軍此戰當以雷霆之勢速攻上黨。若曹操來襲,憑關上一萬精兵想來擋他十日應不在話下,我可在下上黨之後分兵至函穀,定保無虞。”李儒緩緩言道。
“既然李先生也同意此議,那徐某再無話可說,不過為安全計,最好給張大人增兵五千更為穩妥。”徐榮知李儒素有計謀,再想到函穀天險易守難攻,張濟此人又極為沉穩,且目前正是襲取並州的好時機,一番思慮之後還是出言讚成,隻是要求給函穀增兵。
“將軍之言極善,便依將軍所言,郭將軍你可率五千士卒今夜便趕去函穀關增援張濟,切記!曹操手下智謀之士極多,爾等隻可守城,絕不可出戰!”郭汜現在已是殘廢之人,於攻城戰中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李儒便安排他去函穀助守,同時曹操得荀彧等人為謀士之事李儒也已得知,故有此言。
其實李傕郭汜二人在董卓在時就與牛輔不合,不過後來逼與形勢不得不與他合力對抗呂布,今見李儒竟然並不讓他參與攻擊上黨,當時麵上就有怒色,欲待發作卻見李傕對他連使眼色,隻好強自壓下心頭怒火,出言應是。
“好,既然眾位沒有異議,便立刻下去安排人馬,李傕將軍可引一萬五千士卒為前部,今夜便可兵發上黨。”牛輔一言而定。
高順率軍入幽州之事張遼是知道的,因此在高順離去之後也是密切注意長安牛輔軍的動向,並且加強城池防禦,不敢有絲毫大意。李傕前部出長安後不久張遼已經收到了快馬傳來的訊息,也是立刻傳副將宋憲、侯成入帳商議軍情。
“張將軍,據報牛輔大軍此來不下五萬之數,十倍於我,將軍還需速速報知主公,請他立刻回援才是。”侯成說道。
“軍師調高將軍入幽州之時有書與我,曾言道牛輔知並州空虛多半會率兵來襲,此事未出軍師所料。現主公與軍師全力攻伐幽州,事關重大,調高將軍前去也是不得已之舉,軍師信中道一旦幽州戰事定局便會立刻讓高將軍回防,這守土重責便壓在我等身上,此時若去請援徒分主公之心,我等當盡全力死守上黨待援才是正理。我張文遠決心與此城共存亡,還望二位助我!”張遼神色如常,似乎並不以五萬敵軍來襲為意。
“將軍既然有如此心意,我等怎能不追隨將軍?自願與將軍同生死。”宋憲侯成同聲言道。
張遼頜首道:“善,我三人齊心合力,必可為主公守住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