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人多眼雜,一會兒我會詳細說明我的計劃。”吳迪捧起能遮住他臉龐的餄餎大老碗,“吱溜、吱溜”地喝完了香噴噴的餄餎湯。
上午10點,三位少年探秘師來到了虢鎮東灣賈家岸遺址,這是一處曆史悠久、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曆經近3000年滄桑歲月的變遷,但西周虢國人的生活痕跡並沒有完全消失。此地殘留有虢國人使用過的陶器、石器,帶鑽孔的海貝、骨簪、骨環、雄性鹿角以及禽類和獸類動物的遺骨等,它們真實記錄了古人當時的生產生活狀況。
“西周是‘金石並用’的時代,當時鐵器剛剛興起,銅器被普遍使用,石器並未被完全淘汰。不過,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到當時的銅器了,找到一件當時的陶器或是石器卻很容易。”吳迪在略顯荒涼的遺址群中邊走邊說。
“此處人跡罕至,你可以說說這次的計劃了。”走出遺址群,蘇辛終於沉不住氣說道。
吳迪從土裏撿起一片扁平的石片,側身彎腰,“嗖”的一下拋入對麵的湖水中。石片飛速掠過靜止的水麵,歡快地蹦躂出三個水漂,蕩起一圈圈環環相扣的波光漣漪。
“這就是我的計劃,我們至少要複製傳輸兩次,因此需要兩件時空之引。”吳迪撣了撣手上的塵土,看向一臉茫然的藍姿,說道,“第一次傳輸,我們先用徐婉鳳送給我的羊皮卷地圖回到明朝,找到徐正明見過的‘孫悟空’,盡可能多地了解飛行國的相關情況。第二次傳輸,我們要回到2000多年前的此地——虢國,在虢季子白盤製造之前找到磁力晶體銅,帶上這東西尋找飛行國。”
“啊?連續兩次複製傳輸身體躍遷到古代啊?”蘇辛突然緊張起來。他很清楚這種行動對身體的傷害,少年探秘師沒有重大行動是不會輕易回到古代的。
“我明白你的擔憂,但是這次任務極為特殊!”吳迪從背包裏取出一隻帆布小口袋,從中掏出兩個信封,態度決然地說道,“現在我告訴你們,第一個信封裏裝的是徐正明木匠親手畫的飛車設計圖和飛行國地圖。從夜明珠裏看到的奇異景物就是飛行國的山川地貌圖,徐木匠早就把它畫了下來,至於說到其真假和可信度,就需要我們回到明朝去驗證了。第二個信封裏是現在的徐婉鳳寫給未成年的徐婉鳳的親筆信,未成年的她看了信就會相信我們,也會幫助我們。”
蘇辛和藍姿麵麵相覷,他們沒想到吳迪竟然已經做了這麼多的準備工作。
“隻有分別完成了回到明朝和西周的任務,我們才有可能完成尋找飛行國的任務。這三項任務加在一起是難上加難!”吳迪補充道。
“真刺激!!!”藍姿對這次特殊的任務充滿期待。
倒是蘇辛被西北風吹得很冷靜,他追上吳迪問道:“這樣看來這個地方是要再來一次的?”
“之所以提前來,一是要做充分的心理準備;二是要感受古地的磁力氣場;三是要找一件用來二次複製傳輸的時空之引,這點很有必要,但也不難,我已經和這裏的研究員約好了。”吳迪笑吟吟地向遺跡管理所走去,“四是要讓溫科華一夥搞不清我們的行蹤,徹底找不著北;五是要……是要熟悉地理環境,通過衛星圖了解地形地貌,省得我們到了周朝找不到北……”
藍姿迎著凜冽的西北風,與蘇辛一起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等待時空之引。
當午後的雪花稀稀落落地飄滿天空時,少年探秘師等來了打開千年曆史之窗的時空之引——石鏟。
精彩點評
本作講述了三位少年探秘師根據古書記載和曆史線索,去探尋奇肱國的冒險故事。在此過程中,少年們克服重重困難,並與黑暗科學家周旋,展現出強烈的正義感與團結協作的冒險精神。故事以解謎為主線串聯起極具特色的地理風貌和人文風情,將時空穿梭、宇航技術等熱門科幻設定與內容,通過親切活潑的文字呈現在小讀者眼前。小說采用遊曆探險模式展開敘事,兼有倒敘、插敘等技法,將不同性格、不同特長的主人公形象以團隊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又不脫離最終的探秘目標,在明晰的主線下生發出諸多引人入勝的情節。故事在培養小讀者想象力外,還通過巧妙的嵌套手法進行本土文化傳播,同時也潤物無聲地做到了對曆史知識與科學知識的普及。想象中的先進科技與絲綢之路的細膩景致相互交織,生發出別樣的陌生化美感,對曆史細節的再現、對文物寶藏的描繪,甚至是對一種地方美食的刻畫,都可以感受到作者落筆時肩負的使命感。對“飛行”的向往貫穿民族想象的全程,公輸班等先輩的匠人精神轉換為中國少年的正義勇敢,在科學幻想的加持下,描繪出了別樣的天地。
科幻研究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 肖漢